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人物】東莞這個山頂上發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爭故事. . . . . .

寨扎頂是清溪北部高山之一,據《東莞市清溪鎮志》記載,寨扎頂海拔為415米。清咸豐、同治年間,清溪部分鄉民秘密加入洪幫會,在寨扎頂上修築工事、搭建簡易房屋,依託地形與官府展開對抗周旋。

當廝殺和塵囂早已逝去,當歲月塵封一切又歸於平靜,誰又能想到,這歸於死一般寂靜的山頂上,曾經發生過一段可歌可泣的抗爭故事。

△寨扎頂是清溪北部高山之一,山勢陡峻,地形易守難攻

1842年,瀰漫在東莞虎門上空的硝煙終於散去,清政府割地賠款。為了籌措賠款,清政府加緊了對民脂民膏的搜刮,稅捐名目繁多。清溪地處山區,農業生產本來就很落後,清政府的苛捐雜稅無疑是雪上加霜,鄉民生活無以維繼。清溪山高林密也同時催生了反清組織的建立。

清咸豐後期,不堪重負的部分清溪鄉民在餘禮年、李亞統的帶領下終於揭竿而起。逼上“寨扎頂”,成為洪幫的分支。寨扎頂海拔僅415米,在清溪北部眾多高山之中並不算高,但是寨扎頂山勢陡峻,山下又有一條河流作為天然屏障,地形易守難攻。

據介紹,剛開始時,寨扎頂上的洪幫人數僅有十幾人,皆為無家可歸的窮人。他們白天躲在山上棲身,夜裡則襲擊鄉紳惡霸、官府車隊、糧倉,劫富濟貧。隨著洪幫的影響進一步擴大,越來越多的破產者加入洪幫會,令不少豪紳地主聞風喪膽。清溪寨扎頂洪幫力量迅速壯大,與福建等其他地方的洪幫遙相呼應,他們與太平軍一道,對清軍發起襲擊。

1866年2月,聚集在廣東的十多萬太平軍餘部遭受重創,全軍潰散。1867年冬,東莞縣署捕廳對孤軍奮戰的寨扎頂洪幫會展開圍剿,清軍出動2000多人,在火槍、土炮的配合下向寨扎頂大舉進攻。

洪幫會頭領餘禮年、李亞統等人在山下大壩隔河與清軍展開殊死搏鬥。無奈敵我兵力、武器配備懸殊,清軍很快攻陷山下大壩。洪幫兄弟發現在山下與清軍直接交火自己佔不到便宜,便退到山上,重新部署兵力,決定藉助有利地形與清軍對抗周旋。

攻陷大壩後,清軍繼續攻山。洪幫會藏在暗處,依託天險,對清軍進行還擊,清軍死傷一百多人。攻山不成,狡猾的清軍開始放火燒山。洪幫會四百餘人有的戰死、有的被燒死。部分成員僥倖逃脫,隱姓埋名,歸家務農。寨扎頂的洪幫會隨之解散。

△石壕、大壩早已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只剩下一條洩洪渠默默地守護這座山頭

為了與清軍展開對抗,洪幫會在寨扎頂環山砌了一條高92公分,寬70公分,長1000餘米的大石壕,並在山下修建大壩,埋設陷阱,修築工事與清軍對抗。

150多年過去了,寨扎頂上的茅草屋早已不見,放眼望去,一片蒼茫零落。山下的大壩,也早在開山的時候被毀掉。在山的背風坡,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兩爿整飭的平地,其中一塊平地的旁邊有一叢直徑約三米的竹叢。“有竹叢就證明這裡住過人,這座山上除非人工栽培,不然不會長出那麼大一叢竹子。”護林員告訴麒麟仔。

歷史碾碎了一切,風化在時間裡。寨扎頂,這座並不高的山頭,曾經上演過反抗壓迫與剝削的不屈鬥爭,大地無語,山林無息。唯有山頂那一叢竹還在瘋長,向人們訴說著那曾經血流成河的悲愴。

△寨扎頂常常有野豬出沒的蹤跡

一個多世紀過去了,煙消了、雲散了,這裡重又復歸自然,靜謐而恐怖。轟轟烈烈的歲月居然都曾不能以一瞬的停留,便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野豬將山頂淺土拱起,刨食嫩樹根,肆虐地到處拉著糞便。穿山甲在這裡刨了一個又一個洞,躲藏在裡面生崽育兒。枯死的樹幹腐爛了、長了菌種、又發了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