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為群眾辦實事這個社群“主動找事”

建立民情前哨站

“我們在社群建立了1個固定的民情前哨站和6個流動的民情前哨點,並且召開民聲壩壩會、民意座談會32場,發動社群幹部等基層力量走訪居民商家3000餘戶,就是為了瞭解群眾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多元主體參與

社群發動了小區、物業、企業、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參與,目前解決了104個老舊單元門更換、145處樓道適老化扶手安裝、12處樓頂公共區域防水改造、202位老人居家養老、35個小區托育位設定。

270多年前,時任華陽縣令的安洪德,為了徹底解決威脅華陽古鎮的水患,率領全縣百姓沿府河修築了一條長一公里,高一米半的長堤,這條長堤便是著名的安公堤。如今,成都正以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為牽引,大力推進“蓉城先鋒·幸福成都”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示範行動,組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拿出更多為民惠民便民的實招硬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位於安公堤環抱之內的安公社群,辦好民生實事的做法也正在延續。6月23日,成都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社群現場推進會召開。作為本次會議學習推廣的經驗做法之一,安公社群啟動實施的“千件民生小事攻堅行動”備受關注。

點位1

安公社群

收叢集眾訴求1385條 發動多元主體參與解決問題

在如今的安公廣場內,安洪德的雕像屹立其中。在雕像左側,安公社群自啟動“千件民生小事攻堅行動”以來,收集並解決群眾反映問題的表格展示於此。走近看,群眾所反映的問題事無鉅細,從樓道損壞到門鎖損壞,從消防箱內消防設施不齊,到樓道雜物未及時清理……一條條群眾反映問題的妥善解決,不禁讓人感受到社群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提升。

“要想為群眾辦實事,首先要了解群眾的需求是什麼。”談及安公社群開展“千件民生小事攻堅行動”的經驗做法,安公社群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彪將其稱為“主動找事”。“我們在社群建立了1個固定的民情前哨站和6個流動的民情前哨點,並且召開民聲壩壩會、民意座談會32場,發動社群幹部等基層力量走訪居民商家3000餘戶,就是為了瞭解群眾的需求到底是什麼。”據張彪介紹,安公社群目前共收集各類群眾訴求及意見建議1385條,有效解決群眾訴求788件。

收集問題要全面,解決問題更要高效準確。張彪告訴記者,針對佔道經營、亂停亂放、油煙汙染、噪音擾民等困擾居民的城市頑疾,社群透過與有關職能部門的有效聯動,目前已消除一批。而對於老舊單元門更換、樓道適老化扶手安裝等民生問題,社群也發動了小區、物業、企業、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參與,目前解決了104個老舊單元門更換、145處樓道適老化扶手安裝、12處樓頂公共區域防水改造、202位老人居家養老、35個小區托育位設定。

“目前,針對收集的問題,社群按照類別梳理形成《我為群眾辦實事問題攻堅臺賬》。”張彪說,特別是針對那些責任不清的“疑難”、反反覆覆的“頑疾”、刻不容緩的“隱患”、日漸月染的“未病”,社群逐一落實了責任,並明確時限和細化舉措。同時,在社群公共區域、微信公眾號建立了線上線下“我為群眾辦實事”公示欄,動態更新辦理進度和結果,設立監督舉報熱線。“我們建立社群幹部社會評價機制,真正實現了‘幹部好不好,老百姓說了算’。截至目前,已有2437名居民參與測評,幹部滿意度達99。5%。”

點位2

喜樹路社群

社群綜合體植入58項公共服務

實際上,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問題,成都已有了更加具象的表達。6月10日,成都召開了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進會,會上提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已成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標誌性工程。

在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街道喜樹路社群,圍繞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做法已落地。“前期,我們透過入戶調研、網路問卷等方式廣泛收叢集眾意見。根據居民意見建議,在構建15分鐘公共服務圈方面,社群已在社群綜合體植入了衛生服務、少兒托育、社群食堂等8類58項服務。”喜樹路社群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僅如此,在營造全齡友好服務場景方面,社群還建立了青少年權益保護站和兒童心理諮詢室,培育了“喜樂行”等6個兒童友好型社群自組織。

社群還打造了1100平方米的城市創客中心,創設了成都市首個社群商業孵化基地,吸引偶坐木藝工坊、婉蓉文創首飾等11家孵化企業入駐;打造了8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和500平方米的社群食堂,引入北京新安居養老服務中心,為社群4500餘名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居家智慧養老服務。

此外,社群成立了困境兒童企業關愛聯盟,與14名困境兒童開展結對幫扶,協調社會企業為23名殘疾人提供就業、醫療、生活保障等服務,為35名低收入者提供就業創業培訓,促進27人增收。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鄧文博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