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3.6億千米外,天問一號傳回實拍畫面,中國再創一個人類第1次

天問一號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並且是中國走向火星的第一步,可以說火星探測器在上面收集到的任何資訊,在未來對我國都具有極大的幫助。而我國這兩天也釋出了一組關於“天問一號實拍影像”的畫面,引發了大家的熱議,這讓大家看到了天問一號在穩妥妥地進行科學探索,同時為我們拍攝到了一系列的火星畫面。

珍格格公佈的資料包含了,“祝融號”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聲音及火星表面移動過程影片,火星全域性環境感知影象、火星車車轍影象等等,相信不少人也看到了,但是火星表面的情況讓人“失望”,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好,我們接下來就來看看。

祝融號行駛236米,天問一號傳回實拍畫面

截止6月27日上午,天問一號環繞器在軌執行338天,地火距離3。6億千米,“祝融號”火星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42個火星日,累計行駛236米,並且給我們傳回了火星表面的照片,從距離上來說,就是在3。6億千米外的火星傳回來的,可以說展現出了中國“太空技術”的強大,能夠將實拍的畫面,毫無損壞地傳回來。

讓我們看到了火星全域性環境感知影象、火星車——車轍影象等畫面,不過這個火星表面畫面確實有點讓人“失望”,因為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好,曾經我們對火星是滿懷期待,希望未來也能夠實施“火星移民”計劃,但是從傳回來的畫面來看,火星表面是“光禿禿”的模式,根本沒有什麼可以生存的動植物。

荒蕪一片,就如地球上的沙漠,並且也非常的干擾,這個時候大家就要想了,不是說火星表面“冰水”嗎?確實有,但是都是在兩極,隨著變化也會在“形成與消失”的階段,所以整體上來說,火星還是乾燥的模式,這個人類“第二地球”可能並非像大家想得那麼好。後面我們也再來簡單的介紹下,不過這次的火星照片傳回來,我們又獲得了一個“歷史性”的成就。

人類第1次獲取火星車在火星表面的移動

這個確實又是一大成就,雖然美國登陸火星這麼多年,但是從未釋出過關於火星車在火星表面移動的畫面,但是我國做到了——祝融號火星車火星表面移動過程影片,是人類首次(也就是第1次)獲取火星車在火星表面的移動過程影像,這就是成果。所以中國火星探測器在不斷創造成就,這是不錯的。

當然,未來美國還會不會來要這些探測資料我們不清楚,不過之前要火星軌道資料確實引發了大家的爭議,當美國要到也不是很輕鬆的事情,多次問我國要天問一號的資料,我國也是多次拒絕,我們是要求他們先提供自己的,我們再提供。結果怎樣呢?那就是他們只有先提供了,我們也才給的,所以美國後面會不會要我國天問一號的新成就,暫時不清楚。

那這裡我們也說明下,美國為何非要我國天問一號的軌道資料?按照公開的情況,那就是在未來,隨著火星探測器的發射速度增加,降低探測器之間的安全問題,這就是大概的情況。所以,確實進行資料的共享有好處,但是是否夾帶“私心”這個就不清楚了,盡然是相互合作,希望也拿出點真心的東西吧。

為何我國非要探索火星?

天問一號的發射,是我國走向深空的一個挑戰,並且含有多個領域的技術突破,例如:實現了6個首次,首次實現行星際飛行,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軟著陸等等,同時這是我國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的重要一步,這是一部分。其次對火星探索可以提升我國對火星的一個認識,之前我國並沒有任何關於火星的資料。

而這次天問一號的火星資料,將為我國下一次的空間火星探索提供基礎,例如我們才說明的載人登陸火星問題,我們是進行三步計劃過程,第一步是機器人火星探測,包括取樣、基地選址和原位資源利用等,第二步是初級載人探測,目的是載人火星著陸和基地建設;最後一步是航班化探測,並建立地球-火星經濟圈。

所以未來我們可能實現“地火常態化”走動的模式,同時建立火星“第二家園”可能也就方便多了,如今的做的一切,都是為我們未來走向火星提供了基礎,很多人可能會意外,火星這麼荒廢,我們未來能夠上去嗎?按照科學家的說法,把火星改造為人類“第二地球”需要2-300年,所以其實並不是不能做到,只是時間問題,所以未來“地球人”還真的可能成為“火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