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歷史上最悲壯的一次,陸秀夫揹著年僅7歲的皇帝趙說:陛下當為國

第一位、負帝投海的陸秀夫

瘋狂的蒙古騎兵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勢不可擋,無人能敵,摧枯拉朽板就把大宋王朝逼入絕境。最後,在崖山這個地方,決定了江山是否易主,王朝是否更替。此戰關乎著苟延殘喘的南宋能否繼續存活下去。無奈,面對強大的蒙古騎兵,南宋所有將士未能上演哀兵必勝。可此戰是歷史上最悲壯的一次,兵敗後,丞相陸秀夫揹著年僅7歲的小皇帝趙昺,對皇帝說:“事已至此,陛下當為國捐軀,德祐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受辱”,說罷兩人投海自盡,隨後楊太后也跳了進去,這一幕感染了數十萬軍士和老百姓,最終他們都跳入大海,彷彿大海才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此時,文天祥正在元營中目睹著這一切,無能為力。第二天屍體漂浮在海面上,整個海都滿了,他們所表現出的民族氣節,不得不讓人歎服。清朝著名詩人陳元孝遊崖山時感嘆:“山水瀟瀟風更吹,兩崖波浪至今悲。”不得不讓人惋惜,崖山之後,再無中國。

第二位、不願苟活的張世傑

元軍逼近臨安。張世傑奉益王、衛王南逃組織小朝廷抵抗元軍南下。後任籤書樞密院事。成為小朝廷中的核心人物。南下途中,元軍多次派人招降,張世傑堅決拒絕。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正月,元軍攻打雷州,數次皆未獲勝。張世傑因功升任少傅、樞密副使。同年四月,宋端宗駕崩,張世傑主持立衛王為帝。並將朝廷轉移到崖山。不久後,陸秀夫背衛王趙昺投海自殺。南宋滅亡。張世傑也在同年死於平章山下。

張世傑還想侍奉楊太后尋求趙氏的後代而立位,再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趙昺的死訊在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颶風忽大作,將士勸張世傑登岸,張世傑說了句:‘’不必了。‘’然後登上柁樓,露香祝道:‘’我為趙氏,能做的事都做盡了,一君亡,又立一君,現在又亡。我還沒有死的原因是希望敵兵退,再另立趙氏以存祀啊。現在到了這個地步,豈非天意啊!‘’ 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中溺卒於平章山下(約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的海陵島對開海面)。

第三位、人生自古誰無死的文天祥

國亂歲凶,文相公毅然毀家紓難,募兵勤王,希望憑藉自己的力量去拯救這個已經奄奄一息的國家。談判被扣留,押解北上,竭盡全力逃走奔赴流亡小朝廷。此時連最傻的白痴都能知道,小朝廷已經無力迴天。但是他依舊沒有放棄,督軍江西,終因寡不敵眾被擒。

最為不幸的,文天祥在崖山親眼目睹小朝廷的崩塌,自己夙興夜寐終究換不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按說此時君(宋恭帝)已降,國已滅,作為臣子已經無所效忠,即使投降也無可指責。對於文天祥,忽必烈有意延攬,甚至開出為相的高價,也體現了難得的耐心,三年多的時間各種招降手段,宰相,同殿舊臣,已經投降的南宋小皇帝,甚至忽必烈本人親自出馬;用文天祥妻子,女兒來威脅,文丞相始終沒有屈服。

如果他頭像會怎麼樣呢?

第一,如果降元,文天祥不需要揹負多少道義包袱,因為當時已經山河易姓,而且文天祥也一直都在抗元。

第二,如果降元,文天祥應該仕途順暢,因為蒙元高層對文天祥頗為重視。

第三,文天祥死節之前卻並不苛求兄弟同樣死節。

總而言之,文天祥是在可以不堅持的情況下選擇堅持,這樣的堅持是真正的堅持,難能可貴。

1283年,文天祥被押往大都的刑場,他到達刑場時,周圍圍著無數百姓,他們將看著這個英勇不屈的人被處死。文天祥提出了他人生的最後一個問題,南是哪個方向,立刻有百姓指給了他。他向南方跪拜行禮,然後坐下,從容不迫的對行刑的人說:我的事結束了。這一天,文天祥是真正的勝利者!他以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告訴了所有的人,在這場以個人對抗一個國家的戰爭中,他才是不折不扣的勝利者!他至死也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元朝的統治者們最終還是沒有找到答案。

其實答案就藏在文天祥的衣帶詔中,這也是他的遺書。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此誠為光照日月、氣壯山河的絕唱!

文天祥的行為告訴了所有的人,肉體可以被征服,但道義是不會被征服的。這種道義,不但屬於每一個人,也屬於他們的國家,民族。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當年看到這一段熱血沸騰的人們,你們有多久沒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