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社恐"成年輕人流行病?建議:別亂給自己貼標籤

“社恐”成年輕人流行病?

不願社交,在人群中就緊張焦慮。據相關調查顯示,自2016年以來,“社交恐懼”一詞的網路檢索率便持續攀升。近日,“‘社恐’成年輕人流行病?”一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社恐”真的是年輕人的流行病嗎?對此,記者採訪了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臨床心理中心主任湯義平。

“社交恐懼症又叫社交焦慮障礙,是心理障礙的一種。有此障礙的人,在社交情境當中通常伴隨有焦慮、抑鬱、精神衰弱等症狀。根據我國流行病學相關調查,社交恐懼症的發病率僅0。9%。”湯義平介紹,社交焦慮障礙患者大多在認知信念方面擔心自己的舉止失當,缺乏自信,他們也害怕自己內心的緊張不安被別人識破,從而得到負面評價,因此也會有更多回避社交情境的退縮行為。

“由於多數人對社交恐懼症缺乏病理上的瞭解,日常生活裡,覺得自己慢熱、內向、不善言辭等都以‘社恐’來形容,因此‘社恐’逐漸被泛化。值得注意的是,這所謂的‘社恐’不是病,而是一種心理狀態,一種對社交感到疲乏甚至厭倦的內向情緒。”湯義平說,在日常接診過程中,青少年在社交方面不愛表達、沉默寡言、與家人朋友關係淡漠是較為普遍的現象,與他們在網際網路的社交平臺的表現相悖。

“主要分為三種表現形式,首先是角色衝突,在青春期時,孩子們的自我意識增強,與長輩容易發生矛盾衝突。其次是角色轉換,生活環境的變化、家庭成員的增減等令其無法適應都會帶來影響。還有就是人際交往缺陷,有些人天生性格孤僻,與親朋之間的依戀感缺失,牴觸與外界的人事物進行溝通。”湯義平說,這所謂的“社恐”成因複雜,包括家庭環境、文化因素、自身個性等。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商品房打破了過去鄰里無間的狀態。很多人的童年時期,社交頻率就比上一代人低了許多。眼下,加上網際網路和智慧手機的興起,社交媒體軟體普及,年輕人逐漸呈現出‘線上很嗨、線下沉默’的狀態,他們喜歡‘躲’在網際網路後,在現實生活中則表現得比較膽怯、畏縮。”湯義平說,以“社恐”自居的人,往往是自信心不足甚至是有點自卑,如果想要從“社恐”轉變為“社牛”,其實,透過有效的學習、模仿就能得到提高。

“一方面,可以在生活中多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從而讓自我價值得到體現;另一方面,可以觀察社交能力強的人,結合自身的性格特點,做必要的調整後進行模仿、學習。只有經過反覆的鍛鍊,才可以建立自信心,從而在社交中從容不迫。”湯義平說,其實每個人都有焦慮,如果焦慮對自己造成精神痛苦,甚至給日常生活、工作造成障礙,那麼就該考慮求助專業的心理醫生進行輔導。那些以“社恐”自居的人,別再給自己亂貼標籤、製造無端的焦慮了,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積極擁抱現實生活,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