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設計認知行為心理|系統性聊聊設計心理學

產品設計離不開對目標使用者的深層把握,只有深刻洞察了使用者需求與使用者心理,產品才有可能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最終體驗。那麼在產品設計層上,存在著哪些需要注意的心理學原理?本篇文章裡,作者較為系統地闡述了設計心理學的相關內容,不妨來看一下。

設計是對人性和需求——洞察的詮釋。

優秀的設計起始於對使用者心理和場景的理解和共情,加以良好的溝通和細膩的洞察,尤其是在機器到人的溝通,即當下的智慧時代中的人機互動設計,指示什麼是可能的操作、會發生什麼、會產生什麼結果等。

使用者體驗設計正是以使用者目標為中心的設計,而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自然需要透過深刻研究“使用者”,包括研究“使用者需求”以及“使用者能力”,其中能力又由“

認知和行為

”兩方面構成,同時認知和行為也構成了對外界“

感知和行為

”的反饋

圍繞認知研究產生的認知心理學,圍繞行為研究產生的行為設計學,這大體構成“

設計認知行為心理學

”的核心。

如何理解認知心理學和行為設計學?就是今天要大家探討的話題。

一、什麼是認知心理學和行為設計學

認知心理學的核心指

研究

人的認知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和言語等,認知心理學家研究那些不能觀察的內部機制和過程

,如記憶的加工、儲存、提取和記憶力的改變等。

行為設計學的核心部分是“福格模型”,它定義一個行為得以發生:

行為者首先需要有進行此行為的動機,以及操作此行為的能力,以及在被提醒(引導)下觸發進行。

圍繞“設計心理學”和“行為設計學”所展開的設計模型,關於對心理學和設計等相關原則紛繁眾多,如何將這些設計原則系統性的理解和使用、釐清設計模型之間的關係,是我們理解設計原則且吸收的關鍵。

二、認知心理學

1. 人腦的潛意識和有意識

我們來看一個小品的對話內容,以馬爸爸和宋小寶的小品臺詞……

馬:什麼樣的老鼠,是兩條腿走路?

……

寶:????……袋鼠!

馬:錯,是米老鼠!

寶:…… 我沒準備好

馬:那我再來問一個

……

馬:什麼樣的鴨子,是兩條腿走路?

……

寶:照這麼說是……唐老鴨!

……

……

馬:錯,所有的鴨子都是兩條腿走路!

……

寶哥,已經是大無語了

……

以上的對話有什麼共鳴?為何會經常性出現類似的場景……

因為在我們日常中許多行為都是人的潛意識的反應。也就是說,行為發生時人們是無意識的,通常已經做了,我們才知道自己要做的事、要說的話,或要思考的東西。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的發生呢?實際上我們的大腦有兩個非常不同的反應和處理模組,

我們稱為兩個大腦:潛意識和有意識,它們並不總是在互相溝通。

潛意識是無意識,它的反應是迅速的、自發的、感性的,也可以稱為快思考。

有意識的反應是緩慢的、受控的、理性的,也可以稱為慢思考。

2. 人腦的雙系統理論

無意識和有意識,對應人腦思考的“雙系統理論”。在2000年左右著名心理學家斯坦諾維奇首先提出了“雙系統理論”, 這啟發了認知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後者因為決策理論的研究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一書中表示,他認為人的大腦活動存在兩種模式,他稱之為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是快思考,代表人類的本能和習慣,可以快速且自動啟動,耗費資源很少,經常為習慣、經驗、刻板印象等認知偏見所支配。

系統2是慢思考,代表人類的邏輯和理性,其啟動是被動、緩慢、 耗費資源的,存在意識控制。人的大腦進化不是為了求知,而是為了生存和傳承。

人腦遵循能量最小消耗原則,能不動腦就不動腦,預設使用系統1思考,即快思考(潛意思)。

在設計認知心理學的範疇,對應人腦思考的系統1 和系統2的理論是“

認知和情感的三個層次

”理論,三個層次分別是:本能的、行為的、反思的。

3. 認知和情感的三個層次

本能層:

這是人類情感系統最基本的保護機制的一部分,能夠對環境做出快速的判斷;好或壞,安全或危險。

行為層:

對設計來說,行為層次最重要的,是讓每一個行動都與一個期望想關聯。

反思層:

是認知的、有深度的、緩慢的。最高層次的情感來自反思層次。

當我們將“雙系統理論”模型和“認知和情感的三個層次”結合來看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系統1的快思考,對應本能層和行為層

,可以快速且自動啟動,耗費資源很少,經常為習慣、經驗、刻板印象等認知偏 見所支配(上述的小品對話即如此)。

系統2是慢思考,代表人類的邏輯和理性、對應反思層和(5%的意識行為)

,其啟動是被動、緩慢、 耗費資源的,存在意識控制。

行為科學研究得出結論,

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有5%是非習慣性的, 而其他95%的行為都源自習慣。

這基本上意味著是“習慣而不是邏輯”決定了我們的一生。

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的,我們以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講邏輯、 有道理的。但事實上,我們的多數日常行為,都是一些我們自己根本無法了 解的隱蔽動機導致的結果。所謂理性,是指當條件合適時(理性並非總是優 於本能和習慣),優先用邏輯、知識和思維去做出決策和預期收益最大化的 行為,而不是任由本能和習慣驅使。

本能和習慣會塑造人的偏好,偏好會影響人理性認知。

三、行為設計學,福格行為模型

在展開行為設計學前,先了解行為設計學核心的一個理論模型——福格行為模型。

福格行為模型是指:行為的發生,需要動機、能力和提示3大要素同時發揮作用。當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提示(prompt)同時出現的時候,行為(behavior)就會發生。動機是慾望或需求,能力是認知和執行能力,而提示是提醒或訊號,缺一不可。

簡而言之,該模型說明,

要使目標行為發生,一個人必須有足夠的動機、足夠的能力和有效的觸發器。

福格行為模型的示意圖

1)動機

從概念上講,動機設計的目標是將使用者移動到福格模型區域中的更高位置。換句話說,能力高但動機低的使用者需要提高動機,才能到達行為啟用閾值。

動機的三個層次:

痛苦與快樂,希望和恐懼,社會接受和拒絕。

2)能力

在現實世界的設計中,提高能力並不是教人們做新事物或培訓他們進行改進如此簡單。人們通常抵制教學和培訓,因為它需要努力。這與人的自然聯絡相沖突:我們從根本上是懶惰的。

所以,需要人們學習新事物的產品通常會失敗;相反為了提高使用者的能力,有說服力的體驗設計者必須

讓行為更容易做到

。換句話說,有說服力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簡單的力量和習慣,可以進行簡單理解和簡單操作的產品更易於行動的達成。

3)觸發器

觸發器的一般概念有很多名稱:提示、提醒、行動訊號等。體驗設計中常見的觸發器:激勵提示、引導提示、訊號反饋等。

1. 行動發生七階段

人和外部環境(產品或系統)之間互動時的心理活動。

所謂的行動7個階段,是指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過程被劃分為7個階段。

做一件事情涉及到四個問題:

目標、外部世界、作用於外部世界的動作、作用於外部世界的動作的反饋。

關於這個過程的一個例子:

你在看書,天色暗了下來,你想讓光線亮起來繼續看書。想讓光線亮起來繼續看書,就是你的目標。

怎麼樣可以達到目標,開燈。於是你站起來,走到燈跟前,開啟開關。這一系列的行動就是作用於外部世界的動作。

燈開了,光線變亮了,你可以繼續看書了。光線變亮了,就是作用於外部世界的動作的反饋。

從目標到外部世界之間過程,可以細分為3個階段。

即:

行動意圖、動作順序、執行動作

我們把這3個階段概括為“執行”。其中行動意圖、動作順序屬於心理活動,執行動作屬於外部活動。

同樣,從外部世界到目標之間的過程,也可以細分為3個階段。即:

感知狀況、解釋狀況、評估解釋

我們把這3個階段概括為“反饋”。其中感知狀況屬於外部活動,解釋狀況、評估解釋屬於心理活動。

所以整個過程可以分為7個階段:

目標→行動意圖→動作順序→執行動作→感知狀況→解釋狀況→評估解釋

在每個環節之間都會存在鴻溝,解決鴻溝,就是設計的任務。無論我們設計什麼產品,都可以把解決這個過程間的鴻溝作為設計思考的內容;因為每個產品都是用來滿足人的目的,人透過與產品互動來滿足動機背後的目的。

把“行動七個階段”和“人腦認知和情感的三個層次“模型結合:

本能的反應存在於最底層:

控制簡單的肌肉群,感知外在的世界和身體。

行為層次與期望有關:

對行動次序的意圖敏感,然後才是對反饋的闡釋。

反思層設定目標和計劃行動的部分:

受到對實際發生的結果與期望比較的影響。

2. 心流狀態理論

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定義心流為

一種將個體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正向情緒為主,正負性波動;緊張感積累,完成挑戰的成就感。

“心流”狀態發生在行動的挑戰稍稍超過我們的技能水平

一個簡單的遠低於我們技能水平的任務,很容易滿足期望,沒有挑戰。一個艱難的遠超出我們能力的任務,會引來許多失敗的預期,導致沮喪、焦慮和無助。這兩種情況都無法達到心流狀態。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提出使心流發生的活動有以下特徵:

我們

傾向

去從事的活動。

我們會

專注一致

的活動。

清楚目標

的活動。

及時回饋

的活動。

我們對這項活動有

主控感

在從事活動時我們的

憂慮感消失

主觀的時間感改變——例如可以從事很長的時間而不感覺時間的消逝。

我們對於所從事的活動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戰的,我們可以透過不斷地練習來提升能力超越更高的難關。

當福格模型和心流理論結合來看,心流通道是在福格模型的“觸發成功區域”內,即完成一個任務的時,動機適中、能力適中,觸發任務的區域以及任務的完成過程會產生心流的通道狀態;這種狀態是設計師在設計產品功能和體驗時應該去思考的。

四、本文小結

從“認知心理學”到“行為設計學”的框架介紹,我們可以初步窺探“設計認知行為心理學”的基本結構和內涵。底層的原則和模型可以幫助我們迴歸產品設計過程中,洞察使用者的人性、理解需求的本質,最終以人為本進行設計。

本文內容篇幅有限,未完全涵蓋當前的關於認知心理學和行為設計學的模型,僅作為“

設計認知行為心理學

”框架的提出及啟發,還有更多的關於設計認知行為原則和模型,希望設計行業的同仁共同的持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