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清平樂》中的真宗永定陵到底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近日正午陽光的大劇《清平樂》開播,將我們又帶回了那個繁華的北宋仁宗年間。劇集開篇第一集,就是少年仁宗回真宗陵墓永定陵,尋找守皇陵生母李順容。在我們的印象中,皇陵是皇家尊嚴的象徵,是天子權力的體現,只有威嚴、壯觀和奢華的皇陵設計才能配得上皇家的身份。而在《清平樂》劇中,也比較好地還原了這種宏大肅穆的氣氛。

《清平樂》裡的真宗永定陵

跟許多朝代的皇陵一樣,北宋的皇陵我們今天也依然能夠看到,它們就位於邙山山區腳下,也就是今天河南省鞏義市境內。但是,如果您真的親自過去看看,就會發現這裡遠沒有劇中那般氣派。北宋皇陵遺址不光遊客稀少,甚至連考古學家也很少光顧,與漢唐皇陵的待遇相比,顯得寒酸很多,這是為什麼呢?

一、寂寞的北宋皇陵

除了徽欽二宗之外,北宋的七位皇帝都葬在鞏義宋皇陵區,再加上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的陵墓,這裡一共有八座帝陵,統稱為“七帝八陵”。圍繞著八座帝陵還有皇后陵、皇室宗親墓、勳臣和名將墓300餘座,其中包括了包拯、寇準等重要大臣的墓。

《清平樂》裡守永定陵的李順容

鞏義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北部是邙山山區,古人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的說法,鞏義正好位於邙山山腳下。伊洛河自偃師入境,向東北流入黃河,曹植曾經從這條河經過,奔騰的河水彌散出陣陣煙霞,宛若仙人嬉戲其上,曹植揮筆而就,《洛神賦》從此名揚天下。

如今的伊洛河,河岸似有古蹟

如今北宋皇陵周圍大多變成了田地,石像生散落在田地旁的荒野上,有些地方儘管立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的牌子,卻看不到保護措施,北宋的繁華和帝陵落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宋皇陵的石像生

二、趙匡胤選擇鞏義建皇陵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出生在洛陽的夾馬營,民間傳說中,當了天子的趙匡胤有一次回家鄉洛陽,回憶往昔的歲月,趙匡胤感覺到一絲傷感,或許也感覺到了天不假年。趙匡胤在從洛陽返回開封途徑鞏義時,突然抽出一支箭,用力張弓射向遠方,嘆著氣對身邊的大臣說:人生終究要有歸處,今日箭落之處,就是我死後長眠之地。

宋太祖趙匡胤劇照

民間傳說用戲劇化的方式講述了選擇鞏義建皇陵的過程,真實的歷史並沒有這般的戲劇化,卻充滿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張力。

安史之亂後,中國的經濟中心開始南移,江淮地區的賦稅成為唐廷的重要賦稅來源地,大運河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運河沿線的城市隨著運河上面的漕運逐漸繁榮起來,位於汴河和黃河交叉口的開封是南糧北運的必經之地。朱溫首先在這裡建都,朱溫統治期間開封城的城市規模不斷擴張,繁華程度很快超越幾經戰亂的長安和洛陽。

《清平樂》裡永定陵前的石像生

北宋建國後,開封成為北宋的首都,但是開封畢竟是四戰之地,黃河並不足以抵擋北邊契丹的精銳鐵騎,趙匡胤一直有遷都洛陽的打算,理由是“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但是當時運送糧食到洛陽非常不方便,成本極高,遷都的提議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最後不了了之。

趙匡胤選擇位於洛陽附近的鞏義為皇陵所在地,或許是希望後繼的君主能明白他當初的苦心。

三、宋皇陵的營造制度

與漢唐皇陵相比,北宋皇陵顯得寒酸很多,這同北宋皇陵營造制度有很大關係。北宋皇陵墓葬制度的理論依據和古代的堪輿學說有很大關係,當時的堪輿學中有所謂的“五音姓利”的說法,這種學說把人的姓氏分為宮、商、角、徵、羽五音,五音對應著土、金、木、火、水五行,透過五行的方位可以在地理上找到與姓氏對應的理想下葬地。北宋皇帝的姓氏“趙”姓是角音,角音對應著木行,木行主東方,“東高西下謂之角地,南高北下謂之徵地,角姓亦可居之。”所以整體上,宋皇陵呈現出坐北朝南,東南高、西北低的“倒懸”模式。

鞏義皇陵公園

陵殿內的臺階拾級而下,東西對稱的鵲臺是皇陵的標誌,雀臺後面是兩座乳臺,這些乳臺相當於皇宮的門闕,走到臺階的最底端能夠看到宮城陵臺的頂端和乳臺的底座持平。

漢唐時期,皇帝一般從登基伊始便開始建造自己的皇陵,更有甚至,秦始皇一直到死,他的皇陵都沒有營建好。宋制規定皇陵要在皇帝死後七個月內建造完畢,而且北宋開國的兩位君主趙匡胤和趙匡義生前都沒有建造自己的皇陵,北宋是一個以孝道示範天下的朝代,前兩代君主無形中做法為後代建立了“祖宗之法”,這便是行之北宋的帝王生前不建皇陵的規定。七個月建好皇陵的規定參考了《禮記·王制》中的:“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的說法,中晚唐以後的五代十國時期,華夏大地禮法盡失,宋朝以文治天下,實行文治便要重新規範禮法制度。

四、北宋皇陵幾經盜掘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開封城後,俘虜了徽欽二帝,北宋滅亡。金人當時並沒有建立中原式王朝的通盤計劃,而是扶植了投降他們的劉豫為皇帝,建立傀儡政權“大齊”。劉豫這個人非常斂財,當時北方因為戰亂凋敝不堪,他便打起了位於鞏義的北宋皇陵的主意,劉豫為此專門設立一個盜墓機構——“淘沙官”。《宋史·劉豫傳》記載:“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兩京冢墓發掘殆盡”。北宋諸帝的皇陵就這樣被劉豫的“淘沙官”盜挖和焚燬。這還不算完,等到金人徹底進入中原,建立政權以後,鞏義北宋皇陵的建築徹底被毀壞,珍寶也都被金人盜掘走了。

石像生

文史君說

如今的皇陵區,只剩下石像生還站在原地,北宋皇陵對石像生的序列和數量有嚴格的規定:2個望柱,2頭象,2個馴象人,2個瑞禽石屏,2只甪端,4匹馬,8個控馬人,4只虎,4只羊,6個客使,4個武官,4個文臣,2個鎮陵武士,共46件,加上宮城四神門外兩個獅子,南神門內兩位宮人和陵臺前兩位內侍,共60件。

彷佛在默哀亡國之痛的石像生

這些石像生是我們現在唯一能在鞏義帝陵看到的遺物了,有些石像生面部肌肉鬆弛,閉目靜思,彷佛正在默默敘述著曾經的亡國之痛。

參考文獻:

元脫脫等撰,《宋史》,中華書局1985年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高曉東,《論北宋的皇陵制度》,《雞西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

(作者:浩然文史·南禾)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