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蜀漢滅亡後,劉禪為什麼不自己稱帝呢?真的是因為劉禪的昏庸無道嗎

熟讀三國演義的小夥伴,對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典故一定記憶猶新,公元220年,曹丕迫使漢獻帝退位,在眾臣的擁護下,成為了魏朝的開國皇帝——魏文帝。當時漢獻帝只是被軟禁起來,並沒有被殺,但是訊息傳到蜀國境內,卻成了“曹丕殺了漢獻帝,自己稱帝”。劉備等人認為漢獻帝已死,於是也“裝模作樣”在眾臣的擁護下,當上了皇帝,但國號仍然是“漢”,後世的史學家為了區分劉秀建立的“漢”與劉備建立的“漢”,故後者稱“蜀漢”。

為了早日實現“北定中原,還於舊都”的美好願望,蜀國發動了襄樊會戰,卻不料大將關羽被殺,荊州也落入東吳囊中。劉備為了報關羽的仇,開始了聲勢浩蕩的夷陵之戰,但是損失慘重, 帶去的五萬大軍最終只逃回來五千人(三國演義為了誇張,說劉備帶了75萬人馬)。劉備一氣之下撒手人寰,將蜀國的爛攤子甩給了諸葛亮。諸葛亮沒辦法,他手下已經沒有可以調動的大軍,只能向東吳方面罷手言和。

雖然東吳方面取勝,但也同樣損失慘重,再加上北方的曹魏也想分一杯羹,孫權只能將大軍開往前線抵禦曹氏,與蜀漢再次達成一致。隨後的幾年,諸葛亮逐漸掌握了蜀國的大權,但是他知道,如果報劉備的大仇,再次攻打東吳,最終只能是唇亡齒寒,讓曹魏撿漏,還不如將精力集中在對付北方的曹丕。於是他發動了北伐戰爭,但他當時真是因為想匡扶漢室才發動北伐嗎?其實諸葛亮有許多難以訴說的苦衷。

首先,當年他與劉備《隆中對》描述的“蜀漢”是指益州,荊州地區,如今荊州被東吳拿走,再也沒有奪回的可能,益州雖然富庶,卻是個困龍之地!表面上面積廣大,但實際可用於農耕的土地很少。蜀國有近90萬人口,生產出來的糧食卻只能夠70萬人達到溫飽。諸葛亮只能北伐,去奪取曹魏的土地以養活蜀國人民!其次蜀國本土勢力抬頭(以李嚴為首),這些人是益州原先的老臣,他們不願意北伐,對原先的大漢朝沒有感情。

諸葛亮知道益州不是久處之地,一旦這些人掌權,蜀國必然會投降曹魏,因為益州的本土勢力不願意自己的百姓整日生活在戰亂之中,他們與諸葛亮在立場上根本不同!結果正如諸葛亮所預想的,劉禪這個軟骨頭最終還是向益州的本土勢力妥協,為了益州的數十萬百姓安,不戰而降!所以諸葛亮當年拼命北伐,並非是為了匡扶漢室,而是知道本土勢力過於強大,他是在找另一塊根據地。各位小夥伴,你們對這件事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