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考古專家發現一寶劍,歷經2000多年,完好無損,至今完好無損閃現寒光

1965年的十二月末考古專家,把清理出來的400多件文物開始分類的時候,一把裝在漆木劍鞘裡的寶劍引起了他們的注意,當時剛從北大考古系分配到湖北省博物館工作的陳振裕,小心翼翼地將寶劍拔了出來,在場的人看到劍身都吃了一驚,歷經了2000多年的歲月身劍完好無損,絲毫沒有鏽跡,甚至還閃現著寒光。

據說當時有莽撞者伸手去觸碰了劍刃手指立馬就被劃破血流不止,此劍劍長55。7CM,劍柄長8。4CM,劍寬4。6CM,並且劍首向外翻卷成圓箍形,而且內鑄有間隔距離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佈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最讓在場專家們振奮的是劍身正面有明顯的8個鳥篆的銘文,其中嶽越王自作用劍幾個字幾乎當場就已經辨明,但越王下面的兩個字卻無人能夠辨識出來,這下可急壞了所有的人,專家們又將目光轉移到了其他一同出土的器物上,想看看是否還能夠有證明望山一號墓主人身份的東西。

幸運的是在出土的物件當中,還有竹簡20餘支,簡文中明確墓主人叫做邵固但專家們翻遍了史料並未找到邵固這個人的記載,所以專家們比較傾向於少故就是楚懷王時期滅越的功臣邵滑,因為通假字的緣故再加上當時各國文字並不統一,所以出現這一型別記載出現偏差的情況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於是就有人提出劍身上還沒辨認出來的那兩個字會不會也是邵滑二字呢?

這個觀點獲得了當時負責整體現場考古工作的方壯猷教授的認可,但隨即也有人提出邵滑是楚國大司馬,就算是滅了越國的大功臣他也不敢以越王自居。還做一把如此僭越的寶劍給自己隨葬,史書上的記載分明是楚在江東設郡,也就是說楚國把原本越國的勢力納入了自己的版圖,並設立一個郡來做管理,相當於今天的一個比較大的市級行政單位,這樣一來那這兩個字就不該是邵滑,方壯猷教授分別寫給郭沫若,唐蘭等十幾位古文字學者和金石專家寫了信。

將自己的觀點和考古進展進行了詳細的說明郭沫若很快就寄來了回信,在信中他非常明確地肯定了方壯猷教授的這個意見,並且認為那兩個字就是邵滑二字,然而在1966年1月5日收到的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唐蘭的回信當中,卻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意見,他認為這兩個字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勾踐,唐蘭根據研究認為這兩個字是鳥篆的鳩淺二字而並不是邵滑,而鳩淺正是勾踐的通假字。

1966年1月8日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陳夢家先生回信當中也非常明確指出了,劍身銘文就是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到了2月28日郭沫若再次回信同意了唐蘭和陳夢家兩位的看法,他說道越王劍細審確是勾踐之劍,現場的專家們也一致同意了這個結論,至此天下第一劍橫空出世,這把越王勾踐劍因其劍身的菱形暗格紋劍手的同心圓和合金複合體被稱為青銅鑄劍史上的三絕。

由於當時吳越之地缺乏史料這些鑄劍工藝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失傳,很多人在看過這把寶劍之後再去對比同一時期的其它青銅器,都會感到非常不可思議,這把寶劍的製造工藝簡直就像是運用了外星的黑科技一般,以至於現在的很多工業專家都認為,如果不借助現代的科學技術和車床加工技術幾乎無法制造這樣的一把寶劍,一時間更是為越王勾踐劍,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