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憑藉蘇30MKI, 印度屢戰屢勝, 但是印度笑著笑著就落後了, 印度為何不對國外武器仿製再提高呢?

不是中國能做的,其他國家也可以做。仿製,是需要工業基礎的。對於高階武器裝備來說,想要透過逆向工程仿製,是非常困難的。有個最簡單的例子,高階極紫外光刻機的原理大家都清楚,能仿製嗎?核武器的生產製造原理一個相關專業的本科生都知道怎麼回事,但是有幾個國家能造出來?沒有相應的工業基礎,是不可能仿製成功的!明白原理是一回事兒,能造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兒。

印度軍工在技術性能上相當於我國什麼時候的水平?

我們的軍工科技發展經歷了四次提升的過程,其中很重要的一次,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到新千年前後。在這個過程中我國獨立研製了包括主戰坦克,第三代戰鬥機,武裝直升機,以及海軍潛艇,水面艦艇等。相比於以往的屢次失敗下馬,從八十年代之後,我國上馬的軍工專案幾乎都研製成功了。雖然在2014年之後又迎來了一次技術提升,但是我們軍事工業的基礎,是在2000年之前的十幾年裡打牢的。

如果從我國軍事工業的成就來看,今天的印度跟我們有多大的差距呢?咱們拿出來幾件印度的主要武器裝備就可以看出一二了。

軍事工業最高精尖的領域,戰鬥機,目前印度自主研製的最高成就是LCA光輝戰鬥機,這款戰機的空重只有5。5噸,正常起飛重量8。5噸,最大起飛重量13。5噸,跟梟龍戰機相比還有點差距,算是輕型戰機中的小個子。目前這款戰機不能算是印度的高效能裝備,但是卻是印度在戰機領域的最高成就。我們不去分析這款戰機的具體效能指標,就看看他們的動力航電方面用了多少自己的東西就能從側面看出印度在這一領域的成就了。

光輝戰機的動力採用一臺通用電氣公司的F404-GE-IN20加力渦扇發動機,最初在印度核試驗之後,美國還對印度實施了軍事禁運,所以光輝戰機不得不選擇本國的渦扇發動機,最後本國產品失敗,加上國際環境的改善,美國又開始給光輝戰績供應發動機,這才讓印度這架飛機可以飛上天空。從印度媒體對這架戰機的描述來看,光輝戰機的零配件中,40%以上需要進口,其中最重要的航電系統也就一半可以國產

落後的設計觀念,專注於一款戰機集中發力的印度航空工業,在多個子系統的國產化上一旦有一個系統研發延後,都會造成整個專案的拖延。這也是為什麼印度前國防部長技術顧問阿塔對印度研製戰鬥機感到非常擔憂,因為印度工業基礎太薄弱了。

再來看另外一個例子,印度國產的阿瓊坦克。這是一款不受印度陸軍待見的失敗產品,但是為了本國軍事工業的發展,陸軍必須捏著鼻子裝備這種效能很拉跨的主戰坦克。

阿瓊塔克的動力系統是從德國MTU公司採購的柴油機,觀瞄系統雖然號稱是印度自主研發,但是總體上還是多國產品的大雜燴,例如中央處理器採用摩托羅拉的MC6800微處理器,熱成像儀來自法國,鐳射測距儀、火炮控制組件採購的英國多家的產品。巴拉特電子公司未能將這些先進部件成功整合,導致阿瓊的射擊精度不足,熱成像儀和鐳射測距儀故障率太高。除了以上國外產品之外,阿瓊坦克的火控計算機技術來自西班牙,炮控系統由德國提供,甚至連坦克履帶的橡膠產品都從國外引進。

至於印度生產的航母了,驅逐艦等產品了,我們也就不再分析了。因為這些武器系統的綜合複雜程度要遠超戰鬥機和坦克。雖然印度生產出來了,也最多不過是生產一個空殼子而已!綜合印度的軍工科技水準來看,印度的軍事工業水平不能算特別低,但是在關鍵的諸如動力系統,火控和電子裝置,武器系統等多方面對國外依賴太大,一旦在戰時遭遇卡脖子,印度武器裝備的持續生產能力會受到嚴重的制約!

我國在這方面連續經歷過兩次類似的事件,分別是上世紀60年代左右中蘇交惡之後蘇聯撤走專家導致我國很多專案停擺,另一次是1989年美歐對華武器禁運導致我國很多正在研發的裝備關鍵零配件進口途徑斷絕。所以在武器裝備的國產化上,我們比誰都知道被卡脖子有多痛。於是我們從八十年代開始,武器裝備的各個關鍵子系統都有專門的部門負責,到今天我國的軍事工業不需要依賴任何國家的零配件。例如設計戰鬥機,我們只需要將發動機,航電,武器系統等各個子公司召集起來,在完成設計的基礎上自由堆疊就行了。這樣的能力,也被網友戲稱為自由設計的王國。

反觀印度今天在武器裝備技術領域的成就,也就是相當於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晚期的水平。跟我們新世紀早期都沒法比。從軍事工業角度,即便是印度有雄心,也不能做出來相關的武器裝備。原因很簡單,關鍵子系統缺失。這也正是印度技術顧問擔心的。印度正確的做法,是成立專門的武器子系統公司並對其進行長期投資,專注於各個子系統的技術研發。而不是針對某個武器專案成立專項子系統研發部門,這樣會導致極大地拖延整個專案的進度。咱們的武器研發因為有各個國產子系統的支援,整體上屬於搭積木的方式。而印度則採用最先進磨洋工的姿態。我們以系統工程為核心進行模組化研製和生產,印度則是傳統的哪裡不會對哪裡進行集中突破,到最後往往會因為不會的系統導致整個專案的失敗。咱們的殲9飛機,運10飛機,渦扇6發動機的下馬,都是因為這種錯誤的研發理念導致的!

印度購買的武器裝備在印度製造不假,但是關鍵零配件方面還是國外提供,這些關鍵系統才是高階武器裝備的重中之重,印度國內的工廠,充其量算個組裝工廠而已!

在說這個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我國引進蘇27生產線的故事。1992年俄羅斯繼承我們從前蘇聯購買蘇27戰機的合同,繼續為我國提供蘇27戰鬥機。當時引進蘇27生產線的事情,跟印度引進蘇30MKI生產線一毛一樣,甚至印度因為工業基礎相對薄弱,俄羅斯對印度的防範心理比我們要輕得多!

最大的體現,就是我們在生產了90多架蘇27之後,轉而改進出了我們自己的殲11B戰鬥機。當時俄羅斯的態度是暴跳如雷,在俄羅斯看來,他們擁有蘇27戰機完全的智慧財產權,我國自主生產殲11B的行為嚴重侵犯了俄羅斯的智慧財產權。當時俄羅斯一度要對我國斷供AL31發動機,要求中國繼續生產效能並不先進的殲11A戰鬥機。這件事情上俄羅斯其實看重的,並非他們自己的戰機智慧財產權,而是我們生產的殲11B在效能上完全超越了蘇27戰機,對俄羅斯戰機出口市場造成了衝擊。最後是在我方做出不出口殲11B的承諾後,俄羅斯的怒火才消除的。

從我們這一段往事我們看出,任何國家出口武器裝備都害怕別的國家仿製再提高,原因在九十年代我們殲11B的生產中就表現出來了。但是俄羅斯為了我國龐大的軍火市場,不得不做出了妥協,在這件事情之後,俄羅斯對我國軍火出口的態度就變了,在高效能武器裝備上,俄羅斯對我國基本上都有所保留。像俄羅斯轉讓給印度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的技術,是不可能對我們出口的,原因大家自然也心知肚明瞭。

對於武器出口,甚至在別國建立生產線這種事情,任何武器研製國家都是有所防備的。自然害怕別的國家仿製。但是有一種情況是允許仿製的,那就是效能相對落後的武器。例如我國出口到巴基斯坦的梟龍戰機,如果巴鐵有實力對這款戰機進行效能提升的話,我想成飛也是樂見其成的。但是大多數國家連二代機都造不出來,對於三代機進行升級那不是痴人說夢嗎?如果有能力進行效能提升,意味著不需要再進口武器裝備了,咱們不是在殲11B之後,所有的武器裝備都是自己研製的嗎?至於蘇35的進口,那都是為了發動機,說多了沒啥意思。

說回到蘇30MKI,這種戰機在俄羅斯的定位,並非是高階戰機。他們只是想驗證一下諸如無源相控陣雷達,向量發動機技術而已。恰巧這個時候印度看到我國購買蘇27戰機獲得空軍戰機的極大提升,主動找到了俄羅斯尋求購買蘇30戰機。當時俄羅斯很自然地將印度和俄羅斯的兄弟關係吹噓了一番,然後又向印度保證,一定會拿出最新的技術給印度造一款效能超過我國戰機的高效能飛機。而印度追求蘇30的目的,本來就是超過我國空軍,雙方可謂一拍即合。然而在俄羅斯眼中,印度不過是他們武器實驗的一個大冤種罷了,俄羅斯將並未獲得足夠驗證的新技術在蘇30MKI上進行了一下整合,拿出了漂亮的紙面資料給印度。印度人在獲得這麼先進的戰機之後自然是喜不自勝。於是一下籤訂了280架的採購合同!

拿到蘇30MKI之後,還在國內設立了生產線,俄羅斯提供關鍵零配件,在印度國內組裝生產。結果印度那是一個高興,在蘇30MKI跟外軍的多次演練中總是屢戰屢勝,跟我們的蘇27跟外軍演訓中總是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說真的,2010年代,印度空軍在世界上真的是風光無限,蘇30MKI孤戰天下,管你美國的F15/16還是F18來,統統都給你挑落馬下。

結果印度在勝利的喜悅中,逐漸發現,那個屢戰屢敗的東方大國,不但殲10C出來了,殲16也出來了,隱身戰機服役了,航母也比他們的先進,隱身艦載機也快出來了。而他們這才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先進武器,在人家眼中不過就是個笑話,就連賣給小弟的梟龍改進型都能對蘇30MKI進行超視距壓制,為何?自己的飛機電子戰能力不行。所以印度不得不引進陣風來抵消巴基斯坦空軍的技術優勢!

我們在獲得了蘇27之後,軍工科研單位快馬加鞭,努力將其國產化,印度人在獲得先進武器之後,大家是不是發現幾乎都沒有能力國產化呢?說到底,還是印度的軍工實力不行,說點難聽的,給他機會不中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