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他曾揚言要征服古中國,卻看錯地圖,誤將鄰國給滅了

公元前356年,在遙遠歐洲的古老的馬其頓王國,一位新的偉大的領導者誕生了。他是歐洲歷史上少有的能稱之為大帝的君王,他帶領自己的國家征戰他國,走向了另一個輝煌。他就是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出生在西方的馬其頓王國,著名的權威的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被他的父親——當時的古馬其頓國王請來做他的老師,可是年輕的天才型選手亞歷山大沒有聽將老師的教誨的,有關智慧與真理的箴言放在心上潛心學習。

十幾歲時的亞歷山大便已顯露出自己在軍事和領導方面的才能,在馬其頓國內小有成就,嶄露頭角。十二歲時輕而易舉地馴服了一匹生性暴躁頑劣的戰馬,又過了四年便已開始帶兵出征、征戰沙場,同時,在其父親出征討伐他國的時候,他也能夠擔起監國的大任。

他彷彿是一個“生而知之”的人,不論是在征戰沙場還是在治理國事方面,他都顯露出極高的才能。他替父統治下的馬其頓王國安定富饒此外他還多次平定戰亂,立下了赫赫戰功。

公元前336年,其父遭刺殺身亡,亞歷山大繼位,成為馬其頓的國王。亞歷山大的順利繼位離不開軍中士兵將領的信任,亞歷山大在軍中獲得崇高地位源於他在其十八歲那年率軍平定了希臘城邦中反馬叛亂。

歐洲馬其頓王國發生鉅變的同時,在遙遠古老的東方,秦採納了商鞅的建議,進行了商鞅變法,六國逐步走向了統一。二三十年的時間裡,秦國不斷髮展,不斷壯大,成為了外國人眼中那個盛產瓷器與絲綢的繁盛又神秘的國度。

終於,野心勃勃的亞歷山大在征戰波斯成功後,把目光投向了遙遠的東方。亞歷山大上任國王后的十年裡,他相繼擊敗收服了希臘、雅典、小亞細亞等一切他所能及的地方。巨大的成就及喜悅讓他揚言他要征服遙遠的古老而神秘的東方國家,即中國。

前327年,亞歷山大在結束了波斯之戰之後跋山涉水,率領其軍隊抵達了印度。他透過利用西北印度各邦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在軟硬兼施之下,統治了印度的西北部。印度自此幾乎被滅國。

然而就在亞歷山大軍隊取得大勝,所有人都以為他會繼續東征進入中國之時,他的征戰之路卻是戛然而止。他只留下了一小部分計程車兵駐守在印度,自己則是率領了大部隊返回了,到這裡,亞歷山大長達十年的征戰,開疆拓土就到此結束了。

許多人好奇為什麼亞歷山大到了印度之後就沒有再往東走,他明明已經跋山涉水那麼遠,甚至只要再往前走一點就能到達東方,只要再往前走一點那古老燦爛的東方文明幾乎是唾手可得的,為什麼他沒有再東征一點呢?

現在的我們顯然已經不得而知了,但是透過多方的查證與考量,可能是由於當時的交通不夠發達,地圖不夠精確,實時的資訊也很匱乏,亞歷山大誤以為印度就是他所想要征伐的中國。

中國與印度的地理位置十分接近,在那個交通落後,資源資訊都很落後的時代,從未踏足過東方的亞歷山大極有可能是把“中國的隔壁鄰居”——印度誤認為是中國了。

同時,在經過了多場戰役之後的馬其頓士兵大多戰鬥力大不如前,且疲於再戰,遠離家鄉計程車兵們都急於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同時,由於長期的跋涉,再加上歐亞氣候型別的差距導致了軍中爆發了瘟疫及其他疾病,許多士兵都迫切地想要回家。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亞歷山大選擇了回城。

許多人認為亞歷山大的東征止於印度是一種遺憾,其實不然,這次的“看錯地圖”對於亞歷山大光輝燦爛的一生來說,並不是一個瑕疵。

路途的遙遠,再加上前期的長期作戰,許多士兵都在回程的路途中經受不了奔波。大量的消耗下,回到馬其頓計程車兵已經是很少了,倘若以這樣的狀態攻打當時實力強盛的秦國,恐怕就算是強撐著打下來了,也是守不住的。所以在此時撤軍,不僅保留了自身的實力,同時也是保留了亞歷山大作為一國君主的顏面。

小結: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突發了惡性瘧疾,不日便與世長辭了。隨著這一代大帝的隕落,亞歷山大東征的偉大故事在這裡也就畫上了一個句號。雖然當今的我們已然無法得知他是為何沒有與中國交戰,但是我們仍不得不承認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他異於常人的軍事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