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黃渤海分界線上的海島奇觀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海島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民眾普遍對海島的關注度並不高。海島是指四周被海水包圍,高潮時露出水面的陸地。根據《2017年海島統計調查報告》,我國海島數量達11000多個,海島總面積約佔陸地總面積的0。8%。在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大海域中,廣泛分佈著數以萬計的海島,它們大小不一,星羅棋佈,多呈鏈狀或群狀分佈在海洋之中。

約90%的海島分佈於東海與南海海域,而黃渤海區海島數量只佔10%左右。在海島數量遠不佔優的黃渤海區,有著一片“內外兼修”——不僅地貌景觀極具觀賞價值,而且具有重要意義的群島,這就是廟島群島。

海島曾經是高山

如果以上帝視角從空中俯瞰,你會發現在渤海與黃海之間,遼東半島向南探出的老鐵山岬角與膠東半島凸向北部的蓬萊角之間,有一串珠鏈一般的群島,大致以東北—西南走向列陣,彷彿一道天然的分界線隔開了黃海與渤海,它們被統稱為廟島群島。

廟島群島南與蓬萊隔海相望

相鄰海島之間距離最多不過十餘公里

猶如一道天然“島橋”

攝影 / 陳肖

如果將視角高度降低到海面上,從側向觀察,你又會發現這片海域中的島嶼斷續綿延、高低錯落:居於中部的高山島最高,海拔202。8米,其北部相鄰的大欽島次之,海拔202。4米;還有4座海島接近200米高,此外超過與接近100米高的海島還有7座,這些大高個兒主要分佈在南部和中部,其餘海島則多在50米以下。讓人總覺得海面之下似乎有一道連綿的山脈,而這些海島就是山脊上起伏的群峰。

我國渤海及黃海海域主要島嶼分佈圖

審圖號:GS京(2022)1004號

其實這並非臆想,在渤海與北黃海區域內,曾經確實存在著“兩盆夾一山”的地貌格局——現在的渤海和北黃海是兩個盆地,而遼東半島經廟島群島與膠東半島相連的一線(以下簡稱膠遼地區),則是分隔兩個盆地的山嶺。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據表明:渤海與北黃海原本是同屬於一個古老的大陸地塊,在中生代的造山運動中,受郯(山東郯城)廬(安徽廬江)斷裂帶的控制,位於斷裂帶西側的渤海地區發生沉降,而斷裂帶東側的膠遼與北黃海地區抬升隆起,與渤海地區分離。

進入新生代,複雜的新構造運動又使北黃海也與膠遼地區斷離,張裂形成盆地,只剩下膠遼地區繼續隆起,成為兩個盆地間的分水嶺。

小欽島北側名為鱉蓋山的小島

島體呈不規則三角形,巖峰為單斜構造

猶如並立的兩座金字塔

在第四紀(250萬年以來),伴隨著海平面的上升,遼東與膠東三面被海水環繞變成了兩個半島,其間那些尚未被淹沒的山峰,則出露成了一系列的島嶼,形成了與現在相似的地貌格局。在間冰期與冰期的輪迴中,廟島群島的身份,也在水中海島與陸上山峰間,數度切換。

當千萬年的斷塊山

歷經百萬年的海蝕作用

從山東煙臺蓬萊港出發,登上駛往南長山島的渡輪。隨著大陸岸線從視野中漸漸退去,四顧茫茫大海,腦海中閃現著發生在這裡的滄海桑田鉅變,對自然不由充滿了好奇與敬畏。

廟島群島中的島嶼山丘,都是地殼斷裂構造運動形成的斷塊山,且多為單斜構造,岩層整齊化一,單向傾斜,崖壁與周邊毫無過渡,山勢很是陡峭。這樣的山體形態,在南長山島,砣磯島西海岸、大欽島唐王山都非常典型。

大欽島

如果說南長山島以山勢稱奇,那麼北長山島最吸引人的則是峭壁。單斜構造的斷塊山,因斷裂構造方向上節理裂隙發育,在機械風化作用下,極易形成峭壁。在海島上,機械風化中表現最突出的毫無疑問當屬海蝕作用。

北長山島的“九丈崖”是一段綿延400多米的基岩海岸,陡峭的海蝕崖壁有60多米高,近似直立,截然若劈。沿著崖壁石縫間的窄窄石階下到崖下,只見崖壁由近水平的厚層石英岩組成,垂直節理與岩層縱橫交織,彷彿一塊塊天然的石英磚壘砌而成。波浪擊打著崖底,沿節理侵蝕,形成了與崖壁分離、高聳直立的石柱——九疊石,海蝕拱——仙人橋,海蝕洞——仙姑洞。有小的岬角垂直崖壁伸向海中,飛濺的浪花沿著幾道節理擊打切穿了岬角,形成了一列海蝕柱,離岸越遠海蝕柱的高度越矮——三跳石,彷彿正列隊走向深水。

廟島群島第一高海島——高山島

由於海蝕作用形成的鏤空景觀

類似的典型海蝕地貌景觀,在廟島群島中幾乎每個島上都充分發育。南長山島的“水晶宮”、高山島的“神仙洞”、大黑山島的“聚仙洞”……40餘處上百個海蝕洞或幽深或剔透,風格各異。其中聚仙洞洞口高20米,寬4—5米,可划船深入洞中40米,總長度超過80米,號稱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長的石英岩海蝕洞。

高山島中同樣發育海蝕洞穴

而海蝕柱形成的象形石,如高山島的“龍頭礁”、犁犋把島的“寶塔礁”、南長山島的“望夫礁”、小黑山島的“獅子石”、南隍城島的“羅漢礁”等,則被人們附會了種種神奇傳說,又賦予了島嶼不同的靈性。

車由島東西兩側均有海蝕柱分佈

崖壁上由於風化形成的石窟、石穴

成為海鳥們的天然棲息地

最特殊的還有一段海蝕棧道,位於大黑山島北端龍爪山的海蝕崖上,這段崖壁的石英岩中分佈著千枚巖夾層,因為千枚巖質地比石英岩軟,更易被風化,差異侵蝕作用顯著,在崖壁上就“掏出”了長約1。5公里,高3米左右,寬0。8—1米的一段天然“棧道”。

大黑山島島岸上的海蝕地貌廣泛發育

尤以龍爪山最為壯觀

海蝕崖高度在10-20米之間

廟島群島海域波浪以風浪為主,這裡是西伯利亞和內蒙古冬季風南下的通道,海峽的狹管效應更增大了風速,年均風速6。86米/秒,冬季風浪平均浪高1。1米,大浪高平均為8。6米,極端最大浪高達10米。這樣強勁的風浪作用,長期精雕細刻於硬度大、抗蝕力強的古老石英岩,終於造就了廟島群島基岩岬角岸段千姿百態、鮮活生動的海蝕地貌。

砣磯島岩層屬軟弱岩層,韌性好,受力易形成褶皺

像一幅頗有韻律感和層次感的天然巖畫

砣磯島又是另一番風景了。這裡的岩層主要為千枚巖和板岩,其厚層千枚巖含雲母、石英、綠泥石和多種礦物成分,使岩石呈現赤、黑、白、藍等多種顏色。島上的海蝕崖壁,在風剝雨蝕、波拍浪噬、石擊礫磨的加工下,雕蝕出多姿多彩的一件件天然藝術作品,似彩雲追月,若江河奔流,如龍飛鳳舞,猶禽獸嬉戲……

砣磯島岸礁岩性以絹雲母千枚巖

內含多種礦物成分,顏色及石質軟硬都不相同

經過百萬年的水鐫浪刻,礁岩表面凸凹不平

猶如海浪被印刻在了礁石上

天然“島橋”

不僅連線南北,而且溝通東西

在出眾的自然景觀之外,廟島群島還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我國古代海上交通史上書寫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因為群島縱列於渤海海峽之中,而島與島之間的距離都在視線範圍內,這對於人類早期航海來說,是極其便利的條件。在航海技術還很落後的先秦時期,我國先民們已探索出一條由登萊地區出發經由廟島群島抵達遼東半島、繼而沿岸前行至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航路。而秦漢至唐宋時期,登州港(今蓬萊)更是我國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始發港。

犁犋把島寶塔礁,是一座高21米的海蝕柱

在風帆時代,它是船隻進出水道的導航標誌

如果說凸起於海面上的島嶼,形成了天然的“島橋”,緊密連線起了膠東與遼東。其實在人們看不到的水下,島嶼們還發揮了另類的溝通作用。

廟島群島海域的主要海流為潮流,受海峽地勢影響,潮流以東西向的往復流為主。因為島嶼的阻隔,潮流不能一馬平川地透過渤海海峽,而必須由島嶼分隔而成的水道進出。漲潮流偏北,落潮流偏南;而羅列的島嶼,束窄了渤海海峽間的過水斷面,有效提高了漲落潮的流速。

南隍城島南端,一面三角形大崖壁“直插入海”

高約71。8米,與來往的船隻相比顯得尤為壯觀

渤海和北黃海盆地在新生代充填了大量的鬆散沉積物,水深有限,渤海的平均水深僅有18米,北黃海的平均深度為40米。而強勁的潮流卻大大刷深了水道,最南部的登州水道深達40米,而北部的老鐵山水道主航道水深為42—78米,各水道的水深均超過20米,這就為巨型海輪進出渤海開闢了一條條天然航道。

在風帆木船的時代,這些水道的重要性並不凸顯,但在國際海貿迅速發展,船舶日益大型化的今天,它們的意義非比尋常。縱列在渤海海峽的廟島群島,不僅沒有讓渤海變得封閉,反倒為它開通了連通世界的道路。

本文選摘自《中國國家地理》2022年10月文章:

《廟島群島 黃渤海分界線上的海島奇觀》

撰文/張永戰   攝影/高遠 等

媒體來源:中國國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