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五兄弟相約去尋李自成寶藏,發現財寶之後都死了,寶藏分毫未少

一個朝代的末期註定是不平凡的,大明末年由與天災人禍,皇帝也是昏庸無能,國力日漸衰退,明朝末年湧現出許多起義的隊伍,其中農民起義對本就衰弱的明朝最致命的一擊。

李自成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農民起義的頭領,他算得上是壓倒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明末的眾多農民起義隊伍中有兩隻隊伍的勢力比較強大,一個就是李自成領導的力量,一個則是張自忠領導的武裝力量。

李自成和張獻忠對明朝的滅亡都起到了推動作用,他們都是典型的農民起義的代表。李自成和張獻忠二人在起義過程中都得到了不少財寶,這些財寶散落在各個地方,成吸引著後人。

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是典型的農民階級,更巧的是二人同一年份出生,生日也只差了四歲,農民當中也有富農和貧農,他們二人都出生在貧農家庭。李自成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武裝力量,張自忠依靠別的勢力也培養了自己的起義隊伍。

李自成還是比較聰明的,有一定的帶隊能力,隊伍在他的帶領之下,一路上所到之處都比較得民心,這是因為李自成認識到民心的作用,李自成本就是農民起義,如果得不到百姓的支援,那麼起義之路必定是不順暢的。

而張自忠跟李自成就相反了,歷史上的張自忠更符合“土匪”形象,在起義過程中,他的隊伍所到之處必定是一片狼藉,張自忠每次攻破一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尤其喜愛屠城,無論是和自己一樣的出生貧苦的農民還是出生富貴家庭的百姓,無論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女幼兒,還是手有寸鐵計程車兵,他每到一座城都會大開殺戒。

到1644年,李自成開始東征北京,一路長驅直入,終於進入燕京,進入燕京後就相當於起義已經成功了一半。李自成讓已投降的昌平太監給自己向大明皇帝崇禎。李自成也不是非要當這個大明皇帝不可,於是便向崇禎皇帝提條件,自己則願意幫皇帝抵禦各方的起義勢力。

李自成提出的條件究竟是什麼呢?“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意思就是李自成希望皇帝願意割西北一方給自己,佔地為王。最後李自成與崇禎皇帝的談判以失敗告終。

最後的結局是崇禎不得已逃去景山自縊,而李自成則進入紫禁城,在宮中搜颳了許多的銀子和金子及其他財寶等,這也就是李自成寶藏的主要來源。不久後李自成率領軍隊討伐吳三桂,吳三桂的軍事實力不如李自成,眼看著就要戰敗,這時吳三桂及時於多爾袞聯合。

李自成在兩軍聯合勢力的抗擊下戰敗了,李自成趕忙逃回了京城,帶上了自己在宮中搜刮的財寶,帶著這些財寶向河南、西安等地逃跑。在逃跑之前李自成殘忍殺害了吳三桂的家人,隨後又放火燒了紫禁城,對紫禁城宮體造成損害。

李自成攜帶著金銀財寶多到無法想象,曾經在逃亡途中李自成軍隊將機箱銀錢寄放在一個商鋪,幾年過去後,老闆見未有人將這幾箱東西取走便開啟來看,原來是金銀呀,老闆便用這些銀錢做生意,為晉商的興起奠定了一定基礎。

李自成最終在江西一帶被明殘餘勢力殺害,至今未發現其屍首,相對於李自成的屍首,大家更關心的就是李自成的寶藏了。李自成攜帶的金銀財寶散佈在其逃亡的途中,他便逃亡變散財。曾有五兄弟相約尋找李自成的財寶,終於財寶被找到了,但是卻因為利益而互相殘殺。

尤其在南方的許多城市都發現過李自成寶藏,在逃亡的路上散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減輕負擔,加快自己的逃亡速度。相傳有人挖掘過李自成寶藏,但在發現寶藏後相互殘殺,有性命找確卻沒性命花,都是利益燻了心,才導致命喪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