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如果曹操和諸葛亮都是天下三分的話,誰才是最重要的六個人的掌控者

如果不算後起之秀的話,天下三分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六個人就應該是曹操荀彧、劉備諸葛亮、孫權張昭。這裡我們要糾正兩個看法:其一,張昭就會投降,其二,荀彧老邁年高。事實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張昭在東吳的威望比孫策孫權還高,曾經是實際掌權者,為此孫策和張昭還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咱們下文細說。

至於荀彧,新舊三國電視劇裡,都是長鬚飄飄,拄著根柺杖,好像一陣風就能吹倒,而事實上荀彧比曹操還小八歲,比自己的侄子荀攸也小六歲,薨逝那一年也才五十歲,鬍子可能還沒白呢。電視劇有些細節處理得不謹慎,就給觀眾造成了誤解,不過今天咱們可不是給電視劇挑錯的,而是要探討一下三國最重要的六個人物生卒年代背後蘊含的長壽養生之道——當然,他們那個年代姓束的連液體還都不是,也坑不著他們。

咱們先來看一組數字:曹操和荀彧薨逝的時候分別是六十六歲五十歲,兩個人加起來一百一十六歲;劉備和諸葛亮薨逝的時候分別是六十三歲和五十四歲,兩個人加起來一百一十七歲;孫權和張昭的薨逝的時候分別是七十一歲和八十一歲,兩個人加起來一百五十二歲,毫無爭議地奪取了三國長壽君臣冠軍稱號。說完他們的年齡,咱們該步入正題,說一說他們的長壽養生之道和壯年早逝背後的原因了。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什麼“空盒殺荀彧”,那是小說家言,荀彧實際是愁死的:他為群雄爭霸民不聊生憂愁,也為曹操日益膨脹的野心憂愁:自己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輔佐起來的“治世能臣(荀彧以為)”,一天天變成了“亂世奸雄”。再回想起在曹操的成長過程中,自己這個第一謀臣實際是起了第一幫兇的作用,這位一心想匡扶漢室的忠臣怎能不憂心如焚?而且近來發生的事情表明,自己對曹操的影響力已經逐漸消失,自從那個會拍馬屁的郭嘉被自己介紹給曹操之後,整個曹魏陣營的風氣就變了:曹操越來越喜歡聽好話,越來越認為自己了不起,打仗敗多勝少,但是官癮卻變大了,想稱魏公、加九錫——加九錫實際就是想跟皇帝分庭抗禮,那個道貌岸然的董昭上躥下跳,也想當“從龍之臣”水漲船高……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因為曹操總是在外帶兵打仗,萬歲亭侯、尚書令荀彧(荀令君稱號由此而來)跟大漢天子劉協的關係越來越親密,以至於引起了曹操的深度狐疑和強烈不滿,所以荀彧代表劉協(當時還不叫孝獻皇帝孝愍皇帝,孝愍皇帝是劉備給的稱號,當時劉協雖已禪位,但還活著呢)到前線勞軍的時候,就被曹操扣押軟禁了——曹操命令漢獻帝派遣荀彧勞軍,但是荀彧一到軍營,曹操就不放他走了,說是讓他“參丞相軍事”,但是曹操跑到濡須,荀彧卻留在了壽春,兩個人不見面也不說話,哪還能參與什麼“丞相事”?於是荀彧“以憂薨”——實際就是愁死了。

其實不但荀彧是愁死了,就連曹操也是愁死的,所以探究曹魏一君一臣的薨逝原因,都可以用一個愁字概括。

曹操這個人其實是很豁達大度的,但是他卻從從政從軍那天就開始發愁:一開始是發愁自己出身不好,是個宦官的孫子,好不容易透過亂棒打死宦官的叔叔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又被宦官們打壓排擠。好不容易混出了點名堂,發小袁紹又跟自己翻臉,兩個人掐得死去活來。外面有袁紹袁術馬騰韓遂張魯劉表孫策不聽招呼,朝堂內董承伏完這幫外戚也整天琢磨著要他的腦袋,每天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曹操睡覺都要睜著一隻眼睛。曹操每天發愁,他的頭風病似乎有點像愁出來的神經衰弱。

對於身體強壯的曹操來說,六十六歲不算很老,但是他確實是被老朋友劉備給愁死的。自從認識了劉備,曹操就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先是發愁怎麼安置劉備,後來又發愁怎麼幹掉劉備。青梅煮酒的時候,曹操心裡的刀舉起來放下,放下又舉起來,最後讓這個大耳朵捲走了自己幾萬人馬開溜了。從劉備開溜,曹操就預感到自己的一統大業多了一頭攔路虎。漢中之戰的戰場上,劉備已經攢夠了本錢,有資格跟曹操陣前對罵了,曹操知道:自己這輩子也打不贏這個對手了——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既生操,何生備!內憂外患,曹操愁白了頭髮,也加重了頭痛,最後生生痛死了……

為了不讓文章太長,咱們接下來簡單說一說劉備和諸葛亮,他們實際都不算長壽者。曹操荀彧這對曹魏君臣的薨逝原因可以歸結於“愁”,那麼劉備諸葛亮這對蜀漢君臣的薨逝原因也可以用一個字概括:“累”!

劉備之累,就不用多說了,他四十八歲之前一直在逃命,經常是形單影隻策馬狂奔,身後是一幫拎著刀子的敵人:呂布、袁術(紀靈就是袁術手下)、曹操,好不容易佔據荊州益州,又在夷陵之戰被後生小輩陸遜狂追,劉備總是騎在馬上逃命,把大腿的的肥肉都跑沒了,還不止一次跑丟了老婆孩子。劉備一生可以用顛沛流離來概括,而最倒黴的是,當他沒成氣候的時候,只是丟妻子不丟部下(小說中是兄弟),好不容易安定下來了,用誰誰死:張松、龐統、法正、關羽、張飛,只有一直看家的諸葛亮和經常看家的趙雲倖存,六十三歲的劉備累垮了身體,而最後的死因居然是拉肚子——要不是一生過於勞累搞垮了身體,又怎麼會被痢疾奪去了性命?

至於諸葛亮之累,可以不說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二十軍棍以上的處罰都要親自過問,事無鉅細事必躬親,五十四歲英年早逝,是蜀漢的悲哀,其實也是他個人的悲哀。

最後該來說說東吳這對君臣了。大家對東吳君臣的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周瑜呂蒙陸遜,甚至太史慈甘寧也比張昭有名,而事實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張昭都是名副其實的二把手,孫策活著的時候,什麼事都是張昭在做主:“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以至於江東士人只知有張昭而不知有孫策,弄得張昭很不好意思,倒是孫策很大度,說出了很有意思很有名的那一段話:“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

很剛強的江東猛虎孫堅活了三十六年、小霸王孫策享年二十六歲,倆人加起來也沒孫權張昭一個人歲數大。而七十一歲的張昭和八十一歲的孫權的長壽秘訣,我們可以歸納為一個字:“忍”!

張昭其實是不想跟曹操打仗的,因為打仗就要死人,死的那些人裡可能就有他自己,所以張昭主張忍,先保住命再說。後來張昭跟孫權鬧彆扭,乾脆連大門都用磚頭砌死了,他就是想當忍者神龜了。而孫權比他還能忍——一直忍到曹操和劉備都掛了,這才小心翼翼地稱帝,而在此之前,孫權見誰都裝孫子:向曹操曹丕稱臣,向劉備進妹固好、兩次求和,這個最“沒骨氣”的江東之主,熬死了曹操、熬死了劉備,最後連曹丕曹叡都熬死了,司馬懿嚥氣一年後,孫權才以八十一歲高齡駕崩。

曹操荀彧之憂愁,劉備諸葛亮之勞累,在孫權張昭身上一點都看不到,特別是孫權,在向曹操劉備低頭隱忍之後,每天喝喝酒打打獵,順便盜幾個吳王墓,活得要多滋潤有多滋潤。這時候筆者就要給讀者諸君提一個建議了:別發愁,也別太累,即使不能像孫權那樣諸事皆忍,但是“滿齒不存,舌頭猶在”的道家名言還是要參考一下的。就連郭德綱的相聲也有借鑑意義:“漁樵耕讀都得忍啊,砍柴的樵夫也得忍,忍得是山中無有虎狼嚎;打魚的漁夫也得忍,忍得是風平浪靜好把魚蝦抄。”當然,最後一句是學不得的,因為那是演藝圈的專利:當了王八也得忍,睜一眼閉一眼假裝瞧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