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韓非是誰?戰國時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與李斯一同求學於荀子的一書

韓非,又名韓非子,戰國時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與李斯一同求學於荀子。著有《韓非子》一書,是戰國時代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

說起韓非的一生,似是風光無限,又似是悽悽慘慘。韓非是韓國的公子,不折不扣的貴族,後師承荀子。戲劇性的是韓非不僅沒有成為一位儒者,反而站到了儒家的對立面,成了一名法家學者,並且成為了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法家學派一貫主張嚴刑峻法,用各種手段,各種權威讓人們感到害怕,自覺服從各種條令。法家認為,仁義政策的實施只會助長人們貪小便宜的心態,人與人之間沒有絕對純真的感情,所有感情的維繫最根本的還是利益使然。

韓非從一名儒者變為一名法家學者,是偶然也是必然。首先韓非生活的時代正是秦國日益強盛的時代,秦國不斷吞併周圍弱小的諸侯國。而韓國在當時正是七國之中最弱小的諸侯國,且與秦國接壤,為了保命不得不夾緊尾巴,小心逢迎秦國。往日風光的世家貴族也風光不再,緊衣縮食。在這種情況下,韓非應該是從小就見慣了世態炎涼,對人與人之間友好的關係失去了信心。

其次,韓非師從荀子。荀子主張“性惡論”,提出人性有惡,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這種主張與儒家學派一直堅守的“性善論”有了很大的區別,也為日後儒家法家的融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君子求學,為心中之志。韓非也絕不例外。韓非心中的志,是拯救韓國於水火,透過變法讓韓國如秦國一般強大起來,不再受他國的欺凌。所以韓非學成之後,多次上書韓王安,希望韓王安能夠施行變法,肅清吏治,加強統治。

在那個時候,我相信所有法家學派的學者心中都有一個商鞅夢,希望可以遇到一個開明的國君,大展宏圖,造就一個強盛的國家。儘管最後商鞅的結局並不美好,但那個實施自己政治理想的過程是天下學者所共同嚮往的。

可惜的是韓非雖有商鞅之才,韓王安卻沒有秦孝公的氣度。他對韓非處處猜疑,不信任,不僅不相信韓非有扭轉乾坤的本領,還暗地擔心如果韓非真有如此本領,得到重用之後謀權奪位。所以不管韓非如何懇切地進言,上書,韓王安從來沒有同意過韓非的主張,並且暗地中孤立韓非,邊緣化韓非。

在一次次的碰壁之後,韓非終於覺醒了。韓國早已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不僅是韓王安的愚昧無知,更是群臣的自私自利,所有人都一心一意為自己著想,而絲毫不顧這個國家的未來在哪裡。所以韓非開始著書,或許只有在這個世界,他才能得到一點點的安慰。

書成之後,慢慢流傳到了秦國。相傳秦王嬴政看到之後,視若珍寶,多次研讀。李斯對秦王說,此人是我的同學,想見他很容易。不過他是韓國公子,恐怕不會到秦國來。

秦國軍隊壓境,派遣使者,說,只要交出韓非,可以退軍。在韓王安的哀求與對韓國安危的擔憂下,韓非同意進入秦國。相傳韓非進入秦國的那一天,秦王嬴政曾親自接待韓非,並且讓丞相李斯安排韓非的生活起居。並且承諾只要韓非願意為秦國效力,可以重用韓非。

在這種情況下,相信很少有人能拒絕這種誘惑。這是唯一能夠施展韓非抱負的平臺,我相信韓非應該明白這是一個可以酣暢淋漓的施展抱負的平臺。只要他點頭,終有一天他會和自己的偶像商鞅一起被世人敬仰。

但他拒絕了,因為施展抱負意味著韓國將不復存在。他清楚這一點,所以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在我看來,這應該是韓非對秦王提出三條建議的原因。提出這三條建議的時候,韓非沒有想過秦王會採納,也早已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

終於,這個曾經一心為施展自己抱負的君子死在了秦國的大獄之中。但他應該是從容的,這一世,他沒有實現復興韓國的願望,但他也沒有為了施展抱負拋棄自己的國家。為了心中的理想,他所能做的就是將自己滿腔的熱血都注入筆尖,書寫出那份驚天動地的法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