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希臘城邦斯巴達是個耳熟能詳的名字,為什麼我們很難找到這個詞?

當說到古希臘城邦,“斯巴達”是個耳熟能詳的名字。然而在歷史文獻中,我們卻很難找到“斯巴達”又或是“斯巴達人”這些詞語,大部分時候都是以拉卡蒂芒人(Lacedaemonians)這個詞去表達以斯巴達為首的集團。到底這兩者是否同一概念,又或者有何差別呢?

現在我們一般所指的斯巴達(Sparta),是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南方的城邦。然而在希臘的古典時代,斯巴達人並不僅控制有斯巴達此城邦,而是包含了周邊各地區被征服的民眾。可以說,斯巴達以及其死敵雅典,在實際歷史上都非我們現代很多人所想象的一個“城市組成的國家”。在古希臘的“城邦”(polis),其實已有近似於日後國家的概念。而斯巴達所統治的各種民眾,由中心至外可以分成三個類別:

一、斯巴達公民(Spartiates)。

二、周邊住民(perioeci/perioikoi i)。

三、黑勞士(helots)。

下面我們就分別講講這三個類別。

一、社會核心的“斯巴達公民”

“斯巴達公民”即狹義上的“斯巴達人”,他們是住在斯巴達這個城邦的公民。男子成年公民人數長期都在5,000人左右,人口幾乎沒有增長。斯巴達人都是自由公民,也只他們才有資格參與元老院或督政官等斯巴達的實際政務。

除了公民之外,斯巴達還有兩位世襲的國王。兩位國王由兩個家族分別繼承,稱為“Agiads”及“Eurypontids”。從普羅塔克(Plutarch)等人的記錄中,國王應該在早期多利安人時代已存在。斯巴達國王放下了權力,故此沒有被人民推翻,成為精神領袖。國王也是領軍將領,一般其中一人領軍在外,必須有一人留在斯巴達。國王身邊會選上300名稱為“騎士(hippes)”的親衛隊,直屬於國王。雖然名為“騎士”,但我們比較相信這些親衛隊也只是徒步作戰。“騎士”應該只是古代留傳下來對貴族階級的一個稱呼。在荷馬史詩中有大量古代貴族騎乘戰車作戰的記述。希臘文中“騎士”存著歧義,它可以是“戰車上的戰士”,也可以是“騎在馬背上的戰士”。傳說中在第二次希波戰爭時,斯巴達王里奧利達斯(Leonidas)因為不能說服督政官出征對抗波斯入侵,故只能帶領了這300名“騎士”出征溫泉關。這故事後來成為了漫畫及電影《斯巴達300勇士》的題材。兩位國王又可總稱為“領導者(Archagetai)”。

二、擁有自由的“周邊住民”

“斯巴達人”之外,便是一些稱為“周邊住民”(perioeci/perioikoi)的人。斯巴達社會中的“周邊住民”,顧名思義就是指居住在斯巴達附近的人,是斯巴達的屬民。現在欠缺充份的證據說明這些“周邊住民”到底是跟斯巴達公民一樣的多利亞人移民,還是被斯巴達所征服的本地居民。更大的可能是兩者皆有,而且他們有部分應該是斯巴達人與其他人通婚或私生子的後代,到底是什麼人已相當難以說得清。

“周邊住民”並不是奴隸,而且他們跟據來古格士(LycurgusofSparta)的規定是能分配到自耕地。他們屬於廣義上的斯巴達——拉卡蒂芒人(Lacedaemonians)。在出徵時,他們也會跟隨斯巴達動員,並安排於戰列之中。他們的確切數量並不清楚。普羅塔克記述來古格士均分土地推論,“周邊住民”與“斯巴達人”的比例可能30:9。不過,從實際的動員能力而言,他們可能跟斯巴達人差不多。第二次希波戰爭於“普拉提亞”(Plataea)決戰時(前479年),就記述了拉卡蒂芒人共有10,000人,當中5,000人為“斯巴達公民”。從前可以推論餘下的5,000人即為“周邊住民”。

“周邊住民”的實際數目可能要比斯巴達人要多上2至3倍。這是因為他們不像斯巴達人完全不從事經濟生產,所以他們並不能真的做到全民皆兵,動員率自然比較低。也由於斯巴達人不從事生產,所以“周邊住民”也包辦了很多斯巴達工藝與基礎工業的生產(奴隸一般只能從事農業生產)。而且,他們所過的生活應該比斯巴達要自由一點,他們不像斯巴達人一樣,是可以活動於其他城市,所以他們也應該會從事一些商業活動。

三、支撐斯巴達體制的奴隸“黑勞士”

最後,我們當然要提到斯巴達社會中最低層的人民:黑勞士(helots)。所謂的黑勞士,即是斯巴達社會的奴隸,而且奴隸身份是世襲的,會永遠流傳下去。文獻經常提及這些黑勞士是麥西尼亞人(Messinians)。傳說中斯巴達人的祖先多利亞人入主伯羅奔尼撒半島時,征服了這些麥西尼亞人並將他們當成自己的奴隸。

由於是奴隸,黑勞士是沒有土地的。在斯巴達社會中,“斯巴達公民”是不會從事任何經濟生產活動的,所以所有的農業生產都會交給黑勞士負責(一些複雜一點的工業生產則是由“周邊住民”負責)。這些黑勞士除了當農奴外,基本上不能做其他事。

斯巴達人很謹慎不讓他們擁有武力,也不會指望他們作戰(至少傳統上是這樣)。據說,斯巴達有傳統會定期允許剛成年的男子殺害黑勞士,一方面可以讓未沾過血的斯巴達人親身經歷殺人的感覺,一方面也控制黑勞士的人口。由於斯巴達的人口本身不會增加,所以需要嚴格控制黑勞士的人口以免成為威脅。歷史上,在天災或是斯巴達在戰爭中遭到打擊時,麥西尼亞的黑勞士就會叛亂,是故鎮壓叛亂也成為斯巴達一個常見的情境。

第二次希波戰爭的普拉提亞決戰時(前479年),希羅多德(Herodotus)就記載了每名斯巴達人跟隨了7名黑勞士,由此可以推斷黑勞士的人口估計是斯巴達人至少7倍以上(保守估計實際可能達十倍,即近50,000人)。

而這場戰事也是黑勞士極少數被允許參加戰爭的場合。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後,隨著斯巴達國力的下降及經濟需要,黑勞士開始得到自由,長遠而言令奴隸制度漸漸崩潰。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遭到很大的打擊,當時就利用黑勞士補充兵源,承諾他們在為斯巴達作戰後會得到自由。普羅塔克也有記載過部分黑勞士可以用金錢贖回自由身份。這些得到自由的奴隸他們稱之為“新住民”(neodamodes)。從修昔底特的記載,他們的數目可能達到幾千人之多。由於斯巴達長期征戰,國力衰退,黑勞士制度也慢慢成為歷史。

參考文獻: 1。《古代斯巴達政制研究》 中國 祝宏俊

2。《斯巴達人——一部英雄的史詩》 英國 保羅·卡特利奇

3。 《斯巴達政制》 古希臘 色芬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