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歷史】唐朝8小時斬首6萬,唐朝滅亡後,中原王朝的結局是什麼?

《資治通鑑·唐紀》中記載:“自午及酉,斬首六萬級,填溝塹死者甚眾”。從午時至酉時,短短4個時辰,也就是8個小時,就斬首6萬餘眾。血流成河,屍骨如山,可填溝壑。如此慘狀,形容的究竟是哪場戰役呢?

唐朝的繁華瓦解於一場安史之亂。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12月),野心勃勃的安祿山舉兵叛亂。由於唐軍疏於防護,導致安祿山一路勢如破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了洛陽和長安。唐玄宗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帝,並且將國號定為大燕。唐明皇一路逃亡至蜀地。中華歷史上最繁盛的朝代——唐朝,此時已到了最危急的時刻。

而在這緊要關頭,唐朝發起了一次關鍵性的戰役。至德元年(公元756年7月),太子李亨繼位,史稱唐肅宗。唐肅宗比起唐玄宗,多了幾分膽識和魄力。他知道,要想挽救風雨飄搖的唐朝,就必須重新立威,並且要迅速奪回都城長安,安撫民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唐肅宗一直在調兵遣將,戰場主要圍繞著長安附近。發動了幾次小型的戰役,終於為唐軍進入到長安城內打開了通道。公元757年8月份,唐肅宗召開誓師大會。在大會上,他親自號召將士們為國之存亡而戰。

為了打贏這次關鍵性的戰役,唐肅宗可沒少下功夫。他前前後後從隴右、安西、河西、西域等地,徵調了15萬精銳部隊。並且,在郭子儀的建議下,他還向回紇借用了4000精騎助陣。

唐肅宗之所以下血本,一來是想快速取勝,二來也是因為安史叛軍不僅人數多,而且戰鬥力極強。早在5月份的時候,郭子儀就曾與叛軍在清渠交戰,官兵大敗而歸,這使唐肅宗對於這場戰役十分緊張。

這15萬大軍浩浩蕩蕩,於9月27日到達了長安城的西郊,在香積寺以北的地界拉開陣勢。由李嗣業、郭子儀、王思禮三人,分別帶領前軍、後軍和中軍。叛軍也知道此次戰役非常關鍵,所以格外重視,直接在唐軍的北面布起了陣。

“官軍逐之,逼於其陳……賊軍齊進,官軍卻,為賊所乘,軍中驚亂,賊爭趣輜重”。兩軍交戰初始,唐軍就顯現出劣勢。眼見局面趨於不利,唐前軍的主將李嗣業趕緊站出來。只見他脫掉了上衣,拿起長刀,站在大軍面前高聲呼喊,一連追殺了敵軍數人。受到主將的鼓舞,士兵們也都士氣大震,一掃之前的萎靡之氣,奮勇殺敵。李嗣業一馬當先,帶領前軍身先士卒,所向披靡。

叛軍這個時候士氣已經大不如前,開始呈現出敗相,但他們還有一招後手。在整個軍陣的東邊,叛軍提前埋伏好了精銳騎兵,等到關鍵時候,他們就會一擁而出,徹底衝亂唐軍的陣腳。叛軍的算盤雖然打得挺好,但可惜早已被唐軍識破。並且,唐軍已經派遣了強將,領著回紇增援的精騎前去阻攔。

回紇騎兵的戰鬥力果然強勁,在他們面前,叛軍顯然不堪一擊,最後全軍覆滅。等待增援的安史叛軍,在聽聞己方埋伏的騎兵已被全殲的訊息後,頓時軍心大亂,潰不成軍。這個時候,後軍的郭子儀和李嗣業前後夾擊,猶如甕中捉鱉,叛軍大敗。

這次戰役被稱為“香積寺之戰”,兩方交戰前後共耗時4個時辰。在這4個時辰裡,無數士兵殞命,戰場上血流成河,屍體甚至填滿了周圍的河溝,死亡人數超過6萬人。

此戰過後,叛軍受到了重創,殘餘的部隊只好狼狽而逃,唐軍也收復了長安。有人評價此次戰役,正是由於此戰取得的勝利,才又幫助唐朝續命了150年。否則,唐朝很可能就要覆滅在這場安史之亂裡了。

“香積寺之戰”大捷的訊息,傳到了唐肅宗的耳朵裡。唐肅宗忍不住喜極而泣,當著百官的面連連稱好,大臣們也都唏噓不已。史學家評價,香積寺之戰是安史之亂的轉折點。此戰能取得勝利,也得益於唐軍吸取了之前的經驗,並且借了回紇的助力。此次大戰,雖然延長了唐朝的壽命,但是血流成河,還嚴重損壞了歷史文物香積寺,叫人十分惋惜。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

《舊唐書》

《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