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的電燈是怎麼發明出來的?為什麼古代的燈具都是用來照明的呢?

一點分明值萬金,開時惟怕冷風侵。——《詠燈》

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電,也沒有電燈可以用來照明。雖然有蠟燭和油燈這種照明方式,但對於古人的一般家庭來說,這些東西也是額外的負擔,能節省一點是一點。所以古人的作息方式幾乎跟隨太陽,形成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方法,一到太陽落山,八九點的時候可能就已經臥床休息了。

而在電燈發明後,給人類的黑夜帶來了光明,人們的活動時間和範圍都被增大。電燈早在1880年時,就被愛迪生研究出了可以照明1000多小時的燈泡。後來電燈在民國時期傳入我國,彼時作為繁華大都市的上海,曾經亮起我國第一個電燈,雖然民國時就有電了,而且有了電燈,那為什麼後來還點了40年煤油燈?發生了什麼,我們一起透過文章來了解一下這其中的緣由。

煤油燈的歷史

要知道使用油燈的時代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在後來的漫長年代裡,這種照明方式幾乎成為人類在夜裡主要光源。但古代的油燈都是以動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作為燃料,這些原料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燃燒的比較快,雖然人們想盡辦法去節省燃料,但一般人還是不能任意使用。後來在近代時就出現了煤油燈,不僅亮度好,而且燃料來自於化石燃料。

從外國傳入煤油燈後,很快就取代了中國之前的老式油燈,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照明方式。一些外國的石油公司,為了兜售自己公司的產品,甚至大量免費提供煤油燈,和一些燃油,讓人們使用。在剛剛解放的時候,那時候農村裡還沒有大規模通電,所以煤油燈成為一家人在晚上活動時的中心。孩子要寫作業時,就放在桌子中間,幾個孩子圍在一起在燈下看書寫字。到了飯點,煤油燈又被拿進廚房。夜晚有孩子想去遠離上廁所,因為太黑不敢去,也會點著煤油燈去廁所。

雖然此時的煤油燈也在暴露出一些缺點,比如一有風吹,火燭動盪,光線也變得忽暗忽明。而且危險性也非常大,這種燈一旦不小心打翻,燃油四濺,火化緊隨其後,很容易就造成火災。而且煤油燃燒也會釋放出有害氣體,但當時的人們為了照明,也就默默忍受了這些缺點,電燈成為了一種只存在於期望中的奢侈品。

時代所致,電費極高

早在1882年,上海有了第一座發電廠,為的就是為英租界供電。電廠建好後,英國人在外灘點亮了數盞電燈。這些電燈的光連城一片,將周圍照射的如同白天一般。除了英國人的授權地方外,其他地方根本享受不到電燈這種東西。當時也有中國人想自己製造,奈何技術和原理都被英國人當秘密一樣保管起來。

當時很多人慕名去上海看燈,成為了當時的一種旅遊打卡地,看到的人都被眼前的光亮所折服。而這些光亮在幾年後也陸續熄滅,因為發電成本高昂,完全由英租界自己付費,很快就承擔不起這些費用,所以電燈也都被陸續熄滅。之後在李鴻章的主持下,第一座自己造的發電廠開始執行。之後的數十年裡,發電廠的數量一直在增加,將各個大城市的夜晚點亮,同時也為一些電器服務。但此時的電網,因為國力原因,根本不能觸及那些偏遠地區的農村。

後來在發展之中,一些小城市和農村也供上了電,但因為計劃經濟的存在,電的使用量也是有限的,買來的點可能根本不夠自家照明。而且因為發電成本高,電費價格也貴,相比起便宜的煤油燈,電燈除了亮之外,在當時是沒有其他優勢的。

如今電燈幾乎已經成為標配,而且大城市甚至會用夜晚的量化來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的夜景也成為了一種獨特風景。原因都在於如今我們國家大力發展基建,而且在大量修建發電廠的情況下,已經把電費降到人人都用得起的程度,電網的鋪設也幾乎做到了村村通,戶戶通,哪怕是大山深處的住戶,也有電可用。煤油燈的時代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正是有了那個時代的人們艱苦奮鬥,才給今天的我們帶下了經濟騰飛的基礎。希望在我們的努力下,祖國能繼續保持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