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青銅器上的98個文字,專家動容說證實了中國最早關於大禹的文獻記錄

2002年,在香港文物市場上,北京一個博物館專家意外發現了一件青銅器,表面鏽蝕嚴重,器內被鏽土包裹,只露出幾個生澀難懂的文字,可以說非常不起眼。然而,這位專家卻覺得若隱若現的篆刻字跡不同尋常,於是就買下了。

然而經過研究之後,專家們震驚了,因為這一件青銅器是上的98個文字令人動容,記載了大禹治水的情況,而且是中國最早關於大禹的文獻記錄。因此,不少專家認為這證實了大禹以及夏朝果然存在。

從史料上看,最早記載大禹的是《尚書》(意為上古之書,記載上古包括堯舜禹等之事的書籍)、《山海經》之類,時間年代不早於公元前5世紀。

由於《尚書》一直被質疑是“偽書”,所以大約於公元前5世紀成書的《尚書》中的大禹記載,自然就不能成為信史。《山海經》更是一部真假難辨的神書,成書於戰國年代,上面關於大禹的記載,也很難讓人100%的相信。

總而言之,從目前文獻資料來看,最早記載大禹事蹟的書籍,大約是在公元前4世紀。這一年代距離大禹(公元前2000年左右),大約有1600餘年的差距,相隔實在過於久遠。由於又沒有大禹的確切考古物證,所以不少學者質疑大禹和夏朝的存在。

然而,專家淘到的這一件青銅器(見上圖),卻是西周早期的文物,距今已有2900多年,比文獻上關於大禹的記載,要早了600多年。在青銅器的底部,銘刻著98個字:

銘文非常明確的記載了大禹和大禹治水。當然,這一段記載,重點在於大禹德治,並非談大禹治水,說的是大禹如何有功於民眾,教誨民眾以德行事,所以成為民眾之王。由於文章最後提到“遂公”,所以這一青銅器被命名為“遂公盨( xǔ,盛食物的銅器)”。另外,遂國是中國古史傳說中“三皇五帝”之一的舜的後人建立。

顯然,從這一件遂公盨上可以看到,大禹和夏朝的確存在,並不是西方學者口中一個虛構的人物和王朝。

有朋友會產生這樣疑問:這一件青銅器與大禹年代,依然相差1000多年,又如何證明大禹的存在呢?其實很簡單,西周早期的文字載體非常少,而且將大禹治水銘刻在重要的青銅器上,當作傳家之寶,說明這件事極為重要,從邏輯上說,偽造大禹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而且,遂公盨上的記載,與各種文獻記載的內容是完全一樣,顯然不是偶然的巧合。比如,與《尚書· 堯典》、《尚書·禹貢》等上古之事的記載,就驚人的高度一致。(《尚書》成書於公元前5世紀,實際材料可能是從夏商周慢慢流傳下來,是瞭解上古之事的重要典籍)

需要說明的是,《尚書》被質疑是偽書,但不代表全部是偽書,而是認為部分是被後人偽造,只是不知道哪些是偽書,所以需要人們仔細分辨、考古印證。

另外,從地質學上看,如今科學研究已經確認:在4000年前後,山西、河南、安徽等地區,的確有一場大範圍的洪水氾濫,現在留下了一些遺蹟證實了此事。而大禹治水的傳說時間,與這一場大洪水高度吻合,顯然不是空穴來風。

對於華夏文明而言,大禹是否存在極為關鍵。因為有了大禹,才有大禹治水,然後才有夏啟建立夏朝,由此方有華夏之說。因此,這一遂公盨的出現,有力的證明了大禹和夏朝的存在,說明了夏為夏、商、週三代之首的觀念,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深入人心。如果大禹和夏朝不存在,周朝為何流行這麼一個與其毫無關係的事蹟呢?

當然,即便這一遂公盨的出現,西方學者還是不認可大禹和夏朝的存在,一定要在夏朝遺蹟或商朝遺址中發現“夏”、“大禹”等字樣才罷休。只是,西方的亞歷山大、亞里士多德等有當時的考古遺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