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宦官亂政!魏忠賢到底有多厲害

宦官亂政!魏忠賢到底有多厲害?

明之劉瑾、魏忠賢,穿窬斗筲,無足比數。——梁啟超

▲魏忠賢

慘死的宦官:魏忠賢

公元1627年12月11日,明朝宦官魏忠賢在回京受審途中,行到今河北阜城時,上吊自殺。而後崇禎帝詔令將其肢解,懸頭於河間府。

魏忠賢作為中國歷史上亂政的宦官,他不是第一個,秦朝有趙高,漢朝有十常侍,唐有高力士,宋有童貫;他也不是最後一個,在他之後的清朝還有李蓮英。

即使在明朝,魏忠賢也不是唯一個亂政的太監,像王振、汪直、劉瑾都曾權傾一時。但是,魏忠賢卻經常被人們稱為中國歷史亂政宦官之首,說他把明朝推向了滅亡。

這到底是為什麼?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魏忠賢這個人。

▲魏忠賢

魏忠賢的入宦仕途

第一,他是輸光家底靠女人上位的假太監

魏忠賢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又不愛讀書,大字不識,終日與一群潑皮無賴在街頭鬼混。而且他嗜賭成性,最後把家底都輸光了。思來想去,魏忠賢聯絡了在宮裡當太監的朋友魏朝,索性也揮刀自宮,改名叫李進忠,進宮當了太監。

剛入宮的魏忠賢只能做一名小火者,也就是專幹粗活的雜役太監。但因為魏忠賢的入宮介紹人魏朝是當時秉筆太監王安的屬下,所以魏忠賢混得也還不錯。魏朝時常在王安跟前舉薦魏忠賢,但王安卻一直也沒給魏忠賢機會。檢視完整時間地圖

最終,魏忠賢從一個女人那裡得到了飛黃騰達的機會。當時魏朝在宮裡有一個相好,叫客氏。客氏是當時的皇長孫朱由校的乳母。而魏忠賢因為跟魏朝經常走動,一來二去,魏忠賢就跟客氏搞到了一起。

客氏和魏忠賢如膠似漆,從此冷落了魏朝。而魏忠賢靠著客氏和朱由校的關係,不久之後成了宮中典膳,也就是管理皇帝的膳食,開始飛黃騰達。

▲東林黨爭圖

東林黨爭

第二,

他是討好木匠皇帝,誅殺東林黨人的九千歲

公元1620年,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先後在一個多月內駕崩,朱由校即位,是為熹宗。

熹宗繼位後,魏忠賢和客氏,一個是皇帝的玩伴,一個是皇帝的奶孃,自然雞犬升天。沒過一個月,魏忠賢搖身一變成了秉筆太監,還恢復了原姓。

明宣宗朱瞻基曾規定,進司禮監的太監必須受過教育。魏忠賢大字不識,全靠一心討好熹宗上位。

▲明熹宗朱由校

熹宗是個木匠皇帝,喜歡自己做傢俱,而魏忠賢投其所好,四處派人為皇帝找尋木工圖樣,還稱讚熹宗做的傢俱好。這一點,和後來的李蓮英很像,據說李蓮英也是透過給慈禧梳頭獲得好感的。

熹宗本來就無心朝政,後來索性連魏忠賢拿來的奏摺都不看了,直接對魏忠賢說:“你看著辦吧。”自此,魏忠賢開始排除異己,當初帶他進宮的魏朝,就被他以熹宗的名義流放了。

天啟四年(1624年),以楊漣為首的東林黨人上書彈劾魏忠賢,進諫二十四大罪,結果魏忠賢跑到熹宗面前哭哭啼啼,使得熹宗駁回了楊漣等人的奏摺,還大加斥責。

不久後,魏忠賢找機會報復,將東林黨人全部逮捕,處死了一直反對他的“東林六君子”,史稱“東林黨爭”。從此他便隻手遮天,人們稱其為“九千歲”。這也是明朝宦官與士大夫集團鬥爭中最激烈的一次。

▲現存的東林黨人榜

第三,他還是把宦官權力推到巔峰,把明朝推向滅亡的奸宦之首

在整個明朝後半段,以士大夫階層為主的文官集團與宦官勢力之間的內外朝對抗就從來沒斷過。在明武宗時,就出現了劉瑾等“八虎”,宦官勢力佔了上風。

▲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張居正

宦官權力的頂峰

而至嘉靖朝後期,張居正任內閣首輔時,士大夫集團的權力又回到了權力頂峰,兩股勢力就這樣此消彼長,鬥來鬥去。熹宗父親光宗的死,就是雙方鬥爭的犧牲品。到了魏忠賢這裡,他徹底把宦官權力推到巔峰,同時也把明朝推向滅亡。

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

首先,他讓宦官勢力遍佈朝野,凌駕於士大夫集團之上

魏忠賢除掉東林黨之後,更加肆無忌憚排除異己,結黨亂政。凡是與他作對的,都沒好下場。

他不僅控制了內朝的勢力,還安排30多名太監做外朝官員,而且從內閣、六部到四方總督、巡撫,全面扶植成他的爪牙,文臣有崔呈秀等“五虎”;武官有田爾耕等“五彪”。

吏部和太僕寺有“十狗”,還有“十孩兒”、“四十孫”等,勢力遍佈朝野。當時張皇后得罪了魏忠賢,魏忠賢一句話,便誣告張皇后的父親張國紀縱奴犯法,受到責罰。大將袁崇煥因不與他為伍,即便取得寧遠大捷,功勞也被魏忠賢一句話就抹殺。可見朝堂內外,魏忠賢隻手遮天。

▲崇禎帝朱由檢

其次,他讓明朝無人可用

天啟七年(1627年),朱由校駕崩,崇禎帝即位,士大夫集團趁機彈劾魏忠賢十項大罪,最後魏忠賢上吊自殺。

但是,魏忠賢的所為已經讓明朝政治病入膏肓。在內外朝幾乎無人可用,萬幸還有一個袁崇煥能抵擋後金,可惜魏忠賢的餘黨,利用崇禎對袁崇煥的不信任,趁機給了袁崇煥一刀,而這一刀了結了袁崇煥,同時也了結了大明朝。

▲袁崇煥(1584年—1630年)

小結

由此看,魏忠賢人雖然死了,其勢力還可以繼續將明朝置於死地,中國歷史奸宦之首的位置,他確實當之無愧。而縱觀整個明朝歷史,這種內外朝黨爭的局面幾乎從未停止,這正是歷史發展的內外朝迴圈規律,可惜的是,這一規律卻滅亡了明朝。

【參考資料】《明史》 《明季北略》《明朝小史》

【文】王莫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