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龐涓在孫臏臉上刺字,還挖了他的膝蓋,孫臏是如何回擊的

引言

孫臏能令田忌勝,諸人徐賀塞翁福。障泥在前解則行,杜蘅可採帶宜速。莫疑檀溪墜三丈,終使青雲成一蹴。吾家款段乃如狗,敢上夷塗陪驥騄。——《觀諸公打馬詩》

春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一段混亂的時期,也是一段繁盛的時期,在這段時期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百家爭鳴。

而這些思想不斷的爭鋒,也讓很多人做出了選擇,就比如秦國在那時就選擇用法家思想治國,而秦國也因此獲得了極大的收益,從一個西北小國,漸漸成為春秋一霸,後來到了戰國時期,還成功統一了天下。秦國並不是個例,

每個諸侯國或多或少會選一些諸子百家的思想來治國,比如魏國就選擇了兵家。

一、出山的龐娟

諸子百家裡的思想很多,所應用的領域也有很大的差別,比如說儒家、法家等思想是治國的思想,墨家就是製造業的思想,而兵家就是打仗的思想。

而一

提到兵家,龐涓和孫臏就是兩個不得不提的人,

他們兩人都是鬼谷子的學生,年輕時關係也很好,可到了後來,當兩人都進入到諸侯國後,關係卻突然惡化,

龐娟擔心孫臏搶了自己的位置,於是開始報復他,在他臉上刺字,還挖了他的膝蓋。那大家知道孫臏是如何回擊的?

故事還要從他們倆當初出山後開始說起。

龐涓出山後前往了魏國,並且得到了魏王的賞識,為魏國此後的戰爭立下了不小的貢獻。而孫臏就不同了,他覺得自己的能力還有欠缺,沒有選擇出山,而是繼續留下來研習兵法。

本來按照這樣的局面發展,師兄弟不會反目成仇,可後來的一件事導致兩人的矛盾凸顯。原來魏王得到龐涓後,

對鬼谷子一系很有好感,於是有一天,他就找到了墨子的一位徒弟詢問,鬼谷子還有沒有什麼優秀的門人,如果有的話我就把他招進來,而這位墨子徒弟向他推薦了孫臏。

二、龐涓與孫臏

魏王得知這個訊息後,非常高興,他覺得龐涓為魏國做下了這麼大貢獻,如果再把孫臏招進國家,魏國的實力肯定能進一步提高,於是便決定親自去請孫臏出山。

結果令人沒想到的是,龐涓很早就得知了這個訊息,他沒有師兄弟重逢的高興,反而有一種深深的憂慮感,他很清楚孫臏的才能,覺得他如果來到了魏國,恐怕自己在魏國的好日子就要結束了。

於是龐涓就開始苦苦尋找解決之法,最終他想到了孫臏曾經在齊國遊歷過幾年的經歷,決定以此為突破點。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情景,當魏王去請孫臏的時候,龐涓也在和齊國那邊的人溝通。最終當孫臏被魏王請回來後,龐涓也佈局完畢,他讓一個齊國人給孫臏寫了一封信,孫臏接到信後就寫了一封回信,

結果這封回信直接就落到了龐涓手中,然後他就在這封信中動手腳了,把原本的意思改為了孫臏願意輔佐齊國,後來又將這封信拿給了魏王。那時的齊國和魏國是敵對國,再加上魏王很討厭兩面三刀的人,於是剛被請過來的孫臏就下了牢獄。

三、孫臏的復仇

後來魏王決定處死孫臏以解心頭之恨,龐涓又跳了出來,他假仁假意的說,孫臏是自己的師兄弟,希望魏王能夠從輕處罰。

魏王是很信任龐涓的,乾脆就表示,就由你來處理孫臏吧。後來發生的故事我們也都知道了,孫臏落到龐娟手裡後,雖然留下了一命,但臉上被刺字,膝蓋骨也被挖掉,一代風流人物成為了殘疾人。孫臏是何等聰明的人,他當然明白自己如今的局面是怎麼造成的,於是也開始尋求復仇。

後來孫臏就逃到了齊國,並且開始準備自己的復仇,而他的方式也非常簡單,並沒有用陰謀詭計,而是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復仇。

公元前354年為王,龐涓領兵進攻趙國,趙國不敵,於是便向齊國求援。孫臏那時已經成為了齊國的軍師,在他的主導之下,

齊國出兵了,而救援的方式也不是趕往趙魏戰場,而是直接派兵進攻魏國國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

後記:

魏王在國都被圍後,連忙給龐涓下達命令,要他班師回朝。很快龐涓就帶著大軍返回魏國,而他的返回早就被孫臏料到了,最終於馬陵道地區,魏國軍隊被齊國軍隊伏擊,魏國軍隊勞師遠征,再加上又被突襲,很快就亂成一團。

軍隊大勢已去之後,龐涓很清楚如果自己落到孫臏的手上,會遭遇到什麼樣的局面,於是自刎而亡,一段恩怨終於落下了帷幕。

參考資料:

《觀諸公打馬詩》

《春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