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NASA發出警告: 三顆小行星被列入近地天體,近期將飛掠地球

NASA發出警告,三顆小行星將在未來48小時內飛掠地球,這三顆小行星被命名為:2020 KY,2020 JQ2和2020 JS1,他們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英語: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縮寫為NASA)列入了近地天體(NEO)類別之中,因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會對此進行密切監測。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對於近地天體(NEO)的定義,通常情況下在距離地球0。05 au (4647790英里)範圍內的所有外太空物體都被稱之為近地天體(NEO),也就是所謂的近距離接近地球的物體,雖然稱其為近地天體,但往往它們並非一定能夠對地球構成威脅。

即將到來的三顆小行星當中的第一顆被稱為2020 KY ,如果從遠處來看的話,小行星2020KY就像是一輛飛馳而來的卡車,它將在距離地球410萬英里的軌道上劃過,第二顆小行星被稱為2020 JQ2,從體積上來講,2020 JQ2大約相當於一架客機大小,它將在距離地球360萬英里的軌道上劃過,最後一顆小行星被稱為2020 JS1,它與小行星2020 JQ2的體積相當,2020 JS1將在距離地球230萬英里的軌道上劃過。

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帕薩迪那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研究人員說法,在行星巨大引力作用之下,類似於彗星或小行星這樣的近地天體將有可能被拖入行星軌道之中。根據科學家分析,這些彗星或小行星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於太陽系誕生之初的星體殘骸。 四顆巨大的外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形成於數十億顆彗星的聚集,那些形成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彗星碎片就是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彗星。同樣,如今我們看到的小行星也是四顆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在形成之初聚集時留下的碎片。

NASA表示每年能夠造成區域性破壞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發生機率約為三十萬分之一,出現導致物種滅絕的毀滅性撞擊事件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即使這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在開展著一些可以幫助地球抵禦潛在小行星撞擊的科學專案試驗。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專案就是關於小行星 Bennu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透過名為歐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 )的太空探測器對小行星 Bennu進行持續觀測,目前已知小行星 Bennu是一顆長度為1640英尺(500米)的太空岩石,如果其撞擊地球的話,將會造成很大程度上的人員傷亡,這顆小行星也是在未來120年內大機率撞擊我們星球的小行星中的一顆,其下一次近距離飛越地球是在2135年。

對於人類來講透過自身不斷地努力來改變外界環境對於我們可能造成的傷害,我想這並不違揹物種進化理論,你說呢?歡迎關注我的頻道,我在這裡將會為你揚起知識的風帆,帶你遨遊科學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