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朱熹將讀書時的心得體會寫成詩,詩作清新自然妙趣橫生,讀來卻富含哲理引人深思

今且要讀書,須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鏡。

——南宋·朱熹《朱子語類》

朱熹是南宋的教育家、哲學家,而且還是一位在經學、史學、文學、樂律及自然科學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詣的學識淵博的學者。可以說,他是集理學、哲學、文學等學問於一身的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今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人。他十四歲即投身著名理學家劉子翬門下,潛心學習,鑽研學問。學有所成之後,他便以教學為己任,不管是在家鄉還是在仕宦之地,他一直熱衷於教學工作,並致力於這一工作。

與江西吉安的白鷺洲書院、江西鉛山的鵝湖書院、江西南昌的豫章書院,並稱為“江西四大書院”的白鹿洞書院,就是在朱熹的倡導下修復完成的。

原來自朱熹到南康軍工作後,他就一直格外關心當地的教育事業。在樵夫的指點下。他找到了已經廢棄的白鹿洞書院遺址。

經朱熹的多方呼籲和倡導,在殫精竭慮、不遺餘力的付出之下,白鹿洞書院修繕完畢,以嶄新的面目出現在世人眼前。

書院執行之後,他擔任管理者,延請名師,充實圖書,還在書院附近置辦學田,供養學子的生活用度。他親自參與制定了書院的校規,就是著名的《白鹿洞書院教規》。

朱熹五十多年的教學實踐,在讀書、學習方面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這都體現在他的一些教學專著裡。除過專著,他也寫出過許多清新活潑的詩文,反映了他的教育觀和讀書、學習的感悟和思維方式。

《觀書有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反映他讀書思維與感悟的詩作,這首讀來讓人耳目一新的小詩,妙趣橫生地再現了朱熹的值得人們借鑑的讀書方法。原詩如下: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是朱熹寫的兩首讀書感悟的詩歌,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詩歌借景喻理,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但這種讀書感受對每個人來說又是感同身受的,所以這首小詩讀來很是親切,也能引起人的共鳴。

作為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深知研究學問、探討學術的重要性,他也深知研究學問,探討學術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因此他十分重視讀書方法。

所以這首名為《觀書有感》的小詩,說白了就是朱熹本人讀書經驗的總結,也是他作為講學者,對學生學習提供的一條確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說,這是朱熹提出的一條具有建設性意見的讀書理論。

作為朱熹畢生教學與讀書的總結,他提出的讀書方法。究竟是什麼呢?這個讀書方法其實就是是一種讀書的態度。從具體方面來說當然很多,朱熹的學生對他的讀書方法進行過系統歸納,並編輯成書,取名為《讀書之要》。

書中提出了很多讀書的方法,大致來說有兩點:一個是讀書時認真的態度,一個就是讀書之後的學以致用。

朱熹這首詩的詩題之所以叫《觀書有感》,詩題一目瞭然,開宗明義,就是朱熹讀書的感受。但詩作一開篇並沒有直接進行說理與論述,而是描繪的是這樣一幅圖景:

在風和日麗的季節裡,詩人來到半畝見方的池塘旁流連徘徊,欣賞著眼前的怡人美景。只見池水清澈透明,他的身影清晰地倒映在池水中。這讓詩人非常開心,他覺得這池水就像一面嶄新的光亮照人的鏡子。

不光是人影、樹影,還有白雲和日影也倒映在池水裡。詩人抬頭向天空望去,只見徜徉遊動於池塘上空的陽光與白雲和池塘中的倒影一模一樣,池塘中的雲影和日影也在動。天光雲影,這是動感的美麗的景色,也讓詩人產生了美好的遐思。

詩人駐足觀賞,不禁心生疑問:這看似靜止的池塘其水怎麼會如此清澈呢?原來是有源頭活水不斷地流淌補充進來。活水的注入,使池水吐故納新,具有了自我調節的功能,所以才會這樣的澄淨,這樣的光彩照人。

詩人眼前的池塘並不是很大,但它像一面鏡子那樣澄澈明淨,天光雲影,都被它反映出來,徘徊晃動,情態動人。

這兩句展示的景物本身,能給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淨,心胸開朗。這感性形象本身還蘊含著理性的東西:池塘裡的水很深很清,所以能夠反映天光雲影。詩作寫景意象優美,道出了大自然的美的真諦。

話說回來,寫景歸寫景,但景物中蘊含的哲理,也就是讀書方法才是更重要的。

“半畝方塘”比喻四四方方的書本,“一鑑開”比喻讀書之後獲得新知的豁然開朗。“半畝方塘一鑑開”是比喻人們一旦把書中蘊含的知識接納、理解、消化之後,自然就會通透。

“天光雲影共徘徊”,迴應首句“半畝方塘一鑑開”。因為只有塘水清澈,才能見到“天光雲影共徘徊”這令人心曠神怡的情景。這一句明寫天光雲影倒映水中,其實暗指書本內容十分豐富,弄懂後就會感到妙趣橫生。

不難看出,這一句說的是認真的、心無旁騖的、全身心投入的讀書法。這一方澄淨透亮的池塘喻指人的如“止水明鏡”般的、專注而認真的讀書狀態。只有把書讀懂弄通,才會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才能領悟到讀書的樂趣。

從字面上看,這兩句著重寫景;從內容上看,則是寫讀書時的絕妙境界和快樂感受。這樣就為下文說理作了很好的鋪墊,過渡自然巧妙,不得不讚嘆詩人的匠心獨運。

後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則是對前兩句的解釋,意思是說,半畝方塘之所以如此清澄,是因為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的原因。這水是流動的水、是新鮮的水、是有活力的水,是有生命力的水。

詩中“源頭活水”與“半畝方塘”之間正有一種原因與結果、時間與經驗的先後邏輯關係,必須先有源頭活水的持續注入,才有池水的清靜澄澈。因為沒有活水注入的池塘,肯定就是一潭死水了,一潭沒有生機的池水了。

詩人正抓住了這一點,從而進行了更深一層的闡述,寫出了富含哲理的後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詩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雲影的特點,但沒有到此為止,進而提出了一個問題。

池塘為什麼能夠這樣清澈?詩人於是放開眼界,終於找到答案:就因為這池塘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

詩人池水“清如許”這一設問,道出了“為有源頭活水來”的讀書感悟和哲理。池水之所以清澈是因為源頭活水源源不斷的注入。詩人用形象的比喻說出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讀書要領:要使讀書的收穫和感悟不斷有所長進,就要不斷吸取新的營養,既要博覽群書,又要身體力行。

這兩句說的是活學活用、學以致用的讀書法。這兩句也是是全詩精華之所在,縱觀全詩,形象生動,比喻貼切,言淺意深。

詩人從具體景物昇華到深刻哲理,景物和哲理融會貫通,妙趣橫生。能將深奧的哲理用生動的形象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可見這首《觀書有感》確實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詩作。

水塘雖然不大,但因為有活水不斷地補充,池水也就能隨時地、清澈細微地映照出周圍的景物,觀照倒映在池塘中的景物,也就可以知道真正景物的姿彩。

詩人認為,這源頭的活水,是指從書中不斷汲取的新知識。詩人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抒發自己在看書學習時得到的感想,用來說明一個道理:多讀一點好書,會讓自己認知與思維保持活力,學業也會與日俱進。

求知若渴的學子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溫故知新、含英咀華,還要對新知識、新事物有一種求知慾,這樣才能保持新穎的想法和清晰的思路,這樣才能認識新的事物。

心悅讀,深感悟。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讀書方法,也會有推陳出新的讀書感悟。

在朱熹眼中,這一方池塘指的是翻開的書本,池水明亮如鏡則指人們讀書學習可以以書為鑑,透過觀書來知得失、開始內心的反省。池水澄澈透明、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源就在於源頭的清水一直在持續不斷地供給、注入。

源源不斷的知識輸入和學有所獲,甚至到學以致用,都是相輔相成的,也是融會貫通的。這才是朱熹真正的讀書感悟,觀照他的《朱子全書》,在書中,朱熹也提出過與此類似的觀點。

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這句話是說,能夠運用所學,從一件事情上,說出其它類似的相同事情,這種舉一反三的方法也是讀書的感悟與真諦。

這是學者用心鑽研,認真刻苦,探尋真理,然後融合多方面的知識理論,達到全面透徹的領悟,才會獲取這樣的結果。

在朱熹看來,融會貫通要求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做到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單一向系統漸進。掌握理論體系,把握理論精髓,並將理論在運用到讀書與學習的實踐過程中,在實踐中深化理解。

可以說,在朱熹的這首讀書感悟的小詩中,融會貫通與學以致用是統一的。這樣的觀點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也是具有借鑑意義的。

文末送上祝願:願莘莘學子,學有所成,學有所獲。在求知的道路與知識的瀚海中“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並融會貫通,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