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張良為何不阻止劉邦殺了韓信韓信燒錯了香,拜錯了佛

殺韓信的人是呂后,但沒有劉邦的默許,她做不了,所以韓信死在劉邦與呂后的手裡沒有區別。可劉邦既然要殺韓信,又是無人能阻止了的,因為韓信“謀反”。在君權至上的古代社會,這個罪無解,至少株連三族,這就是韓信沒有活路的原因。

舉個例子,朱元璋曾經賜給開國功臣們一堆“免死鐵劵”,可後來被處死者沒一個用得上,彷彿集體被老朱忽悠了,可實際上“謀反罪”是不包括在內的。因為“謀反”等於搶皇帝的寶座,這在君王的眼裡是十惡不赦的重罪,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韓信的命運同朱元璋殺的那幫人一樣,只不過是少了一塊“鐵片子”聊以慰藉而已。

這樣就容易解釋張良為何無動於衷了,是他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劉邦已經把這條路給堵死了。所以我們才驚奇地發現,其實最應該拉韓信一把的人是蕭何,可到最頭來他卻成了推韓信下井的那個人。但在通常情況下,世人的感性明顯多於理性,於是總糾結張良不作為,而忽略了他能否作為。而對於張良來說,正是足夠理性,所以他才不作為,因為他知道一切都是徒勞。

當然,“漠視”韓信被殺,除了張良自身看問題的角度外,還有其他原因。

一、張良與韓信沒有過深的交情,不是一條道上的人,可以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張良對功名利祿看得很淡,這可能和他的出生有關,他的父親和祖父曾經給五世韓王做過宰相,他父親去世後,家中還使著200多位僕人,其闊綽的過往可見一斑。儘管後來秦國滅韓,家道中落,但在錦衣玉食堆裡成長起來的張良沒去追逐什麼榮華富貴,而一直使他耿耿於懷的倒是如何殺掉那個令他國破家亡的秦始皇。秦朝覆滅,大漢雄起。劉邦稱帝后,豪爽地給了張良三萬戶食邑,但張良只要了三百戶去練氣功。因此,張良的形象在世人眼裡很高大上,深明大義,家國情懷。

反觀韓信,少年窮困潦倒,整日隨飢餓起舞,還飽受惡霸凌辱,所以出人頭地,求取功名富貴是他一生之夙願。韓信打下齊國之後主動向劉邦請封“假齊王”,試探虛實。很顯然,如果劉邦回絕,那麼韓信下一步棋就是擁兵自立。鴻溝議和之後,劉邦約韓信追擊項羽,可是當劉邦尾隨項羽到固陵時,仍不見韓信蹤跡。結果劉邦又被項羽猛錘一頓,只好蜷縮不出。

事後,劉邦經張良指點迷津才頓悟,原來沒有給韓信畫地盤。接下來,劉邦大手一揮,給韓信劃定領地,韓信這才聞風而動,兵臨垓下。滅掉項羽之後,劉邦立刻奪了韓信的軍權及齊王之位,然後又改封楚王,而韓信毫無怨言,又屁顛屁顛的去楚國做諸侯王的美夢。毋庸置疑,韓信的人生很值得同情,但那種市井小民、蠅營狗苟的面孔又讓人一覽無餘。

因此綜上所述,從本質上講,張良同韓信不是一路人,雖為同僚,充當劉邦的左膀右臂,但不會有過深的交情。倒是後人將二人劃入“漢初三傑”的行列,似乎增加了彼此之間的親密性。實際上形同陌路。因此,從私人感情上講,張良不會去阻止劉邦殺韓信,充其量也就是替韓信感到惋惜,僅此而已。

二、張良已經不是之前的張良,劉邦稱帝之後,他的性情大變,判若兩人,總結為八字方針:韜光養晦,明哲保身。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張良在劉邦稱帝之後的表現不積極了。在劉邦稱帝之前,張良主動為劉邦建言獻策,忙前跑後,彷彿拉磨一般。比如:

劉邦還定三秦時,項羽打算率兵征討,而張良則忽悠項羽說劉邦志在關中,沒有圖謀天下的野心,如今奪取關中的土地,不過是為實現當初的“懷王之約”。項羽果然中計,於是先去齊國平定田氏兄弟之亂,結果劉邦偷襲彭城。劉邦兵敗彭城,逃往下邑,萎靡不振。這時,張良又及時地為劉邦分析天下大勢,制定用淮南王英布、大將軍韓信及“海盜王”彭越圍堵項羽的“下邑之謀”。最終劉邦重拾信心,再戰項羽。公元前204年,項羽兵圍滎陽,城池危在旦夕。劉邦無計可施,於是請酈食其商量對策。酈食其說,當下打敗項羽很難,不過他有一條妙計,那就是封分六國後裔,賜他們印信,屆時六國後裔感恩戴德,恭敬跪拜,到時項羽自然就被孤立,繼而走向窮途末路。張良聽說後,立刻面見劉邦,一口氣列出八條不可取的理由。當時正在吃飯的劉邦恍然大悟,驚得將嘴裡的飯吐了一桌子,然後大罵酈食其豎儒,臭棋簍子。

以上便是張良積極一面的具體表現,當然他為劉邦出的策略遠不止這三條 。但是,當劉邦稱帝后,張良明顯消沉。比如:

建都長安的建議是婁敬提出來的,這種規劃國家未來的大事本就是張良這個帝王之師分內之事,可是卻讓一個戍卒搶了風頭。而當劉邦向張良徵求意見時,張良只是很平淡地支援了婁敬的建議。劉邦稱帝之後,一些功臣擔心得不到封賞而聚眾商量造反。起初劉邦對這幫交頭接耳的人一頭霧水,於是轉身去請教張良。張良卻說,他們在商議造反,陛下難道不知道嗎?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張良是在有意迴避政務。劉邦想換太子,呂后哭天喊地,無可奈何。後來有人建議她去求張良。張良迴應有說,換太子是皇帝的家務事兒,作為外人的他不便干涉,況且既然皇帝決心改換太子,別人也阻止不了。呂后知道張良其實是不肯幫忙,於是再次苦苦相求。張良明白呂后得罪不得,後路還需留,於是給她出了請“商山四皓”下山的主意。

綜上所述,張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了自己的處事方式,與劉邦稱帝之前判若兩人。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張良是一個世事通達,充滿智慧的人,何況越王勾踐、文仲、范蠡的故事歷歷在目,所以當下應該做的既不是同劉邦共享富貴,也不是將自己置身於權欲角逐的漩渦之中,而是讓自己變成一個在劉邦眼裡沒有任何危害的人。歸納起來就是功成身退,保全自己。

故此,關於張良沒有阻止劉邦殺韓信這個問題就很好理解了,因為張良連動機都不具備,怎麼可能出手相救呢!更何況韓信的性質還比較特殊,如果張良插手,等於去趟渾水,這已不是他的作風,也與他的切身利益背道而馳。所以,如果讓張良去阻止劉邦殺韓信的話,就等於是燒錯了香,拜錯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