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唐朝全才王維,巧用詩歌換生命,看破紅塵成詩佛

王維是唐朝多才多藝的“全才”,他不僅擅長詩歌,還在繪畫、書法、篆刻、音樂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他還曾經因一首詩救了自己的生命,最終因對當局失去信心,他開始看破紅塵、吃齋唸佛,專心文學創作,給人們留下了不朽的文學作品。被人們稱為“詩佛”。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王維的浪漫經歷。

一。少年才華橫溢,狀元做官遭貶

王維幼年時就聰明過人。在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於能寫一手好詩,還擅長書畫,而且賦有音樂天賦,所以他一到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

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高中狀元及第(第一名)。被朝廷委任為太樂丞(管音樂的八品官),後因奸臣嫉妒,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州級看倉庫的官)。直到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唐朝最後一位賢相張九齡執政時,看重王維的才華,才提拔他為右拾遺(諫官,相當於當代的監察兼助理,正八品)。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又調任監察御史,後奉命出塞,擔任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

經此沉浮,王維對當官從政已無多大興趣,他利用官僚生活的空餘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身心。從此與他的知心好友悠閒自在,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二。因詩換生命,消沉成詩佛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長安被叛軍攻陷後,王維不幸被捕,而後被又迫出任偽職。戰亂平息後,王維因曾任偽職被下獄。按當時的法律叛軍應當斬首,但因聰明的王維被俘時曾作一首《凝碧池》,主要是抒發亡國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加上其弟刑部侍郎王縉平反有功,向朝廷請求自己削籍為兄贖罪,王維得以因詩換一命,改成寬大處理,最終官至尚書右丞(掌管錢穀等事)。

曾經高中狀元的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並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業,但因他身處政局變化無常的年代,從而逐漸消沉下來,開始吃齋唸佛,專心文學創作,以抒發自己的情感。

這反而造就了一位文學大家橫空出世。

三。多才多藝,造就全才

王維的文學特色有寫意傳神、形神兼備之妙,他以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創造出了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從而在詩壇樹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幟。

王維的多才多藝首先體現在,把繪畫的精髓帶進詩歌的天地,他以靈性的語言,生花的妙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靈、或淡遠的傳神之作。

如《鹿柴》雲:“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該詩中著重描寫了作者獨處於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陽的斜暉,透過密林的空隙,灑在林中的青苔上,在博大紛繁的自然景物中,詩人捕捉到最引人入勝的一瞬間,有簡淡的筆墨,細緻入微地給出一幅寂靜幽清的畫卷,意趣悠遠,令人神往。

王維的大多數詩都是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閒居生活中閒逸瀟灑的情趣。王維的寫景詩篇,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

王維從中年以後開始日益消沉,以至在佛理和山水中尋求寄託,他自稱“一悟寂為樂,此生閒有餘”(《飯覆釜山僧》)。這種心情充分反映於他的詩歌創作之中。

另外,王維作品中以軍旅和邊塞生活為題材的《從軍行》、《隴西行》、《燕支行》、《觀獵》、《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豪邁壯闊之作。而《隴頭吟》、《老將行》則抒發了將軍有功不賞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一個側面。

王維還有一些詩歌,如貶官濟州時所作《濟上四賢詠》以及《寓言》、《不遇詠》和後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趙女彈箜篌》,都對於豪門貴族把持仕途、貧苦百姓常遇坎坷的不合理現象表示了憤慨,這充分反映了開元、天寶時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陰暗面。

更加可貴的是,王維的一些贈送親友和描寫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詩,如《送別》、《臨高臺送黎拾遺》、《送元二使安西》等,千百年來被人們相互傳誦、膾炙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當時即以樂曲形式廣為傳唱。這些小詩都是五言或七言絕句,感情真摯,語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飾,具有淳樸深厚之美,可與李白、王昌齡的絕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絕句的最高成就。

王維不但有卓越的詩歌才能,而且還是出色的畫家,並且擅長音樂、書法與篆刻。不同藝術相互滲透對他的詩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以畫入詩,使其山水詩形成了富有詩情畫意的基本特徵。無論從詩的題材內容,還是詩歌的藝術風采上都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因此人們對王維有“詩佛”與“南宗山水畫之祖”之稱是恰如其分的。

總之,唐朝多才多藝的“全才”王維,不僅擅長詩歌,還在繪畫、書法、篆刻、音樂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他還曾經因一首詩救了自己的生命,最終因對當局失去信心,他開始看破紅塵、吃齋唸佛,專心文學創作,給人們留下了不朽的文學作品。被人們稱為“詩佛”與“南宗山水畫之祖”。我們在欣賞他優秀文學作品的同時,更應該讚揚他熱愛大自然、酷愛文學創作的滿腔熱情。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