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希望工程代表人如今命運如何?一位成士官,一位成副廳級幹部

簡介:希望工程是一項公益事業,宗旨是接納社會各界人士的捐款,在偏遠地區建設希望小學、資助大量貧苦兒童重返校園。這一項政策是非常偉大的,它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自1989年創辦起,希望工程已經資助了495萬名貧困學生,如此規模的壯舉縱觀歷史都不多見。幾十年過去了,希望工程代表人如今命運如何?其中一名成為士官,一名成為副廳級幹部,還有一名在私企就業。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地域發展不均衡,導致貧困地區、偏遠地區大量學生因為交不起學雜費而輟學。學生不是不想讀書,但實屬條件有限。貧困家庭來說能吃飽飯就已經捉襟見肘了,更別提這幾十塊錢的學雜費了。政府在廣西柳州地區做社會調研時發現,全村兩千多人沒有一名初中生,輟學率高達90%。這絕非柳州一地的特色,是所有偏遠地區、貧困地區的一個縮影。

可是當時不止偏遠地區窮,國家也窮啊,時任中國青基金秘書長的徐永光就提出希望工程的議案。這一議案迅速被國家採納,1989年10月30日,中國第一個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基金成立,也就是“希望工程”。為了能更好的展露貧苦學生的困境,記者解海龍前往貧困地區實地拍攝希望工程。當時蘇明娟渴望讀書的大眼睛吸引了記者,這張照片一度被各大報紙轉載,蘇明娟的大眼睛也就成了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除了“大眼睛”蘇明娟以外,“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也是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之一。當時“大鼻涕”還差點取代“大眼睛”成為希望工程的標誌照片。

看到這張照片的第一感受就是胡善輝在歇斯底里的喊著“我要上學”。這張照片是各大報紙轉載最高的照片之一,僅次於“大眼睛”蘇明娟。

與其他兩位不同,“小光頭”張天義雖然是希望工程形象代表之一,但是小光頭並沒有領過希望工程一分線。照片上報紙之後,熱心人士就給他捐了300元,其中兩百是給他,另一百是給照片中的另一個人。張天義的家庭覺得另一個孩子更需要幫助,所以就把300全部給了另一個孩子。而且之後搬了家,也就無法接受社會人士的捐款。但他的學業是在社會愛心人士幫助下完成的,學校免除了他的學費。

時間轉眼就過去了,截止到2014年,希望工程累計募集捐款100多億人民幣,其中資助了495萬貧困學生、建設了18396所希望小學、援助的圖書館約14000個。平均每天有500多貧困學子接受援助,建設兩所希望小學。至今我對希望工程都是十分崇拜的,它確實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如果不是希望工程,那麼將會有大量貧困學生因為學費而輟學,從此面朝黃土背朝天。同樣,希望工程的三位形象代表人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

“大鼻涕”胡善輝是駐濟南鐵路軍一期士官,“大眼睛”蘇明娟是共青團安徽省委副書記(副廳級幹部,但不領取報酬,只是兼職),“小光頭”張天義在鹽城一家制造石油機械閥門的私企就業。多年後,曾經採訪他們的記者解海龍表示對孩子有歉意。解海龍認為自己的採訪影響到他們的前途了,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採訪,那這三位孩子就不會頻繁參加社會活動,就能潛心研究學業,絕不會只讀一個大專。但是筆者認為如果不是他的報道,那這三個孩子可能早已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