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世間最神秘的一個字,揭示了宇宙的本體及其規律

題:世間最神秘的一個字,揭示了宇宙的本體及其規律!

文/姜子說書

多少科學家終其一生,都在研究一個可以解釋一切宇宙奧義的統一場論。然而,愛因斯坦早就說過:“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

科學不能解釋的問題,科學不能統一的問題,哲學早就破解了。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字,喚作“道”,本意便是“宇宙的本體及其規律”。

《道德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強名之曰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那麼,道究竟是什麼呢?其實,老子《道德經》中“無狀之狀,無象之象”的道,類似於“光”。“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是“道”亦是“光”。

無論是道還是光,都是一樣的特性,你說它“無狀、無象”吧,它其實“有狀、有象”,你說它“有狀、有象”吧,你又看不到它的“狀和象”。

它是萬物之始,又如《聖經》所說:“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這個太初之道,就好似《聖經》裡的上帝一般。

《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姜子在很多年前就已經說過:道原是太初,是一,是細胞的最小單位;後來一分為二,分為陰陽,就好似上帝把光暗分開,又好似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陰陽為一體,形成了物體的相斥運動;但,萬物是相斥相吸的統一體,如此才能具有穩定性與運動性,生成萬物的是二,亦是三。

科學家認為,宇宙最小的單位,是孤立的正離子或者負離子,是強相互作用讓兩個相同的離子牢牢地結合在一起。

其實,這種微觀的觀察法未窺全豹,太過片面了,事實上,萬物都似太極八卦,是一,所謂一體;是二,所謂兩面;是三,陰陽相易無間斷。

最難理解的就是三,相對性的陰陽明明是二,怎麼又是三呢?其實,科學家口中那個引起次原子粒子的放射性衰變的弱相互作用,便是哲學家口中的“易”,亦是三的來源。

中國古代的《易經》包括《連山》、《歸藏》、《周易》,現在只剩下《周易》了。《易經》和《道德經》一樣,是詮釋宇宙真相的書籍。

何為“易”?量子永遠都是處於糾纏狀態的,這個世界永遠都是曖昧的,也就是說,每一個最小單位,其中的陰陽並非相當的,而是永遠處於衰變狀態的,是會坍縮的,而且時刻在坍縮,這個相對性二者中“不對稱、不平衡、不穩定”的部分,便是三。正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唯一的不變是變化。

大家還記得薛定諤的貓嗎?觀測才有答案!其一,你可以理解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虛擬的,是光,是人類透過眼睛觀察了,這個世界才存在;其二、世界瞬息萬變,事物也是時刻變化的,盛極必衰,否極泰來,所以,每一刻的結果都不同。

這個世界是柔軟的,組成這個世界的物質“道”、“光”、“神(靈識)”也是柔軟的,相斥也好,相惜也罷,都是相對的,本質上就是一個一體兩面三位一體的存在,父是它,母是它,子亦是它。

所以,世界上壓根不存在什麼強相互作用,而弱相互作用原是“二生三”的常態之一,這都屬於作用於“道”內部的力的相,而電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不過是“道”外部的著相。

《莊子·養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你以為庖丁解牛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術,其實,人家是掌握了事物的規律呀!

《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脩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

老子和莊子都知道宇宙的本體極其規律,《荀子》更是直接推翻了二元論,認為道是宇宙的真諦,是一個行之四海而通用的無敵準則。可見,古人可比我們現代人有智慧多了!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道德經》、《周易》、《聖經》、《莊子》、《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