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首寫雨的詞,全詞無一雨字,雨卻無處不在,淅淅瀝瀝下了千百年

詩人總是感性的,自然萬物,在詩人眼中,都是有情的,有心的,有生命的。

一切景語皆情語。看風景的人心境不同,那麼眼中的景物,所象徵的意義也不同的。同樣的春景,有詩人沉醉“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有詩人愁苦“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叮嚀”。總覺得,最讓詩人愁緒萬千的,便是雨了。

雨有各種姿態,煙雨朦朧、小雨溫柔、晨雨清新、夜雨孤寂。雨還有不同時節,春雨潤物,秋雨傷情……淅淅瀝瀝的雨,就像千萬條絲線,能夠將詩人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牽引出來。

南宋,一個陰雨連綿秋天。一位書生羈旅異鄉,心中苦悶,躺在客舍的床上,聽著窗外的秋雨,腦海不斷閃過自己的前半生。這位書生叫做万俟詠,他參加了好幾次科舉,可是一直落榜,此次又失敗了。

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如果不能考個功名,還能做些什麼呢?是放棄還是繼續,是漂泊還是回鄉,家裡的親人、我的愛人還好嗎,他們會不會對我失望?

万俟詠就灰心苦悶,聽到淅淅瀝瀝的秋雨,更是難以入眠,就這樣,他躺在旅館的床上,聽了一夜雨,於是寫了一首《長相思》: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

雨,敲在屋瓦之上,滴在窗欞之側,落在水窪之中……一雨化千聲,擾亂著万俟詠的思緒。雨聲,一直沒有停歇,一更、二更、三更,落個不停。

万俟詠側身望去,窗內,只見燭火散發著微弱的光芒,在風雨之中躍動。窗外雨打芭蕉,發出密集的滴答聲響,此時,此地,無限情。芭蕉與燈,為何會勾起詞人無限情呢?

無非是孤寂,秋天的夜晚,萬物都在雨中消散,詞人只聽得到雨的聲音,四下望去,只有空蕩蕩的房間,和一張不屬於自己的床。彷彿,這個旅館的房間,就成了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只有他一個人。

這種環境下,所有的聲音,都被放大,所以詞人才會對雨點敲在芭蕉葉上的聲音格外敏感,同時心中的各種愁苦也被無限放大,不禁使詞人產生自艾自憐之感。

詞上闕的疊詞,可以說用得非常巧妙,彷彿聽到了連續不斷的夜雨。還有窗外窗裡,同樣有迴圈往復的節奏,讀來極具音樂之美。此種意境,與周杰倫《東風破》中的一句歌詞非常相似:

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視窗。

詞的下闕,万俟詠便道出了聽雨的情感。生活中,我們可能經常會遇到這樣情景:平時不起眼的事物,到了煩心的時候,變得礙眼刺耳,並且這種煩心會不斷的擴散。那一夜的雨,在別人耳中或是助眠的天籟,但在万俟詠的耳中,卻是擾人清夢的噪音。

屢試不第、異鄉漂泊、親愛的人分隔兩地,他早已不堪愁苦,灰心、相思、迷茫的情緒在他腦中千迴百轉。他多麼想睡一覺,做一個好夢,來暫時避開這些情緒,可是雨聲卻偏偏擾人,所以万俟詠感覺憤恨難平。

他不由得怨怪起這夜的雨,也不管憂愁的人,不喜歡聽,淅淅瀝瀝,在空曠無人的臺階上滴到天明。雨下一整晚,人愁一整晚。

整首詞,無一處是雨,但卻感覺雨無處不在,卷裹著漫天的愁思,與此人的愁緒夾雜在一起,化成千絲萬縷,在那個夜晚擴散,擴散至千百年後的如今,依舊是揮之不去的愁。這首《長相思》,堪稱是南宋最淒涼的聽雨詞了。

万俟詠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詞人,自號“大梁詞隱”。屢試不第後,他乾脆放棄了科舉,縱情詩詞歌酒。万俟詠精通音律,能夠自度曲調,創作詞牌,所以他曾和周邦彥等人一起共同審定舊調,創造新詞。

万俟詠詞學成就很高,不過他的詞集《大聲集》今已失傳,僅二十餘首詞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