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枚小小的翡翠如意,拍出三千萬的天價,到底是何來頭?

不知道朋友們還記不記得曾在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出3246萬天價的翡翠如意嗎?

最近它又出現了!但不是在拍賣會上,而是在某個私人博物館出現。

這件作品獨特的地方是,以特別的帶鉤造型而拍出天價,不僅雕工精湛,而且種老色辣,即使放到今天也是一件美玉!

兩件小小的如意,卻能拍出天價,它到底是何來頭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如意最早出現是在東漢,那時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癢癢了不用求人幫著撓兩下,所以叫不求人。當然啦,為了顯得儒雅一些,搔之可如意,故稱如意。

歷史記載的“癢癢撓”特愜意

漢代以後,時至魏晉,魏晉人喜歡煉丹服藥,因此經常會出汗身癢,於是那時的文人便養成了手持如意邊瘙癢邊講玄學的習慣。

加之那時的寬衣大袍,魏晉人又天生有一種瀟灑氣質,因而手持如意,便帶了一種非常的美感。也就是因為其他美觀又實用的特性,“紅”了很多年。

古代“名媛”拿著如意

還是戰爭時作指揮工具,以寓意戰無不勝,戰事如意。民間,親人朋友之間,贈別時也常常贈給對方“如意”,以表示祝願之意

清朝,如意經歷了一場迷之演變,受到極大的重視,成為了選後信物,但凡宮廷大事,如皇帝登基、大婚,臣子必送“如意”以表祝賀;藩國相交,也必贈“如意”,以表兩國交好,世代為友。

當然,用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個高低貴賤,金、銀、玉、角、牙、翡翠、珊瑚、銅、竹、木,那拿木如意的跟拿金如意的一比,就是沒什麼排場。

元代與唐代,都是追求精美與“奢侈”事物的年代,這兩件金玉如意在歷經歲月變遷後,依舊完好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金絲嵌寶白玉如意 唐代

▲金累絲嵌白玉三鑲如意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