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范蠡臨走前,給文種留一計策,被後人稱讚,卻“毒害”中國2500年

01

范蠡是春秋戰國晚期的政治家,崇尚道家教義,對經濟、軍事均有過成就。故此當時的君王很喜歡聽取范蠡提出的意見。

范蠡此人大約在公元前536年誕生,是楚國三戶人。早年對接觸楚學頗有研究,還因此被人譽“南陽五聖之一”,但他自小家庭貧困,只能靠讀書增漲知識來改變命運,後來范蠡有幸結識正在當官的文種,兩人相見恨晚,逐變成至交好友。

之後,由於楚王昏庸,官場腐敗,范蠡跟文種看不過去了就雙雙出逃,改而投誠到越國。

不久,越國遭遇“會稽大敗”淪為戰敗國,勾踐為了光復自己的國家,就臥薪嚐膽,期間還得到了范蠡跟文種這兩位賢臣的鼎力相助。

當初范蠡為越王效命,在勾踐落魄時還努力幫他復興,從而使得越過從衰落走向中興,一躍成為春秋霸主。

然而勾踐此人,落難時確實很能隱忍,連膽那麼苦的東西都願意去嘗,可見為人之堅韌,這也是范蠡看透他的地方,因此覺得勾踐只能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西元前468年左右,自感年事已高的范蠡執意告老還鄉,收拾行李,離開了越國,跟著浪跡天涯,遊山玩水,過上隱居的逍遙日子。

後又出山當商人,運用自己的才智,一度成為商業富豪,可是又三散家財,自得其樂。

而范蠡臨走前,給越王的謀士文種留下了一封信。

《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記載:“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大概意思是說當今的越王,可以跟他共患難,但是不能跟他共富貴。

沒想到,范蠡走前留下的信,卻成為了文種被砍頭的“導火索”,當初文種一心為匡扶越過,整日兢兢業業,從未想過要離開,可是最終還是被越王無情賜死。

基於此例,後來的人們就常常採用范蠡語句中的“兔死狗烹”來形容不知進退明哲保身的官員,如果他們深知有這麼一個不共富貴君王存在,還不願辭官歸隱的話,遲早都會落得一個悲慘下場。

02

不過文種的真正死因並不是因為兔死狗烹所致。

有記載,文種死於公元前472年,其是江陵人士,之後遷居越國,憑著聰明才智,被越王賞識,逐漸成為對方的謀士官臣。

當年為官時,經常跟范蠡一起輔佐勾踐,使得越國能夠重挫吳國,接著滅了對方。

後來,文種認為吳國滅亡,主要是自己的功勞,於是變得驕傲起來,且不再想聽范蠡的苦言相勸,當范蠡辭官歸鄉後,文種看到他託人送來的信,就慢慢的經常請病假不上朝,時間一久,越王勾踐就對他心生質疑,可能認為文種也會像范蠡一樣離去,且還數落自己。

最終越王就找了一個機會把文種給賜死了,越王跟文種之所以鬧到關係破裂,主要是在稱霸專權跟養精蓄銳的問題爭論上,越王身為一國君主,卻擁有霸權主義,想極力對外擴張。

而文種身為謀臣,深感越過上下的艱辛,知道越國剛經歷過一場戰爭,更需要修養恢復,所以不惜跟越王的觀點分道揚鑣。

這最後也成為了文種必死的原因之一。

03

不過從後面數千年的發展來看,范蠡的這句話確實在無形當中提點了很多君王和臣子。

縱觀歷史,歷朝歷代官臣,特別是創立過大功勞者,最終都難逃一死,諸如漢朝初期的張良跟韓信,秦國時期的白起等等,均無意間印證了“兔死狗烹”這句話。

智囊般存在的范蠡身在官場早參透其中道理,於是在歸隱前就丟下這麼一句名言,以告誡同僚。

殊不知兔死狗烹這典故在後來就成為了名句,並且流入後世。

仔細看中華歷史,基本上每一個王朝多少都發生過“兔死狗烹”的事故,並且還是不斷上演的那種。

有人說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源頭就是因為范蠡,因為是他用了這樣一句話,後世君王都當成了至理名言,覺得這是非常有智慧的一句話,久而久之,便影響了數千年的君臣關係。

宋代時就有一個林姓學士這樣評價范蠡為人,稱:“范蠡之去似可全身, 然卒使後世君臣猜忌百出, 無一日相安者, 其患自范蠡始也”。

他認為古代皇帝跟官臣之間,之所以互相猜忌,就是因為范蠡的這個給文種留下的這一個決策,讓後世有謀略有才智的賢臣們,沒有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的能力,總是在功成名就時選擇退隱,這樣無形中讓國家失去了人才。

所以當年范蠡離去留下的決策,從某種意義上卻“毒害”了中國2500年。

而在范蠡看來,身在官場如果做的少說的少,那麼意味著錯的越少,選擇合適的時機功成身退,才是明哲保身的硬道理。

似乎正因為范蠡一句話,也誕生出不少智者,如張良、劉伯溫等人,他們都選擇了功成身退。

透過這個歷史故事,我們發現,無論你身處何地,始終要懂得自保,要學會做一個智者,如何做一個聰明的人,可以透過古人經歷借鑑,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