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幾回人慾聘,臨日又踟躕:唐時貧家女難嫁,形成了什麼社會現象?

今天的男女雙方在結婚的時候,關於“門當戶對”這一點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看重,所以灰姑娘嫁給白馬王子,或者平常人家的兒子娶回一個千金大小姐也已經是一種屢見不鮮的事情了。但是實際上在有些家庭看來,門當戶對依然是男女雙方結婚前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前提。

在唐朝,人們關於“門當戶對”這一擇偶標準與今天來講,那是毫不相讓的,但這種標準和今天的門當戶對要求來講又有所不同。

一、與今天相比,唐朝時貧家女難嫁,但是貧家男並不難娶

當代社會的女孩子,由於一般都是可以在經濟上實現獨立,加上如今男女平等的社會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所以,與唐朝相比,今天的女孩子可以用“不愁嫁”這句話來形容。

可以說,只要要求不高,不要男方家太多的彩禮錢,即便自己家窮,少出一點嫁妝,雙方一樣可以結為夫妻,然後過得和和美美。

也就是說,今天雖然也存在門當戶對的說法,但是這種標準是針對男女雙方的,只要突破了這種限制,結婚的難題也就迎刃而解。

再說的簡單一點,女效能嫁有錢人就嫁,嫁不了還有一大堆普通人在等著她,不必吊死在一棵樹上,當然男性也是如此。

我沒錢我就不奢望找一個有錢的,找個雙方經濟條件都差不多的,一樣也可以組建出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用一句俗語來說,什麼鍋配什麼蓋,從各方面來評判,大家都是半斤八兩的,所以誰也用不著嫌棄誰,誰也不用對誰高攀。

但是,唐朝因為處於封建社會,所以女子在婚姻一事上是處於極度被動地位的。實際上,財產的豐儉在當時是女效能否成功嫁出去的第一關重要保證。

簡單點來說,家中頗有資產的女孩子,可以看到“一家有女百家求”的壯觀場面;

如果是家中無多少錢財的,即便男方有著相差不差的情況,按理說這兩方應當是門當戶對的,你窮我也窮,所以如果能結為夫妻,也就不存在貧家女難嫁的局面了,但是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貧家女難嫁,可貧家男卻並不一定就難以娶到媳婦。

其實我覺得唐朝貧家女難嫁的局面之所以會越來越嚴重,除去人們已經形成了“貧為時所棄,富為時所趨”的觀念之外,和後期的戰事吃緊也有很大的相關性。

我們都知道,打仗最需要的就是兵力,而這些兵力又大多出自民間的普通人家出身的子弟,一旦這些人前往前線,與之身份相對應的貧家女也就面臨更加難以找到不介意她們家境貧困的男子託付終生了。

而那些在戰場立了功,開始建功立業的男子,即便他們原本只是出身貧窮人家,但是有功勞在身,除非真的有一個恩愛兩不離的物件,否則在大機率上依然會求取富家女。

所以,唐朝的婚配情況大致上也可以說是貧家女難嫁,但同樣出身貧家的男子不難娶了,因為二者之間的社會地位原本就是不對等的。

二、唐朝貧家女難嫁,所以貧家女總是處於迷之尷尬的局面

白居易在《議婚》中是這樣說的:“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見人不斂手,嬌痴二八初。母兄未開口,已嫁不須臾。綠窗貧家女,寂寞二十餘。荊釵不直錢,衣上無真珠。幾回人慾聘,臨日又踟躕。”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富家女與窮家女這兩種人在婚姻一事上的天差地別。富家女不愁嫁,窮家女想要嫁卻沒有人敢娶。

“幾回人慾聘,臨日又踟躕”,即便是想娶的人,在考慮到女方家的財產狀況時,依然會在提親的重要關頭剎住腳步,最後讓貧家女空歡喜一場,只能在心中默默難過。

其實我們只要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就能夠明白在唐朝時,身為一個貧家女是一件多麼讓人無奈的事情了,無人求親,就算有人來求情,也可能會很快就“頭腦清醒”,接著又取消求親了。

這種事情即便是放在現代也是非常讓人感到難以接受的,何況是在處於封建時期的唐朝了。

唐人薛逢在《貧女吟》中這樣提到:“南鄰送女初鳴珮,北里迎妻已夢蘭。惟有深閨憔悴質,年年長憑繡床看。”

透過這首詩,我彷彿看見了一個二十歲左右的貧家女,年年復年年,日日復日日,眼看著曾經一樣大的同伴都先後出嫁,只有自己這個老姑娘依然因為家貧沒有人提親而不得不待字閨中。

這感覺就像我們平常玩選人遊戲的時候,被別人選中的無一不是歡天喜地的,而沒有被別人選中的只能兀自強顏歡笑,將尷尬藏在笑容的下面。

三、唐朝貧家女難嫁,最終形成了怎樣的社會現象?

男方靠娶媳婦大肆斂財,婚姻充滿了銅臭味

在今天,男方在娶媳婦的時候,如果女方不顧男方的經濟承受能力,堅持要太多的彩禮,臨到舉辦婚禮的時候突然“加價”,否則就不嫁,那絕對就會有人在暗地裡說,這家絕對是在打算賣女兒了。

實際上在唐朝的時候,存在的情況和今天的差不多,只不過在性別上有顛倒。

據《新唐書》記載:“敬宗為子娶尉遲寶琳孫女為妻,多得賂遺,及作寶琳父敬德傳,悉為隱諸過咎。”

也就是說,許敬宗在給兒子相看媳婦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對方家的財產豐儉情況,因為尉遲寶琳家情況非常不錯,就求娶為兒媳婦。

女子出嫁,會帶上很多的嫁妝,有錢人家的女子出嫁之際,帶上的財產就更是不計其數,像“十里紅妝”這樣的場面都不過是尋常罷了。

而男方家就會藉此機會,大肆搜斂財物。

這種娶人首先考慮對方的家庭條件,最終使得唐朝形成了一種非常不好的社會風氣。

因為男方雖然說家境並不是很差,但是依然選擇透過婚姻來大肆斂財,這就使得原本應該神聖不可侵犯的婚姻變得充滿了銅臭味。

如果男女雙方的毫無感情基礎,只是建立經濟上的聯絡,那麼豈不是要“相敬如賓”一輩子?這樣的婚姻還有什麼意思呢?

雖然說,在古代人們經常將婚姻作為一種手段,採取聯姻的方式要不換取某些合作,就繼續“強強聯合”,但是如果整個唐朝上層社會的有錢人家都是這樣的婚姻觀,那麼婚後夫妻之間的關係是就非常容易出現不穩定因素。

貧家女難嫁,意味著能嫁出去的女性家中起碼都是有家財的,這就導致了沒有家財的女性想要嫁出去變得難上加難。

即便貧家女在“推銷”自己的時候有“富家女易嫁,嫁早輕其夫。貧家女難嫁,嫁晚孝於姑”的說法,也就是早嫁的富家女容易不把夫家人放在眼裡,而晚嫁的貧家女雖然窮,但是嫁過去就一定會孝順長輩。

可很多唐朝男性在挑選伴侶的時候首選依然是富家女,即便會冒著她們未來“輕其夫”的後果。

由此可見,當時將財富作為挑選媳婦的首要標準這個觀念有多深入人心了。只是可惜了那麼多貧家女,因為無財,只能白耗青春。

除此以外,當男性娶婦首先考慮的就是女方家的財產問題,並想靠著娶媳婦大肆斂財,也就存在有錢的男性靠錢財強買他人妻室的現象,這就又助長一股歪風邪氣,因為只要有錢幾乎就可以罔顧倫常為所欲為。

總結:

唐朝之所以會出現貧家女難嫁的原因,是因為當時處於封建社會,女子在大機率情況下都被視為男子的附庸,以夫為天,所以雙方在地位上的不均等導致貧家女只有被別人嫌棄的份,所以始終無人敢要,嫁不出去。

而說到唐朝的貧家女難嫁,也讓我想到了如今人們的婚姻觀。不少女性覺得,結婚的時候,女方向男方家要彩禮是一種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很多婚姻最後在女方家長“獅子大開口”的情況下,被貫上了“賣女兒”的嫌疑。

可見,即便在今天,貧家女難嫁的局面雖然幾乎已經不存在,但是又有新的問題產生。所以,男性與女性之間要想成為完整的一家人自古以來還真的都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

大家都且行且珍惜吧!

參考資料:

《新唐書》

《貧女吟》

《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