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顏回的名言名句

顏回的名言名句:

一、尊師的名言

、顏回謂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豎。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

2、顏回曰:“子在,回何敢死!”

3、顏回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無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二、勵志的名言

、顏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2、顏回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3、顏回曰:“回願得明王聖主為之相,便城郭不治,溝池不鑿,陰陽和調,家給人足,鑄庫兵以為農器。”

三、立德的名言

、顏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2、顏回曾規勸子路曰:“力猛於德,而得其死者,鮮矣!盍慎諸焉?”

3、顏回曾忠告子貢曰:“吾聞諸夫子,身不用禮,而望禮於人,身不用德,而望德於人,亂也。夫子之言,不可不思也。”

4、顏回曰:“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

四、言傳的名言

、仲孫何忌問於顏回曰:“仁者一言必有益於智,可得聞乎?”回曰:“一言而有益於智莫如豫,一言而有益於仁莫如恕。夫知其所不可由,斯知其所由矣。”

2、宰我問顏回曰:“三年之喪可得其改乎?”顏回對答曰:“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只知暴虎,不知憑河。鹿生三年,其角仍墮;子生三年,而離父母之懷。子雖善辯,豈能破堯舜之法,改禹湯之典,更聖人之文,除周公之禮,改三年之喪哉?父母者,天地也。天崩地壞,為之三年不亦宜乎。”

3、叔孫氏曰:“吾常聞之顏回曰:‘孔丘能廢心而用形’。”

五、修身的名言

、顏回曰:“智者自知,仁者自愛。”

2、顏回曰:“君子攻其惡,無攻人之惡。”

3、顏回蹴然變色曰:“良玉度尺,雖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良珠度寸,雖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瑩。夫形,體也;色,心也,閔閔乎其薄也。苟有溫良在其中,則眉睫之矣,疵暇在其中,則眉睫亦匿之,詩曰:‘鐘鼓於宮,聲聞於外’。言有諸中,必形諸外也。”

4、顏回曰:“吾聞之也,去國,則哭於墓而後行,反其國不哭,展墓而入。”

六、境界的名言

、顏回曰:“回願貧如富,賤如貴。無勇而威,與士交通。終身無患難。亦且可乎?”

2、顏回曰:“天賜顏子一錠金,外財不發命窮人。”

3、孔子使子貢適齊,久而未回。謂弟子佔之,遇《鼎》,皆曰:“無足不來。”顏回掩口而笑。孔子曰:“回也哂,謂賜來也?”。顏回曰:“無足,乘舟而來”。賜果清朝至,驗如顏回之。

4、顏回侍於孔子之側,聞哭者之聲甚哀。子曰:“回也,汝知此何所哭乎?”對曰: “回以此哭聲,非但為死者而已,又將有生離別者也。”子曰:“何以知之?”對曰:“回聞桓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飛於四海,其母悲而送之,哀聲有似乎此,謂其往而不返也。回竊以音知之。”孔子使人問之。果曰:“父死家貧,賣子以葬,與之長決。”子曰:“回也,善於識音矣。”

5、顏回曰:“武仲世稱聖人,而身不免於罪,是智不足稱也。好言兵討,而挫銳於邾,是智不足名也。夫文仲其身雖歿而言不朽,惡有未賢。”

6、顏回曰:“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中心不戚,居喪不哀。無是三者,以善處喪盍魯國。固有無其實而得名者乎?回壹怪之。”

7、孔子間居,子貢入侍而有憂色。子貢不敢問,出告顏回。顏回授琴而歌。孔子聞之,果召回入。問曰:“若奚獨樂?”曰“夫子奚獨憂”。孔子曰:“先言爾志。”曰:“吾昔聞夫子曰:‘樂天知命’故不憂,回所以樂也。”

8、顏回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幹粥,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回不願仕。”

9、顏回曰:“端而虛,勉而一,則可乎?”

0、顏回曰:“然則我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內直者,與天為徒。與天為徒者,知天子之與己,皆天之所子,而獨以己言蘄乎而人善之,蘄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謂之童子,是之謂與天為徒。外曲者,與人之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禮也。人皆為之,吾敢不為邪?為人之所為者,人亦無疵焉,是之謂與人為徒。成而上比者,與古為徒。其言雖教,謫之實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雖直而不病,是之謂與古為徒。若是則可乎?”

、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

2、顏回對孔子曰:“回悟道益矣。” 孔子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 曰:“可矣,猶未也。” 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 孔子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孔子曰:“洞則無善也,化則無常矣。”

七、報國的名言

、顏回曰:“回聞鮑魚蘭芷不同篋而藏,堯、舜、桀、紂不同國而治。吾則不同,回願得小國而相之,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外內相應。列國諸侯莫不義響風。壯者趨而進,老者扶而至。教行乎百姓,德行乎四蠻。莫不釋兵輻輳乎四門,天下鹹獲永寧,喧飛蠕動,各樂其性。進賢使能,各任其事。於是君綏於上,臣和於下,垂拱無為,動作中道,從容得體,言仁義者賞,言戰鬥者死,則由何進而救、賜何難之解?”

2、顏回曰:“回聞燻蕕不同器而藏,堯、桀不同國而治,以其類異也,回願得明王聖主輔相之,敷其五教,導之以禮樂,使民城郭不修,溝池不越,鑄劍戟以為農器,放牛馬於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鬥之患。則由無所施其勇,而賜無所用其辯矣。”

3、顏回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巧於使民,造父巧於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窮其馬。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也。今東野畢之御,上車執轡,銜體正矣,周旋步驟,朝禮畢矣,歷險致遠,馬力殫矣,然猶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4、顏回曰:“臣聞之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馬窮則佚,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

5、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