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夏代的王居然叫"後",這究竟是為啥?這要從毓字和母系社會說起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左右,禹取得了中原部落聯盟的首領地位以後,表面上虛應故事,“舉皋陶而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後舉益,任之政”。

但這時皋陶與益的被薦舉,再也不像過去那樣,在部落聯盟議事會上徵得各議事會成員,諸如“四嶽”等人的意見,再對他們進行長期的考驗、觀察了。

在禹舉薦益的同時,“而以啟為吏”,實際在大力培植自己兒子的勢力,因“而勢重盡在啟也”。

一、從五帝到三王

禹死後,“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而禹在長期治水和進行的掠奪戰爭中,所形成的權威,以及搜取的大量財富和奴隸,使他的家族成為氏族部落顯貴中的最強大者。

“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白:‘吾君帝禹之子也’。”

禹子啟把部落聯盟議事會拋在一邊,直接奪取了最高權位,“是為夏后帝啟”。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位世襲的奴隸制夏王朝正式建立了。

啟建立夏王朝以後,我國曆史由“五帝”時期進入了“三王”時期。

“王和帝代表著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黃帝的帝和帝堯、帝舜的帝一樣,實際上是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時期軍事首長的稱謂;而夏、商、周的王則是奴隸社會的專制君主”。雖然夏王朝的世系自禹始,但禹只不過是氏族社會最後一個最高首領,他為啟建立王位世襲的奴隸制國家奠定了基礎。

《史記·夏本紀》在敘述禹、啟的史蹟時,稱禹為“帝禹”;而啟在建立夏朝前,只是稱為“啟”。但在他奪取最高權位以後,便稱之為“夏后帝啟”了。這也說明了是啟實現了“家天下”的巨大變革。

夏后帝啟“即天子位”,受到了維護傳統的氏族顯貴的激烈反對。《竹書紀年》說:“益幹啟位,啟殺之”。益以部落聯盟最高權位的“法定”繼任者身份與夏啟奪權行徑進行較量,結果戰敗被殺。

但鬥爭並沒有結束,連與啟同姓的氏族顯貴對啟篡奪聯盟的最高權位也不贊成。“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啟取得勝利,“遂滅有扈氏,天下鹹朝”,從而使新建立的奴隸制夏王朝立住了腳跟。

《淮南子·齊俗訓》說,“昔有扈氏為義而王,知義而不知宜也”。部落聯盟是氏族社會所能達到的最高組織形式。

氏族制度的滅亡和文明的產生、國家的建立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必然,有扈氏成了滅亡的氏族制度的殉道者。

啟在僭取和反僭取部落聯盟酋領職位的鬥爭中成為勝利者、併成為“夏后帝啟”,建立了以姒姓家族為中心的世襲奴隸主階級專政國家——夏王朝,標誌著植根於民眾之中的部落聯盟管理機關向與民眾相對立的“公共權力”的深刻轉變。

其後,歷“太康失國”,直到“少康中興”,經過了一二百年的反覆較量,夏朝才鞏固下來。

二、夏代王為何叫“後”

《國語·周語上》引《夏書》說:“眾非元后,何戴?後非眾,無與守邦”。夏代的最高統治者稱為“後”。《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龍一雌死,潛以食夏後。夏後饗之”。

夏後就是夏王,“夏後某”就是夏王某人。

如《左傳》哀公元年的“滅夏後相”,僖公二十三年的“夏後皋之墓也”,後相和後皋就是夏王的名字。《說文》雲:“後,繼體君也”。

雖然後字儲存古義,但為後起的假借字,“毓”當為本字。

商代甲骨文用毓為後,常有“上甲至於多毓(即後)”用語,即上甲至於多位王的集稱。毓字字形,為女人生子,“毓”由最初表示生育的本意引申為奴隸制的君主。

在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年長而有威望的“毓(即後)”,自然就是氏族的女性首領。

隨著女權的傾覆和父權的確立“毓”作為氏族首領的名稱仍然傳流下來,但內容卻發生了深刻變化,即“毓(即後)”都由男子擔任,如后稷、后羿等等,成了管理父系氏族公社首領的專稱。

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夏王朝的最高統治者襲用了“後”的稱號,但這時期的“後”已失去了氏族的民主精神,成為專制的世襲君主。

商代的奴隸主貴族最高統治者稱“王”也稱“後”。

《尚書·湯誓》“我後不恤我眾”。後就是商成湯。《盤庚》裡稱商先王為“先後”,甲骨文中商最高統治者王、後同用。

因此,夏代的“後”,和商、周最高統治者稱“王”是一樣的。所以後世史書上把夏、商、周奴隸制王朝稱為“三王”時期,是很有根據的。

三、夏代“後”的地位

夏朝的君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把王權與神權結合起來。

由於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產生了原始宗教信仰。隨著原始社會末期各氏族部落的融合和階級的分化,由崇拜多神逐漸出現了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天”。

《墨子·非攻》記“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徵有苗”。

作為我國部落聯盟時期最後一位軍事酋長的禹,在征伐三苗時,就是打著“天”的旗號的。啟奪得君後的最高位置,並在夏后氏家族內世代相傳,是“君權神授”,即“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完全是上天的安排。

夏啟就是把與有扈氏的戰爭,說成是“今予惟恭行天之罰”的。因此,夏朝君後把自己的一切行為都說成是在貫徹“天”的意志,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在相傳為夏都斟尋的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了兩座宮殿基址,一號宮殿基址呈正方形,基址中部偏北有一處長方形臺基,基上有一週排列整齊的柱穴,每個柱穴前還有二個支撐殿堂四簷的小柱穴。

學者們根據柱穴排列情況,為我們復原了一-座東西長30。4米,南北寬11。4米的“四阿重屋”式宮殿。殿前為5000平方米的廣庭。

而在大殿、廣庭周圍有一週一面坡(或兩面坡)的廊龐建築。大門在南牆中部,二座闈門設在東北角;二號宮殿在一號宮殿東北100米左右;大殿建在基址北部的長方形臺基上。臺基四周有一圈柱穴,柱穴內又有三間木骨牆房屋。二號宮殿周圍也有牆、廊龐式建築。大門在南牆偏東處,兩側建有。庭院東北部和東廊下還發現了陶質排水管母。

二里頭遺址的四阿重屋式宮殿,是夏王和他的大臣們活動的場所,也是夏朝國家機器的運轉中心。夏朝奴隸主階級對廣大平民和奴隸的統治決策和鎮壓措施,以及對方國的征伐等重大事情,就是在這裡決定的。

二里頭遺址巨大的宮殿、寬闊的庭院和圍廊等組成的建築,適與其它夏文化遺址發現的小型半地穴式、地面及窯洞式住房成鮮明的對比。因此,高聳而威嚴的宮殿,是夏朝君後權力至高無上的象徵。

夏朝王族稱“夏后氏”。“夏后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杼能率禹者也,夏后氏報焉”。夏朝王族不僅以自己是出自禹後,而且一直上溯到更為古遠的黃帝。

而“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增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左傳》、《系本》都為斟灌氏)”等。

夏朝自啟以後,後(王)位只能在夏后氏王族內世襲。禹家族的其它支族,都被分封在全國各地,“以國為姓”,成為夏王朝的侯、伯。

這些同姓侯伯封國,成為夏王朝控制全國的依靠力量。

而一些原與夏部落結盟的氏族部落首領,已蛻化為家族奴隸制部落王國的君主。他們懾於有扈氏的滅亡,早已服從了夏王朝的統治。

“天下鹹朝”,承認夏王朝的天下共主地位並與夏朝結成鬆散的聯盟,成為夏朝的異姓侯伯。

從禹開始至夏桀被商朝滅亡,王位在夏后氏家族內傳了14世、17王,夏朝“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