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國之君的他國破家亡淪為階下囚,卻為何贏得了後世的廣泛同情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之夜。

開封城裡萬家燈火,大街小巷人潮洶湧,異常熱鬧。隴西郡公府裡今夜也是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門外還掛上了醒目的大紅燈籠,不單單是為了過七夕,同時也是慶祝隴西郡公李煜的四十二歲生日。

七夕夜隴西郡公府

隴西郡公過生日,朝廷自然要表示一番嘛。筵席開始不久,開封府尹趙廷美帶著皇上趙光義御賜的壽酒登門造訪了。趙廷美雖然是太宗弟弟,宗室重臣,但他也是李煜的超級粉絲,對李煜的詩詞非常崇拜,這次能代表皇上來李煜府上祝賀他生日是他夢寐以求的美差。

兩人見面寒暄一番後,李煜接旨謝恩,隨後飲下了御酒,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當天夜裡李煜便突然詭異地死了。

有說法指出李煜死於太宗御賜的毒酒,那是一種名叫“牽機藥”的毒藥(據說為中藥馬錢子),李煜喝酒後再服此藥,渾身抽搐,頭和腳彎曲到一塊,在痛苦掙扎中慢慢死去,年僅四十二歲。

朝廷接到訃告後,追贈李煜太師,追封吳王,以禮葬於西京洛陽北邙山。

李煜原是南唐的末代君主,開寶八年(975年)兵敗投降北宋,從高高在上的帝王一夜淪為階下囚,一般那些弄丟了祖宗江山的末代帝王都會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遭受後人的唾罵,然而李煜卻是一個例外。

他雖然弄丟了祖宗開創的江山,倉皇辭廟北上,一千年來卻受到了廣泛的同情和理解,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故事要從十七年前的一場即位大典說起。

最不想當皇帝的人偏偏當了皇帝

李煜

建隆二年(961年)六月,南唐元宗李璟病死在南昌,太子李從嘉在金陵(今南京)繼承帝位,改名李煜,煜就是陽光的意思,這位新皇帝的光芒會不會普照南唐子民,人們都在觀望,畢竟此時此刻北宋的大軍已經陳兵長江北岸,隨時可以對金陵構成致命一擊。

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子,按說這皇位怎麼也輪不到他,可命運太眷顧他,他的大哥太子李弘冀做夢都想當皇帝,甚至一度想除掉李煜這個潛在的威脅,李煜為了避禍只得閉門不出,把自己打扮成不問世事的隱士。

不久,一心想當皇帝的李弘冀突然暴病而死,李璟的二三四五子都夭折了,李煜順理成章當上了太子,並在幾年後毫無懸念當上了皇帝。

想當皇帝的人沒當上,不想當的人卻躲不開,實在是個黑色幽默。

江南日暮

李煜即位後,南唐的困境並沒有得到改善,反而愈發惡化。即位四年後他的皇后大周后不幸病逝,李煜悲痛欲絕,陷入了一段頹廢期,一直到後來迎娶大周后妹妹小周後,才走出了這段陰暗時光。

開寶四年(971年),宋軍滅南漢,對南唐形成了三面包圍,李煜束手無策,病急亂投醫之下,向宋太祖上書主動取消南唐國號,改稱江南國主,對外表示皇帝不當了,在國內一切照舊。

宋太祖多次邀請李煜到開封去聚一聚,喝喝小酒,李煜都找藉口推辭掉了,眼看和平統一沒戲了,老趙只得圖窮匕見,發動武統了。

開寶八年(975年)宋軍三路討伐南唐,攻破金陵,李煜本想自殺,在大臣的勸說下選擇了投降,最是倉皇辭廟日,垂淚對宮娥。告別祖廟,渡江北上,永遠離開了生活了近四十年的江南故國。

破陣子

李煜在位只有十四年,但這十四年裡江南的老百姓也是真心愛戴他,畢竟李煜在位期間確實非常關心百姓疾苦。而且李煜這個人性情溫順、溫文爾雅,痴迷於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是個典型的文藝青年,這樣的人做了皇帝,手下的大臣們表示很幸福,這種幸福是朱元璋手下的大臣想破腦袋都無法體會到的。

李煜的脾氣很好,好到什麼程度呢?

有個典型故事,有一次一位大臣來向他奏事,李煜正在跟人下圍棋,邊下棋邊聽工作彙報,一幅心不在焉的樣子。大臣講了半天口乾舌燥,一看皇上雙眼無神,壓根沒聽進去一句,一氣之下一把掀翻了棋盤,李煜嚇了一跳,吼了一句:

你想當魏徵嗎!

那人也是倔脾氣,一句話頂了回去:臣不是魏徵,陛下也不是唐太宗。

李煜一聽這話,不吭聲了,命人收起棋盤,沒有處罰那位大臣。

浪淘沙

當時南唐處決死刑犯,都要由最高司法部門複核簽字,仁慈的李煜經常跑到司法部門去越俎代庖,親自複核死刑犯,他的原則就一句話:能不殺就不殺,能釋放就釋放,結果大量死刑犯都被減刑或釋放了,有些罪大惡極依律應該處死的死囚到了李煜那裡也是再三擱筆,不忍心簽字,連負責司法事務的韓熙載都看不下去了,多次上書要求李煜不要再幹涉司法程式,尤其不要胡亂放人。

仁慈的李煜還是虔誠的佛教徒,痴迷佛法到了狂熱的地步,這樣的人怎麼說呢,仁愛有餘而威嚴不足,當個富貴王爺還行,當皇帝尤其是這種風雨飄搖之下的割據政權皇帝,真是鬧著玩呢。

李煜即位那一天起,南唐就已經進入了倒計時,不!甚至在他爹李璟時就已經開始了。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最為後人所熟知的不是他的皇帝身份,而是他的文學成就,尤其是他的詞,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簡單幾句話就能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場景,一掃詞在唐代的豔俗形象,正如王國維所說的那樣,李煜把伶工之詞改造成了士大夫之詞,詞從地攤文學一躍而成為紅極一時的主流文學藝術形式,於是便有了後來的宋詞。

相見歡

因此有人說宋朝征服了李煜,李煜又征服了宋朝,這話有點道理。

關於李煜的詞作賞析已經汗牛充棟,我們語文課上也都學過很多,我就不在這裡複述了。李煜詞作明顯分兩個階段:入宋前後入宋後。

入宋前李煜的詞雖然也很多,不過說實話乏善可陳,充斥著晚唐五代時“花間詞派”的味道,主要以描寫宮廷生活、男女感情最常見,其詞大多香豔用詞華麗,放到今天看也沒有多少文學價值。

比如這首豔詞: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啥意思呢?人家出來一次不容易嘛,你想咋樣就咋樣…。。

聽聽這詞,再腦補一下畫面,不說了,自己品味吧。假如李煜一輩子寫的全是這種豔詞,只怕今天就沒人知道他是哪根蔥了。

烏夜啼

入宋後李煜的詞風一夜間突變,經歷了人生鉅變的李煜從高高在上的帝王淪落為卑賤的階下囚,這種夢幻般的身份轉變對他形成了猛烈地衝擊,李煜彷彿被一記耳光狠狠地打醒了。他似乎發現原來自己以前寫的都是一堆廢紙,他的帝王人生按下了停止鍵,藝術人生卻剛剛開始。

據說宋軍押解李煜一行人渡江北上時,身在長江渡船上的李煜回望南岸的金陵城潸然淚下,寫下了一首風格迥異的詩: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閒坐細思量。

你和前面的豔詞比較一下,會發現李煜終於頓悟了,可惜有點太晚了,因為上天只留給他四年的時間了。

到開封后,李煜的生活很不如意,雖然封為違命侯,其實就是戴著鐐銬的貴族,完全沒有自由可言,整日裡就是悶在家裡閉門喝酒,喝了醉,醒了再喝,要不就是連篇累牘的寫詞,發洩苦悶悲憤的情感。

李煜的大量代表詞作都產生於這短短的四年裡,四年時間成就了一代“詞中南面帝王”,李煜終於活明白了,雖然太晚了。

夢裡不知身是客

寄居開封四年後,李煜死在了四十二歲生日那個七夕之夜。

他再也回不到日思夜想的江南了,儘管他寫了那麼多思念江南的詩詞,據說江南百姓聽說李煜死訊,紛紛自發給他燒紙,大街小巷、鄉村荒野都能看到焚香哀哭的百姓,公道自在人心,只是他終究還是回不去了。

望江南

江南人聞之,巷哭,設齋。——馬令《南唐書·後主傳》

李煜死後被葬於洛陽北邙山,他的妃子小周後向宋太宗請求去為丈夫守墓,仁慈的宋太宗批准了請求,小周後跟隨李煜靈柩一路來到洛陽,李煜下葬後小周後就在李煜墓附近的一座寨子裡住下守墓,不久她也病死在這裡,大概和李煜葬在了一起吧。

李煜具體葬在邙山哪裡?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只輕描淡寫一句:葬河南府北一十里北邙山。河南府就是現在的洛陽市,洛陽市區北十里地大致位於今天的瀍河故道後李村、周寨村一帶。

後李、周寨是孟津縣朝陽鎮下面的兩個村子,位於瀍河故道邊,北靠邙山,南臨上清宮,這和南唐舊臣徐鉉為故主李煜寫的墓誌銘中的方位記載完全一致。

“嗚呼哀哉!二室南峙,三川東注。瞻上陽之宮闕,望北邙之雲樹。”——徐鉉《吳王隴西公墓誌銘》

二室南峙中的“二室”,即嵩山太室山、少室山。瞻上陽之宮闕,望北邙之雲樹,上陽宮,是唐代皇家在洛陽建的別宮,北邙之雲樹,指北邙山。

虞美人

李煜的子孫後來都生活在北方,他們死後也都歸葬到李煜墓旁,形成了規模很大的李氏祖塋,後李村據說就是李煜後人守墓形成的村子,今天村中還有很多李姓後人,不知是不是李煜後代。

旁邊的周寨村據說是當年小周後守墓時居住的寨子,後來形成了一個叫周寨的村子,直到今天,兩個村子依舊相依相親,不離不棄。

值得一提的是李煜墓只見於史書記載,至今還沒有被發現,或者說至今還沒有科學發掘。

後李村一帶應該是李煜墓最有可能的地方,八年前文物部門曾在後李村西北發現一座唐宋時期的大墓,經過勘探大墓和李煜生活的時代非常接近,被初步確認為疑似李煜墓。

據村民講這座已經被夷平的大墓在民國時還有墓冢封土和神道石刻,民國年間大墓被盜,出土了李煜墓誌銘,當年有村民親眼見證李煜墓誌出土,可惜下落不明瞭。

如今後李村中還保留著墓前的石羊等石刻,被放在村民的家門外。

浪淘沙

前幾年新修的洛吉快速路從李煜墓旁邊經過,隨之而來的就是雨後春筍般湧現的房產開發,快速路西側已經蓋滿了樓盤,公路東側的李煜墓怕是岌岌可危了。

上次去檢視時那片區域已經豎起了藍色圍擋,只怕沒幾天平靜日子了。

李煜墓

李煜葬在邙山是事實,至於具體在哪裡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這位千古詞帝早已經和北邙大地融為了一體,他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是他的詩詞將與這片土地一起永存,從這個意義上說李煜並沒“死”,他一直活在一代代熱愛古典詩詞的中國人心中,從未離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