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大秦賦》中,李斯拜見呂不韋,為何懷中要抱著一隻羊羔

在《大秦賦》第十三集中,李斯前去拜訪呂不韋,懷中卻抱著一隻小羊羔,這個場景除了有些令人發笑,恐怕同樣也引發了大家的不解。關於這一幕,其實並非製作方無的放矢,乃是源自於周禮,至於李斯懷中的羊羔,其實就是見面禮。只是這個見面禮,卻不是隨便送的。

《周禮·春官》中有載,“以禽作六摯,以等諸臣:孤執皮帛,卿執羔,大夫執雁,士執雉,庶人執鶩,工商執雞”。

意思是說,當時是以六種禽獸作為見面禮,從而區別等級的:諸侯王拿著獸皮裹飾的束帛,卿拿羔羊,大夫拿鵝,士拿野雞,庶人拿鴨,工商之人拿雞。周朝早期,禮樂尚未崩壞,階層等級極為分明,而周禮便是這種貴族統治下的產物。

當然,這裡的羊羔可不是送去吃的。正如《春秋繁露》中所載,“羔有角而不任,裝置而不用,類好仁者;執之不鳴,殺之不諦,類死義者;羔食於其母,必跪而受之,類知禮者”,羊羔在當時乃是代表著節操高尚和品德優良的象徵。

如上,李斯抱著羊羔去拜見呂不韋,事實上的確有出處,但似乎用的地方不對。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

1、呈送方式不對。《儀禮·士相見禮》對這種拜見禮儀有著極為詳細的規定,甚至連對答的語言也做了規定,其中有載,“上大夫相見以羔,飾之以布,四維之,結於面;左頭,如麛執之。”

意思是說,上大夫見面時,以羊羔作為見面禮,以布縫衣作為羊羔的飾品,並用繩索拴住羊羔的前足和後足,從腹下交出其背上,在胸前結上繩子。如同手捧小鹿一樣,雙手各執前後足,將羊羔橫捧著,羊頭朝左。

如上,當時雖有以羊羔作為見面禮的禮節,但卻不是像《大秦賦》中所演的那樣,隨隨便便抱在懷中便送去了。

2、李斯身份不夠。如《周禮·春官》記載,以六禽作為見面禮,其原本的目的是為了區別大家的身份等級,而以羊羔為見面禮的,要達到“卿”的等級才可以。而在周朝,“卿”這個等級相當高,乃是僅次於各諸侯國君的存在,乃是有封地、有子民的高階貴族。

具體到《大秦賦》,李斯等人拜見的呂不韋,自然是“卿”這個等級的高官了,可李斯自己呢?此時的他雖然已經學有小成,可畢竟還未入仕做官,只能算是“士”這個等級。按照周禮來講,他們這些人拜見呂不韋,按理只能送“雉”(俗稱野雞,或稱山雞)。

當然,到了戰國末期,周禮早已崩壞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就連周天子都沒人放在眼裡了,在見面禮上做些僭越,倒也合乎情理。

綜上所述,《大秦賦》中李斯懷抱羊羔去見呂不韋,看似令人發笑,其實乃是有意為之,顯然是製作方花費了一番心思的,至於使用稍有錯誤,倒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