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職場上,真正聰明的人,常常“慢半拍”

01

老祖宗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速戰速決,慢慢來,才能看清事實,找到方向和方法。

職場,是一個人賺錢的地方,也難免遇到鉤心鬥角的同事,處處刁難的上司,還有可能,做了很多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聰明的人,總是“慢半拍”,找到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可能遭受的害處,逐一化解,保護好自己。

02

比上司慢半拍,讓上司排第一,體現尊重。

上司之所以成為上司,總有過人之處。如果你小看了上司,還常常喧賓奪主,那麼你會引起上司的不滿,還有可能,被穿小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如果你的優勢和上司的劣勢比較,肯定你會勝出。但是你千萬不要洋洋得意,畢竟他的地位比你高,可以隨時“制服”你。

三國時期,楊修是一個大才子,他在曹操手下為官。

有一天,曹操和楊修路過曹娥碑,看到上面有“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幾個字。

曹操問,看懂了嗎?

楊修回答道,看懂了。

他們又走了三十里路,曹操冥思苦想才,才知道其中的意思是——“黃”代表色,“絹”代表絲,合起來就是“絕”字,以此類推,就變成了“絕妙好辭”四個字。

曹操嘆息:“我和你的才學,相差三十里啊。”

楊修在上司面前,大膽展示才華,最後因為在行軍打仗中洩露了“雞肋”二字的秘密,受到了曹操的處罰。

在文采上,你可以比上司更厲害,可以和上司一起探討,但是在權威上,你不能過分顯擺,更不能隨意代替上司發號施令。

你慢一些,躲在後面,其實是為人謙卑,對上司尊重。給上司更多的表現機會,你雖然輸了,但是你不會成為“眼中釘”。

03

比同事慢半拍,汲取經驗教訓,後發制人

在職場上,大家都要這樣的習慣

:搶功勞,爭頭功。

如果你可以出類拔萃,那麼被提拔加薪的機會,自然會更多了。

有一種智慧,叫“後來居上”。也就是說,你站在別人身後,雖然不起眼,但是別人走投無路的時候,你卻能取代他的位置,並且借用他之前留下的經驗,把事情做好。

你這樣做的話,既體現了自己的大度,還把最危險、最好的機會留給了別人。如果別人做成了一件很難的事情,就是機會,如果沒有做成,你就撿了個“漏”。

同級別的人,需要競爭,但是也需要好好相處。你總是鋒芒畢露,肯定會刺傷別人,對自己沒有好處,還會引發矛盾。

04

手裡的工作慢半拍,找到最佳方案,走好捷徑。

凡事快人一步,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是常規的想法。

真正厲害的人,關鍵時候,也會冷靜三分鐘,讓自己慢下來。

比方說,單位上要開闢一個新的生產線,並且涉及到一個新的領域,誰都沒有經驗。你第一個衝上去,但是你卻沒有十足的把握,反而會鬧笑話。不如等一等,認真分析研究一番,再做打算。

古人推崇“無為而治”。也就是告訴我們,

很多事情,如果時機不夠成熟,就等一等,不要急著去做。也許,假以時日,時機來了,你稍微用一點點力量,就做成了。

利用早晚的陽光和薄霧,可以拍攝更多的好照片;利用社會發展趨勢,可以推動事業發展,這都給了我們做事的啟示。

人在職場,做好了一百件事,不一定會得到大家的賞識,但是你做錯一件事,就會毀掉之前所有的功勞。因此,慎重一些,並沒有錯。

05

說話慢半拍,努力調整情緒,少惹是非。

我遇到這樣一件事:同事A把月總結報告搞砸了,在辦公室裡,氣憤地說,就是怪同事B提供的資料有誤。

第二個月,同事B遲遲沒有提供資料,同事A催了好幾次,也沒有結果。

有一次,催急了,同事B說:“抱歉,剛剛電腦宕機了,資料都弄丟了。”

眼看,上司在催促報告了,同事A卻無從下手,乾著急。

雄辯家塞涅卡說過:“治療憤怒的最好辦法,是等待。”

憤怒的言語,語速很快,還不計後果。如果你說出口了,肯定會讓人不舒服,導致人際關係不太友善。

即便是同事犯錯了,也要慢一點,換一種語氣說話。

任何單位,協作能力比自己的工作能力更重要。失去了同事的幫助,你註定一事無成。

“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想要合作順利,就必須委曲求全,你不能把自己當成“中心”,讓所有的人,都圍著你轉動。哪怕你是本單位最大的上司,也不能目空一切,胡亂指責下屬。

06

電影《志明和春嬌》裡,男主角說了一句話:“有些事不用一個晚上做完,我們又不趕時間。”

當時,男主角和女主角輕柔地靠在一起,他們卻什麼也沒有做,而是一起感悟難得的美好時光。一輩子那麼長,也不在乎一時半會——真愛就是永恆。

深以為然,人際交往時,真心對你好的人,一定會“慢一點”。

人生就是一個過程,職場也就是過程中的“一段時間”。如果你急著走向退休的那一天,那麼你反而變成了混日子的人,得到的東西更少。

比上司慢,你很謙卑,上司會更加有面子。

比同事慢,你可以少一些困惑,少一些爭執。

你做事慢,其實是“慢工出細活”。

你說話慢,做人有修養,避免禍從口出。

人在職場,慢,就是穩,就是穩中向好、穩中求進。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