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舊家院落舊秋風

舊家院落舊秋風

文/商子秦

“舊家院落舊秋風,只有當時人不同。惆悵一窗無用月,為誰涼夜曬梧桐。”這首詩是宋代詩人周端臣《古斷腸曲三十首》中的一首。

最近讀著老友梁經旭寫下的諸多文稿,立刻又想起這首詩,並摘下其中的詩句,作為這篇短文的標題。

梁經旭先生是一位年逾古稀的文化人,退休前供職於陝西省圖書館,系副研究員,擔任過省圖書館學會常務副秘書長。退休後一直在編寫陝西省圖書館館志。不料突然病倒,養病期間在大家的鼓勵下,寫下了許多文稿,悠悠往事,朝花夕拾,讀後引起我許多感慨。

我感到,這些文章首先有著一種存史的價值。這不僅僅對於經旭的家庭甚至家族,甚至在更廣泛的意義上,都是一份寶貴的資料。經旭是名門之後,其父是著名文化學者,上個世紀20年代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回陝後長期在陝西省教育廳任職。新中國成立後擔任陝西省圖書館館長,一直到“文化大革命”。這樣的一個家庭,歷經了滄桑的歲月,必然有著許許多多的故事,這些故事已經十分久遠,但如果梁經旭不去寫下來,就很可能成為永遠不為人知的故事。

現在梁經旭寫了,從《爺爺的傳說》到《外婆的石鬥村》《奶媽一家人》《七七祭——懷念我最親敬的二哥》等等,深情地記錄了家庭的許多往事。同時也為自己的同學、朋友留下了許多真實的回憶。

在方誌學方面,這些文章也具有獨到的價值。方誌是綜合記述一個地區情況的著作,內容包括自然、經濟、歷史、文化、人物、風俗、災害、文藝等等。文章中的兩篇《娘娘廟記事》,全方位地記錄了隴縣娘娘廟鎮和娘娘廟煤礦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的風貌和人物,再現了一個老鎮的昔日繁華歲月。

特別是經過歷史的變遷,娘娘廟煤礦已經消失,老鎮也風光不再,這樣的文字則更顯珍貴。另外在許多文章中,作者對咸陽的石鬥村、楊家臺村、渭南的羅劉村以及西安南院門街巷等做了詳盡的記述,留下難得的資料。

這些文章還有著民俗文化的意義。文中記述了過去關中鄉村中“打尬”、打鞦韆、唱兒歌、剪窗花、粘知了、燒鍋做飯、皂角洗衣服等民俗;別轆轤、踅篩子等農活,還有關於香椿芽、打攪團,鏟鍋蹴、掙鍋巴、灶火鐵勺炒雞蛋等吃食,甚至澆水(偷水)、引水上塬等事件,對隴縣一帶的民俗也多有記錄,這些也難能可貴。

這些文章還有著獨特的文學價值。在年輕的時候,我和梁經旭一起寫過詩。後來梁經旭在隴縣工作,曾得到“落難”於此地的“七月派”著名詩人胡徵老師的真傳,他和當時供職於隴縣文化館的著名戲劇作家周建順是摯友,更是七十年代寶雞優秀的業餘作者之一。他的這些文章細節生動,敘述從容不迫,語言流暢自如,很有老派散文的特色,非常適合老年讀者閱讀。另外,經旭在文藝評論、文史研究方面也寫過許多文章,還曾在《西安晚報》等報刊的評獎中獲獎。文章的文學價值可想而知。我不再贅言。

我和經旭是幾十年的朋友,經旭的文章中也寫到了我的家庭和我個人。在閱讀這些文稿時,我的眼前常常浮現出這樣的一幕:

那是1968年的11月20日下午,在寶雞西部山區的固川火車站,子周兄和我的一幫老同學送我上山下鄉到此地,這些人中就有梁經旭。大家翻山越嶺,一直把我送到位於大山深處的四家坪五隊,我永遠難以忘懷。之後經旭在隴縣工作,我也招工到了寶雞,他來來往往,都在我這兒停留,我們也常常交流自己的習作,相互批評更相互激勵,直到經旭調離隴縣。

歲月荏苒,當時十六七的小夥伴,一下子都變成年逾七旬的老人,真是“人生易老天難老”啊。正是因為他的文章中寫到了以前西安幾個有影響的“院落”(其中也包括我青少年時在大湘子廟街所居住過的那個大院),那首關於“舊家院落”的古詩才浮現眼前。

“舊家院落舊秋風”,依舊摯友不變情。願以此文祝福經旭多多保重,早日康復,同時寫出更多更好的文字,為這個世界奉獻更多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