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多面曹操——曹操寵妾未及時叫醒他被棒殺,多人死於曹操的多疑

曹操曾經有一篇著名的自傳性文字,叫做《

十二月己亥令

》,發表於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此時的曹操,作為漢朝的丞相,已於兩年前,帶領軍隊統一整個中國北方。

曹操在這篇政令性質的文字中,粗略地敘述了自己從出世,到統一北方的半生事業,文中,曹操曾經有這麼一句流傳後世的話: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曹操發表這篇己亥令,本來是因為輿論攻擊他有不臣之心,不久可能會篡漢,所以他要以此表明自己的心跡,曹操說他自己最多是想做個周公。結果曹操這麼一句自負的話一出,反而加重了他不軌之心的嫌疑。

無論如何,曹操這句自負的話,說的卻也是事實。當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諸侯蜂擁而起,敢問哪個不想稱王,哪個不想稱霸?單是曹操在己亥令中提到的就有董卓、袁紹、袁術、劉表,這還不包括曾經被他打敗的呂布、馬超,以及此時正佔據江南的孫權,和佔據蜀中的劉備。

這裡面有些人,只是因為實力不濟,被曹操打敗,並不是說他們沒有逐鹿中原、稱王稱霸的野心。

曹操之所以能在諸侯混戰的東漢末年佔據半壁江山,除了他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也與他狡詐多疑的個性分不開。

關於曹操的狡詐多疑,《世說新語》裡有這麼一個故事,曾經廣為流傳: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這段話的大體意思是,曹操將要接見匈奴的使者,可他覺得自己的外貌有些醜陋,讓匈奴使者看到,難免會被輕視,於是派手下崔季珪假裝自己去接見匈奴使者,而曹操自己則拿著一把刀裝作護衛,隨侍於床頭。等接見完匈奴使者,曹操派人去問對方:“你覺得魏王這個人怎麼樣?”匈奴使者回答說:“魏王這個人,非常優雅有風采,不過,魏王身邊那個捉刀之人,才是真英雄啊。”曹操聽了匈奴使者的話,立刻派人去追趕並殺死了這個使者。

這件事,本來應該到曹操聽完手下的轉述就結束的,因為曹操已經知道對方怎麼看自己了,然而曹操為什麼還要派人去追殺對方?以正常人的思維,很難理解曹操這一行為。

其實,曹操的一些想法和行為,還有更讓人難以理解的。

宋朝的裴松之在註解《三國志》的時候,曾經引用過《曹瞞傳》裡的一個故事:

又有幸姬常從晝寢,枕之臥,告之曰:“須臾覺我。”姬見太祖臥安,未即寤,及自覺,棒殺

之。

這段話大體意思是,有一天,曹操枕在他一個姬妾的身上,準備睡個午覺,曹操睡覺之前跟這個姬妾說,過一會叫醒我。過了一會兒,這個姬妾看曹操睡得很香,沒有叫醒他。等到曹操自己醒來後,用大棒打死了這個姬妾。

很多人看到這裡,會覺得曹操這個姬妾死得很冤,這個姬妾沒有按照曹操的要求叫醒他,確實有錯在先,然而這種並不算嚴重的過失,竟至於被大棒打死嗎?

沒錯,曹操就是這麼狡詐多疑而反覆無常。

曹操身邊的人,都知道關於曹操的一個脾性,千萬別在曹操睡覺的時候接近他,否則會有生命危險。曹操這個脾性,是他自己告訴別人的,甚至他是故意散播開來,還做出實際的事例給大家看。這同樣被記錄在了《世說新語》中:

魏武常雲:“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覺,左右宜深慎此。”後陽眠,所幸一人竊以被覆之,因便斫殺。自爾每眠,左右莫敢近者。

這段話大體意思是,曹操常常對人說,我睡覺的時候,大家千萬別靠近我,誰靠近我,我就會殺了他,曹操說,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會在睡夢中殺人,曹操左右的人聽了,便深以為戒,對待曹操的睡覺很是謹慎小心。

其實曹操並不是真的在睡夢中殺人,而是假裝睡覺,然後殺死接近自己的人。有一次,曹操又在裝睡,他一個寵幸的手下偷偷地給他蓋上了被子,曹操立刻發覺,然後一劍砍死了這個手下。自此以後,曹操左右的人才相信曹操所言非虛,不敢再在曹操睡覺的時候接近他。

曹操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他生性多疑,擔心別人會來暗殺他,所以用如此狡詐的手段,來嚇唬那些有這類打算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曹操甚至不惜隨手殺死自己寵幸的手下。

其實曹操這個人,在日常生活上很平易近人,有時候甚至還會做出一些放蕩不羈的事兒,讓身邊的人覺得不可思議。

曹操很喜歡音樂,沒事的時候,就找來很多歌姬,跟自己的手下們宴飲賞樂,以至於通宵達旦,在這個時候,曹操平易近人又放蕩不羈的一面就展現出來了。

他在跟手下們賞樂的時候,每每愛講些奇談怪論或戲弄之言,說到好笑的地方,曹操會笑彎了腰,頭都趴到桌子底下去了,以至於他的頭巾沾滿了酒水和食物,弄得汙穢不堪。然而曹操並不在意,仍舊跟手下們談笑不已,如果曹操多喝了點酒,甚至會談到很多隱私性的問題,這時候,在曹操面前,簡直沒什麼不可以說的。

如果你第一次參加曹操開的這樣的宴會,會以為曹操真是個可愛的人,以為可以很快跟曹操混在一起,打成一片,成為親密的好朋友,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不要忘了曹操狡詐又多疑,特別是,他不喜歡別人比他還聰明,更加不喜歡別人能猜透他的心思,有好多人就栽在了這上邊。

比較突出的就是楊修,此外名單還有一大串,比如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宗世林,

清河

崔琰,陳留邊讓等等。

楊修這個人跟曹操的事蹟,我們大概已經聽過很多了。

比如關於雞肋的典故,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劉備堅守不出,曹操無可奈何,有退兵的打算,可他又不願意明說。下令的時候,曹操只在命令上寫了雞肋兩個字,曹操手下的屬官不懂什麼意思,而主簿楊修卻去自顧自地收拾起行李,別人就問他,你怎麼知道大王要退兵,楊修回答說,大王拿雞肋作比喻,是說放棄了漢中太可惜,強攻漢中又有點得不償失,所以是要退兵的意思。《三國演義》也曾經將這個故事寫入其中。

楊修另一件惹得曹操不高興的事兒,則是他甚至直接教唆曹操身邊的人,這更加犯了曹操的忌諱。

楊修曾經做過丞相主簿這個官職,就是幫助丞相管理政令文書的,所以楊修常常需要向曹操彙報一些事情。

有一次,楊修又向曹操彙報某件事,可是,楊修猜到曹操對這件事的處置會有反覆,可能要改來改去,所以他就提前預備好了一疊紙,每張紙上寫著如果這樣就怎麼回答,並按照次序排好,交給負責守衛曹操的人,果然,曹操不久就來問楊修彙報的事兒了,因為風比較大,守者沒拿好這些紙片,以至於弄亂了次序,自然,守者在慌亂中回答的時候,根本就是前言不搭後語,牛頭不對馬嘴,惹得曹操大怒,曹操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楊修教他這麼做的。

由於楊修彙報的這件事,很對,曹操也沒拿他怎麼樣,但是,這個仇記下了。

後來,楊修因為幫助曹植與曹丕奪嫡,再次得罪了曹操,這次曹操沒有忍,直接弄死了楊修,罪名是

“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

交關諸侯很好理解,就是說楊修跟曹植混在一起,那前後漏洩言教呢?還記得雞肋的寓意是誰洩露的嗎?還記得是誰教唆曹操的手下人的嗎?曹操都記著仇呢!

曹操的狡詐和多疑,還表現在他的記仇上。實際上,曹操是個很記仇的人。

有一次,曹操跟劉備密談,告訴了劉備一件秘密的事,並要劉備守好秘密,誰知道劉備轉臉就把這個秘密洩露給了別人。曹操聽說以後,非常憤怒,以至於把自己的舌頭咬破,流了滿嘴的血,曹操藉此警醒自己,再也不能把什麼秘密都洩露給別人。

實際上,有時候,你以為曹操笑嘻嘻地跟你說話,就忘了他還跟你有仇呢,這也是曹操狡詐和多疑的一種表現,就是他總是很難完全信任一個人,就連他最信得過的荀彧荀文若,也遭受過他多次的猜疑。

而且,曹操殺這些人的時候,還表現得很悲痛,就好似他真的不想殺你,史書上評價曹操說:

其所刑殺,輒對之垂涕嗟痛之,終無所活。

曹操殺了人之前,對人家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流著淚為人家痛心,如果換個天真點的人,也許就以為曹阿瞞這麼傷心,是不是不想殺我了,然而

“終無所活”,

一個也別想活。漢末三國時代的人要警惕了,哪天曹操對你痛哭流涕時,那天就是你的死期。

陳留人邊讓,在朝廷為官時,跟孔融、王朗關係很好,而這幾個人都跟曹操關係不好,孔融被曹操殺了,覆巢之下無完卵的典故大家也知道,算是被曹操滅了族,這個邊讓也同樣被曹操滅族,而且是在多年以後。

邊讓一開始跟著大將軍何進,在大將軍府任職,何進被十常侍殺死後,邊讓便正式進入朝廷為官,一直做到九江太守,董卓擅權以後,邊讓辭官回家閒居。

曹操在兗州平定黃巾軍,做了兗州牧,他知道邊讓在家裡,也知道邊讓很有才華,就派人徵召邊讓,邊讓恃才傲物,不肯應召,而且還說了很多曹操的壞話,對曹操很輕視,由於曹操當時比較忙,沒工夫理這茬,暫時放過了邊讓,但是曹操把這個仇記在了心頭。

不久之後,邊讓跟家鄉某人生了矛盾,他家鄉的人就去曹操那裡控告——曹操是兗州牧,曹操聽說以後,抓住機會,殺了邊讓,並滅了他的全族。

話說回來了,開頭世說新語的故事裡,曹操為什麼要殺匈奴使者?

如果我們知道曹操是個狡詐多疑的人,就會發現,曹操玩的這個“影子武士”的把戲,一眼被匈奴使者看穿,自然很沒面子,更重要的是,這個匈奴使者看起來是個很有見識也很聰明的人,至少眼光毒辣,曹操怎麼能忍受?

再一個,曹操玩自己的這套把戲,是為了

“雄遠國”,

結果一下就被匈奴使者看穿,如果匈奴使者將這件事兒傳揚到匈奴去,他不僅丟臉丟大了,更重要的是,還怎麼

“雄遠國”?

當然,《世說新語》這本書,很多東西都不可靠,關於曹操這件事,也很難令人相信真實發生過,不過,這件事如果是真的,還真的符合曹操狡詐多疑的個性。

看到這裡,很多人或許以為我在黑曹操,其實不然,我對曹操的看法,跟魯迅先生是一樣的:

其實,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參考書目:

裴松之注《三國志》

《三國志集解》

《資治通鑑》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箋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