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唐朝憑啥3年平定突厥?真相:重用番兵番將,沒有朝代敢這樣幹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對位居中原的歷代中國王朝來說,最大的敵人就是西北方的遊牧民族,因此最適合與唐朝互相比較的軍隊,莫過於與匈奴對抗的西漢軍隊,而漢武帝征伐匈奴與唐太宗征伐突厥,在這方面也成為很好的比較物件。

1、西漢與大唐的對比

我們就來比較一下他們的兵力與成果吧!

根據記錄,西漢時代匈奴的總兵力為“拉弓計程車兵約三十餘萬”,匈奴的總人口數則是“連漢的一個郡都不到”。

若當時匈奴的人口相當於西漢一個郡的話,以西漢當時有五十四郡來計算,其軍隊數目自然也會是匈奴軍隊的五十四倍。

那麼,西漢有多少人口呢?

平帝元始二年進行了最早的人口調查,當時的戶數為一百二十三萬三千戶,人口數為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人。

為了擊敗匈奴軍隊,朝廷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整備制度,並做好萬全的準備,特別是為了要籌措軍費,而在此時制定了鹽鐵酒專賣、“均輸平準”等劃時代的經濟政策,但是西漢的軍隊仍舊不能完全壓制住匈奴,反而以失敗收場。

接著我們來看看唐征服突厥的過程吧。

在唐代的記錄中,對於突厥的兵力是這樣描述的:

“控弦百餘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有輕中夏之志。”

如果只是單純比較數字的話,比起三十餘萬的匈奴兵士,突厥的百餘萬已超過三倍之多。

相反地,唐太宗時期的人口數大約只有三百萬戶,只不過是西漢戶數的四分之一而已,因此讓我產生了“只用這樣的人數就想進行戰爭,可能嗎?”的疑問。

然而,以中原王朝的身份,前所未聞地將作為大遊牧帝國的突厥消滅的,正是唐朝的軍隊,因此這無疑是極不可思議的事。我們若想要弄清楚背後的原因,就需要先理解大唐帝國的力量。

2、不一樣的唐朝“府兵制”

對於唐朝消滅了比匈奴擁有更多軍隊的強大遊牧帝國,我們應該給予什麼樣的評價?

在皇城三清殿前,因掛有二十四功臣圖而聞名的凌煙閣中,由當時退位的高祖李淵舉行慶祝戰爭勝利的宴會,在該場合中,聚集了貴臣十餘名與諸王、王妃、公主等皇親,在宴會中當然少不了酒,有酒的話自然就要有歌舞表演,所有人都微醺地邊唱歌、邊跳舞。

在這場宴會上雖然聊了許多話題,但在流傳後世的對話記錄中,就屬李淵的一段話最有意義。

他的那段話主要是說:

漢高祖被匈奴圍困在平城白登山,在簽了屈辱的和議後,雖然圖謀報復,但直到最後仍舊無法實現;然而他(李淵)的兒子──太宗,竟將之前向突厥可汗稱臣的屈辱痛快地奉還回去了,這是一種漢朝無法做到、而唐朝做到了。

特別是在唐代,可以看到藉由幾個北方遊牧民族的問題,來比較秦始皇、漢武帝及唐太宗的例子。

那麼,唐朝只有這麼少的人口,又是如何進行這麼多的戰爭並取得勝利呢?

毫無疑問地,我們必須先關注大唐帝國的軍隊構成。

支撐大唐帝國的兵制為“府兵制”,雖然學界公認“府兵制”是以鮮卑人為核心所形成的胡漢融合制度,但進行遠征的唐朝軍隊主力實際上不是府兵,而是蕃兵,也就是所謂的外族士兵。

著名的歷史學者陳寅恪就特別強調了蕃將與蕃兵在對外遠征中的角色,只是統帥這種兵力的將帥結構會隨著時代而不同;太宗時期任命的蕃將為部落酋長,到了玄宗時期任命的蕃將則變為寒族胡人,換言之,其任命物件逐漸轉變為部落民。

簡單來說,唐的政策在初期以酋長為主,從慰撫的角度,將之任命為蕃將,而後漸漸地放寬範圍,連有能力的部落民都能被任命。

此外,兵源範圍也擴散極廣,這一點與粟特人的比重逐漸增加有關。若是說起唐代的粟特人,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以從事商業活動為主的族群;雖然前面說到唐代“府兵制”是以鮮卑人為核心所形成的一種胡漢融合制度。

但事實上,在匈奴、鮮卑等所謂“五胡”之外,也包含了不少粟特人。

就軍隊的構成面來看,“府兵制”即為五胡十六國之後,主要以胡族所組成的軍隊在不斷擴大範圍後,最終形成與漢族合作的形態。

此種“府兵制”因為有粟特人參與,代表著原本的“府兵制”變為更廣義的多民族軍隊。

唐朝的戰鬥力可以明顯區分為:

(一)由蕃將、蕃兵組成的軍團;(二)府兵(唐人“胡漢合作”);但外人在軍事上扮演的角色並非只顯示在組成比例上而已,在判斷府兵無法承受激烈的攻擊與戰鬥後,就形成了主要由蕃將及蕃兵組成的軍團。

3、唐朝的番兵番將

要將唐代活躍的異族武將(蕃將)全都列舉出來實在是太難了,若我們只就知名人物而論,先排除初唐的阿史那蘇尼失父子、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黑齒常之等功臣,首先會想到的就是盛唐時期的高仙芝、安祿山、哥舒翰、史思明、李光弼、李懷光、僕固懷恩等人。

這些異族武官或士兵不只是對內平亂,在唐朝出兵外國或是抵禦外寇時,也做出了特別重要的貢獻。

例如:

貞觀四年(六三〇年)投降的阿史那蘇尼失,在生擒東突厥的頡利可汗時就立了功;其子忠則在薛延陀入侵時帶領前軍擊潰薛延陀、高宗顯慶五年(六六〇年)時擊敗契丹、總章元年(六六八年)時與吐蕃對抗,並獲得經營西域的任務,為唐奮鬥了整整四十年。

突厥處羅可汗的兒子阿史那社爾在貞觀九年投降後,在太宗對高句麗的侵略戰爭中建立極大的功勳,在之後征伐龜茲與突厥時也有很大的功勞。

貞觀六年鐵勒別部的契苾何力隨著母親帶領六千多戶向唐投降,在侵略高句麗時隨軍從徵、征伐吐蕃與突厥時也建立功勳,是一位對唐鞠躬盡瘁的武官。

以上所列舉的武將主要都是北方出身的武將,也就是說,他們都是蕃將;另一方面,唐朝為了管理蕃將們,在初期給予諸衛將軍的稱號,於是他們原本只是名義上的地方官,卻漸漸地轉變為握有實權的內臣。就這點來說,不只是唐朝的軍事實力,在官階上,蕃將們所佔據的比重愈到後期也變得愈大了。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一般計程車兵。

安祿山叛軍的核心也是蕃兵,事實上自唐朝前期開始,雖然徵調外族士兵已是一般現象,但就連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那樣忠心又有才幹的蕃將,也是不可能晉升到大將軍的;相反地,漢族官僚的“出將入相”卻是再尋常不過的事。

然而,玄宗時期在李林甫的建議下,蕃將也能夠專任大將軍一職,因此起用了高仙芝、哥舒翰等人,安祿山也是這樣出現的。

特別是河朔在安史之亂後被視為叛亂之地,其中好幾個藩鎮也明顯具有胡人習俗或是胡化性格。

在唐朝軍隊中,又有多少出身自朝鮮半島的人活躍其中呢?

高慈、高震、高仙芝、泉男生、泉獻誠等人具有高句麗血統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特別是高句麗人以勇猛而聞名,這之中又以泉獻誠的“能射”最為出名。

六四五年,高句麗滅亡前,唐軍在安市城一役戰敗,將之前佔領的遼東省、蓋牟城等地約七萬名的高句麗人移往唐境內,包括高延壽等約三千人也都移住到唐朝境內,並獲得戎秩(武人的級別),成為唐朝軍隊的一員。

當時的俘虜中,作為獎賞送給唐軍的武將及士兵就有一萬四千人;此外,淵蓋蘇文的兒子泉男生因弟弟泉男建的政變而下臺並流亡至唐,他懷抱謹慎的心思、成為敵軍的先鋒,最終在消滅高句麗時,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高慈則是一看到高句麗滅亡的徵兆便馬上逃亡至唐,因而獲得榮華富貴。

除此之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還有作為高句麗蕃將而活躍的高仙芝、安史之亂時期活躍的王思禮,以及百濟名將黑齒常之等;與此同時,唐朝後期山東地區的軍閥李正己,以及建立齊國的李納父子也是朝鮮半島的子孫。

4、番兵番將參與唐帝國戰爭情況

蕃將、蕃兵的活躍也顯現在對國內叛亂的鎮壓上。

以地域性來說,唐朝主要動員的平叛部隊,大多是與北方遊牧民族有密切關係的河北士兵,例如為了平定安史之亂而動員的朔方軍、平定淮蔡的李光顏及其部隊、以及為了平定龐勳之亂與黃巢之亂而動員的沙陀部等,全部都是胡兵(蕃兵);此外,五代的義兒軍也主要是以深染胡俗的孩子們所組成。

自北朝時期開始,“西北方的胡族成為中原政權重要的兵力供給來源”,已經有非常久的一段時間,正所謂“河北之地,人多壯勇”,北魏時期,冀、定、瀛、相等許多州的營戶、屯兵等,主要也都是由充滿胡族氣息的塞外胡族的後裔們所構成。

再者,南北朝末期以後,粟特人自西域大舉向中原遷徙,他們因為各方面的特長而成為主要兵力的供給來源,特別是他們在唐末以“沙陀部”之名登場,最終在五代時期成為重要的政治勢力,建立了後唐(莊宗:李存勖)、後晉(高祖:石敬塘)、後漢(高祖:劉知遠)、北漢(劉崇,即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四個王朝。

若將這段歷史再往下,與遼、金、元等外族王朝相連,則我們可以看出,五胡十六國以後,西北方的胡族們便與塞內中原一直有著密切的關連。

在這裡,我們稍微來看一下唐在侵略高句麗時,活躍的蕃將及蕃兵吧。

參與這種戰爭的侵略軍並非唐的府兵,而是以東突厥的蕃將、蕃兵所組成,在當時動員的蕃兵中,可看出營州都督張儉帶領的契丹與奚的兵力,除了有當時以契丹蕃將身分參與的於句折及奚蕃將蘇支等人,北狄、西戎和奚、靈、契丹部眾們也都參與了這場戰事。

此外,我們若是觀察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世)勣帶領的蕃兵、蕃將們的名字:

江夏王道宗、張士貴、張儉、執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彌射、姜德本、曲智盛、吳黑闥等,從他們的名字就能感受到強烈的胡族氣息。

安史之亂的主角安祿山(七〇三至七五七年)與史思明(七〇三至七六一年)也是出身西域,具有說六種蕃語的能力,並以此為專長,在邊境擔任互市牙郎的工作。

像安祿山一樣身為外國人卻快速升職的情況是很少見的,安祿山在三十歲時進入軍隊,不到四年的時間就成為平盧將軍,四十歲時一躍成為邊境藩鎮的平盧軍節度使,和平時期成為邊境節度使神話的他,在天寶十年、四十九歲時,同時擔任三鎮節度使以及“領平盧、河北轉運使”、“管內度支、營田、採訪處置使”等多項要職。

換句話說,自四十歲到四十九歲之間,安祿山用超凡的速度,從一個地區的節度使升職到兼任三鎮的節度使,這樣快速上升的背景就算是與楊貴妃或是玄宗有什麼特殊的關係,如果不是在唐朝,就絕對不可能發生。

也就是說,在當時不管是不是胡人,只要有能力就能夠受到重用,因此才有可能像這樣快速上升到足以引起叛亂的地位。

安祿山這樣的人物不管再怎麼了不起,若不是有唐朝這樣的環境,外族出身的他是不可能成為任意擺弄一個地區行政、財政、軍事三權的節度使。

如上所述,唐朝一視同仁地對待外國人,並根據其能力來加以重用。

平定高昌時,契苾何力所帶領的軍隊有“數萬騎”;而征討突厥默啜可汗引起的叛亂時,隸屬北庭都護府下的好幾個藩鎮所派出的兵力則有二十五萬騎;可以這麼說,大唐帝國的兵力幾乎都是依賴胡族。

對於唐太宗或武則天,我們往往以“用人無私”來形容,若不是唐代這樣的時代背景,是絕對不可能像上述這樣任用胡人的。

如此任用胡人是因為他們所具有的勇猛與能力,我們也因此能夠輕易推測主要兵力由異族構成的唐朝軍隊之所以如此強大的原因。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