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望故鄉》和五首著名唐詩,揭示國人刻進骨子裡的故鄉情結

時間進入了1962年,在臺灣的于右任老先生已經八十四歲高齡了。他久病纏身,自知將不久於人世,他深謀遠慮,開始考慮後事安排。

他在1962年1月12日的日記裡寫道:“我百年之後,願葬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山要高者,樹要大者,可以時時望大陸。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

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懷鄉思國之情爆發,他在日記中寫下了感情真摯、催人淚下的千古絕唱:

《望故鄉》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老先生與世長辭,享年八十六歲。人們按照他的遺囑,把他安葬在臺北的最高處大屯山上,並在頂峰豎立起一座面向大陸的于右任半身銅像,了卻了于右任老先生登高遠眺故鄉——中國大陸、陝西省三原縣的心願。

《望故鄉》這首詩,蒼涼悲壯,真摯強烈地抒發了于右任老先生對故鄉、對大陸深深的眷戀之情,讀之不禁使人潸然淚下。

前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評價《望故鄉》這首詩是“激情山河的千古絕唱,令世界中華兒女裂腹慟心!”

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崇尚葉落歸根,有著濃厚的故鄉情結,家鄉的一切都是最美的:“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即使相隔萬水千山,也割不斷人們濃濃的思鄉之情。

思鄉是個永恆的話題,歷代的文人墨客留下的作品不勝列舉。而表達思鄉之情的唐詩,以其濃縮精練、感情真摯、意境優美的特點,在各類思鄉主題的文學作品中獨佔鰲頭。

快到年底了,離家在外的人們開始盤算著什麼時候可以回家過年了,這時候人們的思鄉之情最濃,為了緩解人們的思鄉之苦,筆者精心選取了五首思鄉題材的著名唐詩,揭示國人刻進骨子裡的故鄉情結。

第一首,毫無疑問,是李白的: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不用解釋,大家都非常明白。她不單純是一首詩,更是一首家喻戶曉的兒歌。在我們幼小的時候,在我們還不清楚什麼是鄉愁的時候,這首詩就把“思鄉”的情結,深深地刻進我們每個人的腦海裡,也刻進我們中華民族的骨子裡。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遊子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不禁還是要說,月是故鄉明啊!

“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團圓歡聚是春節的主題。那時人們闔家團圓,把酒言歡,歡飲達旦,其樂融融。

但是,總有一些人,由於各種原因,必須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能回家團聚,他們滿懷遺憾。這不,唐朝大詩人高適在一個旅館裡,獨自悽然地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寫下了:

《除夜作》

旅館寒冬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詩意:

寒冷的冬天,我獨自在旅館裡,久久難以入眠,

是什麼事情,讓我這個遊客心裡變得悲傷悽然?

故鄉的親人今夜一定在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我,

我的鬢髮已經變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高適的前半生四處奔走,與李白、杜甫結伴漫遊,與王之渙、王昌齡旗亭畫壁,屢次投奔高層幕府,卻仕途挫折,不為人識,始終鬱郁不得志。

但是,高適同志不拋棄、不放棄自己的理想、追求。以盛世大唐的積極進取精神,厚積薄發,終於在四十九歲這一年,高適開始了他開掛的人生,主宰了自己的命運,僅用了四年的時間,就官拜淮南節度使,成為唐朝一位顯赫的封疆大吏,《舊唐書·高適傳》稱:“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

這首詩,很明顯是在高適發達之前的作品。除夕之夜,高適獨自漂泊在他鄉,隆冬寒夜,恰逢佳節,高適不由得觸景生情,泛起濃濃的思鄉之情。同時,高適感慨自己事業無成,卻已時光流逝,白髮叢生。

明代著名的詩論家胡應麟評價這首詩:“對結者意盡。……‘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語不得乃可。”

說到了佳節,怎麼能忘了九九重陽節呢?這一天,人們攜家帶口、呼朋喚友,一起登高賞秋,祈福辟邪。詩佛王維當然未能免俗,只不過普通人踏秋僅僅是踏秋而已,而王維卻能寫出千古名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意:

一個人獨自在異地他鄉作客,

每逢節日倍加思念遠方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

頭上插滿茱萸卻只少我一人。

寫這首詩時,王維才十七歲時。當時王維為了準備應試,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

“獨在異鄉為異客”,開篇就寫出了王維在異鄉的孤獨悽然之感。王維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用了一個“獨”、兩個“異”字,可見他強烈的異地作客之感,在他鄉越是孤獨,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強烈。

“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是親人們團聚的日子,而王維呢,隻身客居異地他鄉,他不由自主地思念起家鄉的親朋好友、山山水水,這些美好的回憶,“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些回憶觸發了王維無限的思鄉之情和自己不能回家團聚的遺憾。

這句寫得自然質樸,娓娓道來,寫出了在外漂泊遊子的真切感受。“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成為了千百年來思鄉的第一名句,打動了無數遊子離人的思鄉之心。

除了這兩個節日,還有一個重要的節日,那就是清明節。人們在思念親人的時候,從來沒有忘記故去的親人——自己的祖先。在上古時代,每年的春天,人們都舉行隆重的祭祀祖先的活動,這就是清明節的來源。

唐朝大詩人杜牧在清明節祭祀祖先之後,揮筆寫下了著名的詩: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意:

今年清明時節,細雨紛紛,

路上個個行人,傷心斷魂。

借問,當地何處買酒澆愁?

牧童,微笑著遙指杏花村。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有著逢年過節祭祀祖宗的優良傳統,以示不忘根本。不忘過去,忘記根本,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據《左傳·成公十三年》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祖先意味著生命的傳承與延續,當然是整個國家和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人們舉行隆重的儀式,祭祀自己的祖先,感謝祖先賜予我們的生命、知識、經驗和財富,希望獲得祖先的保佑、庇護和指引。

中華民族之所以是最偉大的民族,中華文化之所以五千年綿延不絕,從未中斷,與此有著極大的關係。

清明節過後,就要迎來另外一個家人團聚的重要節日——中秋節了,八月十五月兒圓,望著一輪明月,一代名相張九齡發出了感慨:

《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詩意:

海面上升起了一輪明月,

此時你我天各一方共賞。

有情人幽怨漫漫的長夜,

徹夜不眠將你冥思苦想。

滅燭後月光滿屋令人愛,

披衣才覺露水沾溼衣裳。

月光雖美不能手捧相贈,

不如入夢與你歡聚一堂。

輔佐唐玄宗維持開元盛世的名相張九齡,老家是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當時屬於偏僻之地。作為嶺南地區第一位登堂拜相之人,張九齡自幼聰明好學,被譽為神童。

入仕後,張九齡為民造福,主持開鑿了大庾嶺路,改善了南北交通,被人譽為“古代的京廣線”。他直言敢諫,不畏權勢,即使面對唐玄宗李隆基,他也毫不隱瞞自己的觀點,直言不諱,以至於多次遭貶。

張九齡目光如炬,明察秋毫,很有識人之道。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安祿山第一次拜見時任宰相的張九齡。張九齡就看出安祿山是奸詐之徒,斷定日後此人必會作亂,他對侍中裴光庭說:“亂幽州者,必此胡也。”張九齡毫不猶豫在奏文上批示,為嚴肅軍紀,擬將安祿山斬首。可惜,唐玄宗沒有批准,為示皇恩,將安祿山釋放。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張九齡因舉薦失當,由宰相被貶為荊州長史,中秋之夜,張九齡思念故鄉,想念遠方親人,揮毫創作了這篇傳世佳作。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意境雄渾闊大,成為人們耳聞能詳的千古佳句。

詩聖杜甫深情地寫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大政治家王安石熱切地盼望著:“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熱愛祖國,留戀故土,思念親人是國人永恆的話題。當下世界,交流頻繁,國人出走異國他鄉,無論何時 ,無論何地,流在心裡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我是炎黃的子孫。

以上是筆者精心選取的五首佳節思鄉的唐詩,當然還有其他優秀的思親懷遠之詩,限於篇幅,將在以後的文章中加以介紹。

好友,您最喜歡的思鄉詩是哪首呢?歡迎一起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