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最好的紀念是承續與進取——紀念沙孟海誕辰120週年

最好的紀念是承續與進取

——紀念沙孟海誕辰120週年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字孟海,出生於浙江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曾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終身教授、西泠印社社長、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等。

沙孟海在書法篆刻藝術上卓有成就。於書,化古融今,自成一格,尤其是擘窠大字,有“榜書海內第一”之譽;於印,則清逸醇正,入古出新,所作古璽、漢印到明清流派,甚至隸楷入印,皆能信手拈來,極富書卷之氣。

沙孟海是中國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六十年代初,沙孟海應潘天壽之邀,與陸維釗等諸位先生在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籌辦併成立了全國首個書法專業。此舉開創了書法的高等教育之路,於現代學院體系中重新建立起了道藝會通、學養相成的書法教育“通人之學”。

為紀念沙孟海為中國書法事業作出的卓越貢獻,研究其學術理念和方法,“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120週年系列活動”近期在京展開。沙孟海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學術文獻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展,同期還舉辦了紀念座談會及全國“書法學”學科建設與發展學術研討會。

實事求是(篆刻)

《西泠四家印譜跋》手稿

《與劉江書》墨跡稿

《與劉江書》墨跡稿

今年是中國書法教育開拓者之一沙孟海先生誕辰120週年。自1963年至今,中國美術學院的書法教育走過了57個年頭,回溯這超過半個世紀的漫漫長路,“敢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和“含弘光大”的責任擔當,始終貫穿在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各時期的發展之中,體現在一代代師生教學的點滴之間,是高等書法教育得以不斷髮展和完善的不竭動力與源泉。

作為一個書法家,一方面要了解文字的結構和書體源流,借鑑名跡,熔鑄古今,推陳出新,自成風貌。另一方面還得轉益多師,要有字外功夫,諸如文學、文字學、史學、哲學等學問修養,更要有崇高的人格修養…… ——沙孟海

1980年6月,時任浙江美術學院首屆書法碩士研究生導師之一的沙孟海在北京治病期間給劉江寫了一封信,內容主要是關於對中國首屆五位書法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問題,這便是現在書法界大都已熟知的《與劉江書》。此信言簡意賅,以當時全國書展的座談為語境,圍繞著如何重視傳統講到五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關於文字基礎,強調對小篆形體結構必須下切實的功夫。二是關於專業技法基礎,強調對正楷功夫應加以重視。三是關於學問基礎,強調除技法以外必須有一門學問做基礎。四是關於閱讀和查考古書的能力,強調重視目錄學。五是關於為藝做學問的態度,強調“轉益多師”“抗志希古”。信中最後講到“潘、陸二位先生創辦這個專業,有遠大的理想,可惜他們已不在人間。現在書法專業只我們一校,國家賦予的任務甚重,我們要特別珍重。”沙孟海以深沉的歷史責任感所寫下的《與劉江書》,對於中國的高等書法教育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歷史文獻。

沙孟海提出:“一般書人,學好一種碑帖,也能站得住。作為專業書家,要求應更高些。就是除技法外必須有一門學問做基礎,或是文學,或是哲理,或是史事傳記,或是金石考古……”如此“以學養書”,並非只是技能和知識的具備,而是實踐與理論的互通和相輔相成,是治學與創藝在觀念和方法上的相通,以理論研究培養思考能力、引導實踐,以實踐檢驗理論研究的成果,是為專業書法實踐的方法論。

浙江美術學院的首屆五位書法碩士研究生都已成長為書法界的中堅力量,他們曾得沙孟海先生的親授,老師的教學思想和藝術理念對他們影響深遠。他們回憶說作為藝術家的學者,沙孟海先生以畢生精力成就恢宏大氣的碑派書風,世人稱他為“榜書海內第一”,他兼具四體精通的藝術視野和審美立場。學術又是沙老的立身之本,他兼有古文字學、古器物學、文物考古學、金石學、古典文學等多學科功底,是藝術與學術雙棲的學者書法家。

沙孟海會通經史,連線古今,以宏闊的心胸、高遠的志向、深厚的學養成就了自我,也樹立了一個時代的書法藝術標杆。

現在所謂時代氣息、時代精神,往往是指文學內容或者書法篆刻形式上所追求的一般理想。至於真正具有時代風貌,能代表一代書風者,則必須是在形式上具有強烈民族性的,又能經受社會檢驗、歷史鑑定的。——沙孟海

時至今日,中國書法應時應勢、應事應人,書風絢爛紛呈。隨著書法史、書法理論研究的不斷展開和深化,傳統賦予我們今天藝術實踐可借鑑和吸收的元素越來越多。面對古代傳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面對外來藝術思潮的湧入,我們究竟如何自持,如何篤行,在守正中創新,在開拓中進取?

沙孟海先生在學術研究和創作上十分強調“窮源竟流”,他在《我的學書經歷和體會》中講道:“什麼叫窮源?要看出這一碑帖體勢從哪裡出來,作者用什麼方法學習古人,吸收精華?什麼叫竟流?要找尋這一碑帖給予後來的影響如何?哪一家繼承得最好?”

因此,基於這樣的理路,我們研究一個時代的書法,師法一個書家的作品,學習各個碑帖,觀察的是以風格為基礎的內在體勢的關聯和發展,尋求的是“常”與“變”的關係,體悟的是入古出新的境界和方法,追求的是內在的化用和融通。正所謂本立而道生。引發對中國書法內在發展規律的探尋和對如何借古開今的思考。

古人受客觀條件的制約,獲得識見的資源遠不如今人,機緣的因素佔相當比重,其“博取”也往往是非系統,缺乏邏輯性的,所以古人通常以一生的內修來獲得頓悟,尋求莊周夢蝶的化機,最終實現人書俱老。沙孟海先生在談他的學書經歷和體會時也談到了他的博取,即“轉益多師”。從少年時在帖與碑中“彷徨尋索”,到師從錢太希,再到青年時追慕沈曾植,請教吳昌碩、康有為,師從馮君木等,他在不斷的訪謁求教和自悟中,廣涉碑與帖,對篆隸楷行草諸體用功,熔古鑄今,約守自化,形成了其古拙樸茂、雄渾博大的獨特藝術風格,而其中他對北碑和顏真卿楷書的感悟和涉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傳統藝術的傳習皆強調師古、師造化,但無論是師古還是師造化皆為“中得心源”,強調的是內心的感悟。因而,師古便不僅僅是傳技法、得風格的問題,而是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和提升。從“會”到“懂”,從“法”及“道”,只有透過“轉益多師”“博採眾長”方能在約守中實現融會貫通,進而“書通則變”創造獨立的風格。

那麼,在書法已成為一門學科的今天,究竟如何“轉益多師”?今人習書當然也可以憑個人喜好博採眾長,未必不成功。但是從教育的角度,尤其針對專業書法教學,今天曆史的贈予,人文研究的貢獻,科技創造的可能,賦予了“轉益多師”更多的學理性。沙孟海先生在書法研究中的理性梳理、邏輯分析,既是一種研究的框架,又是一個實踐的正規化。對書體源流、技法演進、風格因革作“窮源竟流”的梳理分析,為實踐的“轉益多師”提供一個縱向、橫向,系統化、體系化的資源。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我們所面臨的文化藝術環境比古人要複雜得多。傳統給予我們豐厚的積累,善用者傳統是取之不盡的財富,而不善用者傳統即成為沉重的包袱。今天,我們學習書法,實物範本的積累越來越多,思路越來越活躍,同時受到的干擾也越來越大。沙孟海先生在“法”與“道”,“會”與“懂”之間構築起了書法作為學科的“學理”邏輯,旨在借鑑名跡,深究書體源流,體悟藝術因革,熔鑄古今,以求推陳出新、自成面貌。對於我們而言它是一種思考傳統和取法傳統的方法,提醒我們如何不再以簡單的“拿來主義”來照搬歷史,如何從紛亂複雜的傳統中提煉其中的本質和規律,感悟時代的氣息,把握時代審美和時代精神,避免流於表面和淺薄,以一種專業的態度,與古為徒,借古開今。

正如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所說,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史和教育史上,潘天壽、沙孟海等一批前輩大家,歷經百年中國的滄桑鉅變,在現代視野中整理國故,於學院體系中弘揚國粹,他們於民族危機中奮起,在時代問題中自新,從傳統正學中鼓盪起中國人的堂堂士氣,在書法與學術的貫通中煥發出文明振興、國學存續的碧血丹心。

(作者:沈浩,系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

【編輯:陳海峰】

【來源:中新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