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國寶奇旅》反對文物南遷的都是壞人魯迅胡適也曾反對過!

電視劇《國寶奇旅》正在熱播,雖然收視率仍不及《知否》但能排在第二,也足見觀眾對這部劇的認可。這是一部以九一八事變後故宮文物南遷為背景創作的電視劇。文物南遷這件事非同小可,在當時也存在很大的爭議,正如劇中周若思的父親周旬達極力反對文物南遷一樣。從我們觀眾的上帝視角來看,文物南遷當然是毫無爭議的一件事,因為很多觀眾都容易把反對文物南遷的角色貼上反派的標籤。那麼反對文物南遷的周旬達真的就是壞人嗎?

如果就因為他極力反對文物南遷就認為他是壞人未免顯得過於草率。首先,他沒有無法在上帝視角觀看整個事態的發展形式,其次在當時像他這種讀書人迂腐、守舊的,只專注於事業而不關心國家形勢的人不在少數。當週若思告訴父親時局動盪,日本人隨時可能進攻北平時,他依然還是有恃無恐,認為這都是危言聳聽。當然除了這個理由以外,文物南遷本身就是件工程量非常大的事情,盤點運輸,上貨卸貨都需要格外的小心,在這麼多環節裡也難免會讓人擔心文物不會被損壞,對於一個專注於文物保護工作的人而言,當然也不想讓文物冒這個風險。

劇中也並非周旬達一人反對文物南遷,袁炳章得知文物南遷的訊息後質問周旬達,周旬達表示自己的無奈和無能為力,希望以袁炳章的資歷聲望和身份地位力挽狂瀾,這才有了後面袁炳章和馬衡的一番對峙。

二人各執己見,其實說的都不無道理。在觀眾角度或許絕大多數都認為極力反對的都迂腐不化,不知變通。但其實當時持反對態度的也不僅僅只是劇中這二位,在現實中就連胡適和被譽為“民族魂”的魯迅先生也是反對文物南遷的。對於文物南遷,魯迅還賦詩一首予以諷刺,詩云:“闊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餘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載冷清清”。胡適也提出,不贊成遷移之舉理由有三:第一,因在國際人士監視之下,未必有人敢於破壞文化古物;第二,因故宮古物數量極巨,遷移並非易事,萬一發生意外則責任誰負;第三,在南京上海均無適當地方儲存,非萬不得已時,絕不應輕易遷移……此外,社會上更謠傳有當局變賣古物抵償國債、故宮內部已在倒賣古物等駭人聽聞的所謂“內幕”,鬧得滿城風雨,人人提古物南遷而色變,群情激憤的反對聲浪一浪高過一浪起來。

所以周旬達極力反對文物南遷並不能說明他就是壞人,只能說觀念不同,儘管在現在看來文物南遷的確避免了大批文物被日本人搜刮掠奪,也確是上上之策,但在當時存在的爭議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但歷史事實告訴了我們,文物南遷絕對是明智之舉,而1933年的這次文物遷移也並非唯一一次,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之後上海也淪陷,南京也是岌岌可危,國民政府不得不再次做出文物遷移的決定,而這一次,國寶則分為南、中、北三條線轉移至相對安全大後方西南地區。

在我看來文物的遷移也都是不得已而為之,雖然有負面影響,但能保住大批國寶被侵略者搶掠損毀,絕對是一件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