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皇上的一句上聯:“二人土上坐”,帝妃的回答亮了!

在中國皇帝排行榜中,論文學藝術才華,宋徽宗趙佶絕對是名列前茅的。他自創的書法字型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的花鳥畫也自成“院體”。

相比之下,趙佶的詩詞卻顯得較為平庸,尤其是前期詩詞,多為矯情之作,享樂情調十分明顯。但在淪為亡國之君之後,他觸景生情,寫了不少情真意切的佳作,像“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山南無雁飛”,讀來讓人心中隱隱作痛。

趙佶的文才雖然稍遜,但也不輸其他皇帝。能詩者,當然不會少玩作對的文學遊戲。相傳某年的中秋之夜,趙佶攜一愛妃登上瓊華島賞月消遣時光。瓊華島的名字雖然流光溢彩、大氣磅礴,但是,其實,它只是宮中的一個被刻意裝扮過的小土堆而已。

風清月圓之夜,趙佶與愛妃二人枯坐土堆之上,突然靈感迸發,就依據眼前實景吟出一聯絡:“二人土上坐。”此語乍一看,並不新奇,只是客觀地講述了兩人閒坐土堆的事實,但是,細一捉摸才發現,其中大有奧妙,“土上”加“二人”,就是一個“坐”字,實其事,虛其情,是個非常有韻味的上聯。

此時,端坐徽宗身邊的妃子,由於天長日久地受到趙佶的感染,也是稍有文采之人。皇妃望著一輪明月,也觸景生情,對出了下句“孤月日邊明”(又曰“一月日邊明”)。日字的旁邊加一個月字就是一個“明”字。

帝妃的這句“明”字對得是大有深意,是曲意誇讚徽宗為“明君”。這樣,既拍了皇帝的馬屁,又與中國傳統的陰陽理論暗合(日為陽,月為陰),它把自然界日與月間發光和反射的關係比為人世上帝與妃、主和從的關係,而且很符合當時的情景,他們是在賞月,自己在皇帝身邊坐著,自然就能想到自己就像月亮因太陽才有光芒,實乃聰明妙對。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