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近代燧發槍打仗遇上下雨天怎麼辦?大頭兵和貴族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之前我在某篇文章中說過,當年英國馬戛爾尼訪清時候問及清兵為啥還在用火繩槍而不用燧發槍,陪同的王將軍表示燧發槍的發火率不如火繩,所以不用。

那麼火繩槍在點燃效率上確實比燧發要好那麼一些,但燧發槍在惡劣環境下,比如潮溼天氣,大風天氣下的點火率就要比火繩優秀了,畢竟它是靠燧石擊打火砧產生的火花來點燃藥引,而不是靠悶燒的火繩,對環境的適應性是要好一些。但如果是大雨天,燧發照樣沒轍。

比如說1841年的三元里抗英事件中,暴雨導致英軍的燧發槍無法使用而被憤怒的三元里鄉勇包圍。

那麼問題來了,打仗總不能是掐著天氣打,所以燧發槍當時有沒有防水手段呢?

答案是有,不過效果並不能算很好,而且吃瓜大頭兵的手段和貴族的手段也不一樣。

我們先簡單理解下燧發槍的原理

它的擊發就靠擊錘簧帶動擊錘,錘頭的燧石打在火砧上產生火星,火星點燃藥池內的藥引,藥引燃燒之後從一個傳火孔傳入膛內點燃發射藥。

那麼遇到下雨天,最麻煩的事兒就是藥池內的藥引被雨水打溼。而我們從上圖中可以看到,火砧下部平時是充當藥池蓋的,但這蓋子擋雨能力有限,所以還是得做一些防護措施才能避免藥池被浸溼。

那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一層防水的玩意把整個擊發元件給套上,等需要開火的時候再開啟射擊。比如下圖這樣的

這是一種歐美近代打仗或者打獵時常見的裝備,就一層牛皮套在擊發元件上,由於套上之後長得很像牛的膝關節,所以他們也將這種皮革稱之為‘’Cow‘sKnee’‘(靠死你)

當然,光是這樣還是很難避免水從槍管和槍身的縫隙中淌到藥池位置,所以還需要用防水材料,比如蜂蠟在藥池以及接縫的地方塗抹一番。

(蜂蠟塗在藥池周邊,防止水滲到藥池內)

縫隙處理↑

然後問題來了,套這層牛皮太麻煩了,開火的時候還得先取下來,而且打完之後不還得溼麼?到時候藥池又得重新擦乾,然後再上藥。其實解決方案也是有的,比如在整個發射元件外邊套一個盒子。

這麼一來,即便不用取下來都可以擊發,上藥引和扣下擊錘的時候還能開啟蓋子操作,超級方便。

這個是沒錯啊,不過這玩意看起來很累贅啊,拆卸都不方便,下雨天干仗畢竟是少數,而且真正的貴族大爺怎麼可能帶這麼一坨看起來很蠢的玩意呢?

那麼貴族們的解決方案是啥?細節處理!

上圖這把叫曼頓雙管防水燧發槍,英國佬的發明,畢竟那地方整天下雨,貴族大爺們萬一碰上個雨天又想打獵啥的,這種防水槍就派上用場了。

可能有人會問,這看起來不就是一把雙管+雙發射機組的燧發槍麼?看不出啥防水細節啊,實際上原理也很簡單。

這槍上方有兩個排水孔,當雨水往擊發部件這位置順下來的時候就會透過排水孔從下方排出。兩側的藥池則是懸挑出來的,在排水孔正下方,因此槍身上雨水無論從哪個方向都不會往藥池這個地方滲。

另外它火砧下方的藥池帽也極盡可能的和藥池配合,表面也儘可能設計出向外的排水坡度,如果再在藥池周邊抹上一點蜂蠟,那麼下雨天開火就基本沒啥問題了。

當然,前提別是那種狂風暴雨。所以說,防水燧發槍依舊是沒徹底解決防水問題。

但話再說回來,這槍出產的時候已經是1815年,同時期,防水燧發槍的設計師約瑟夫·曼頓自己搗鼓了一種早期火帽,這麼一來,防水就再也不是問題了。。。

(曼頓的雙管火帽槍↑)

恩,既然解決不了燧發的防水問題,那就解決燧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