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貴州大方:林下天麻成群眾增收致富“新引擎”

工人們把天麻種分割成小塊。鄭吉軍攝

“我們今年8000平方米的計劃,現在種了7000平方米,還得搶工期加把勁,儘快把剩下1000平方米種下去。”近日,在貴州省大方縣六龍鎮紙廠村,趁天氣放晴,村支書劉孟琴帶著20多個工人在林下種植天麻。在她的對面,一個是天麻老闆陳緒義,另一個是交通銀行貴州省分行派駐紙廠村第一書記費勇,種天麻是他們三人這幾天最上心的事。

“我村有耕地230畝、林地12000畝。面對林多地少的實際,我們確定在林地上做文章。”2021年11月才到紙廠村任支書的劉孟琴,很快就投入戰鬥狀態。她說:“發展不能拖,振興不等人。天麻產業在我村有良好的種植基礎,村兩委確定持續發展壯大天麻產業。”她在筆記本上記著一筆帳:一平方米採收天麻15斤,每斤12元,一平方收益在180元左右。這筆賬堅定了她發展天麻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工人們背送天麻種植材料。鄭吉軍攝

“紙廠村種出來的天麻,經過檢測,天麻素含量較高,很受客戶歡迎。”陳緒義在紙廠村種植天麻已經8年了,早在2014年,他就開始在這裡種植天麻,併成立天億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貧困戶”的形式,以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勞務等方式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模式,併為種植農戶提供種源和技術指導,貧困戶連續6年實現了分紅,天麻產業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有力抓手。

常年在陳緒義天麻基地務工的村民王中林就嚐到了甜頭,他說:“早在2017年,我就種植天麻7000個平方,當年就收入十多萬元,現在我還一直種,一家人的開銷全靠它。”村民嶽守先比王中林加入更早,她已在天麻基地務工8年了,現在已經成了工頭。她說:“從陳老闆一來我就在他的基地上務工,最多一月能領3千多元工資,平常每月也有2000元的收入。這樣既能照顧老人和小孩,又有固定的收入,挺好的。”

工人們為了節省時間在山上午餐。鄭吉軍攝

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17年6月,紙廠村成立了黨支部領辦的大方縣鑫農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展天麻種植。合作社成立以來,累計投入資金500餘萬元。今年5月,經多方爭取,大方縣又投入了36萬元的專案資金,用於入股紙廠村黨支部領辦的鑫農合作社,作為建檔立卡群眾的入股分紅,加之與陳緒義的天億合作社簽訂了收購協議,徹底走出無資金和銷路的困境。

紙廠村天麻產業的發展壯大,除了各級部門的幫助和參與群眾的支援外,也離不開幫扶單位的傾力幫扶。2021年5月,交通銀行貴州省分行對口幫扶紙廠村,派出第一書記費勇駐村開展幫扶工作。費勇說:“經過反覆的調研論證,我們單位籌集了40萬元幫助紙廠村發展天麻產業,其中20萬元用於天麻種植,20萬元用於建設天麻作坊廠,開展天麻後期加工,提高天麻的附加值,推動天麻產業的持續向好發展。”

技術人員指導工人種植天麻。鄭吉軍攝

各類資金的注入,為紙廠村的天麻產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六龍鎮乘勢而為,將天麻產業作為紙廠村主打產業來抓,在專案資金、人力、物力上向紙廠村傾斜。六龍鎮黨委書記陳勁松說:“我們把發展天麻產業作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對紙廠村天麻產業實行專班推進,著力通堵點、抓重點、破難點,擦亮農業產業特色‘招牌’,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之路。”

目前,紙廠村有天麻種植合作社2個,天麻種植面積2352畝,涉及土地流轉32戶、利益聯結270戶、長期務工30餘人,天麻產業已成為紙廠村群眾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劉孟琴信心滿滿地說:“下步,我們打算做村裡的一些公益事業,比如安裝路燈、修建小廣場、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等,讓村裡的環境更靚,讓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吳貴榮、鄭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