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越南語翻譯,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翻譯

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文化,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對於民俗文化詞的翻譯應當力求準確,儘可能地保留其原有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正面宣傳地方民間文化,並做到簡潔緊湊。那麼,針對越南語翻譯,如何將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翻譯為越南語呢?在此北京翻譯公司總結如下翻譯策略供大家參考。

民俗文化翻譯:音譯方式

當原語和譯語之間差異很大、存在語義空白的情況下,翻譯越南語時不可能直接從形式或語義入手,此時,音譯作為主要的翻譯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當地民俗文化的特色和民族語言的風格。例如壯族民間常見的吉祥物“繡球”譯成túcầu;壯族人民演唱的民間歌謠“山歌”譯成sơnca。

民俗文化翻譯:音譯+註釋

在民俗文化詞的翻譯過程中,當音譯不足以表達出原語的文化內涵時,還需要在音譯的基礎上加上註釋。例如出生於廣西河池的劉三姐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但外國遊客卻未必都聽說過這位古代著名的壯族歌仙。把“劉三姐”譯成LưuTamThư,再加上註釋“nghệsĩngườidântộcChoangcổđàitàidanh”,越南遊客即可知曉;又如三月三是廣西各民族歡慶的歌節,廣西各地舉辦各式民俗活動喜迎八方來客。把“三月三”譯成TamNguyệtTam,再作進一步註釋“ngàylễtruyềnthốngnhữngdântộcQuảngTâynhưdântộcHán,dântộcChoang,dântộcDao,dântộcĐộng,dântộcMèov。v。。。”,讓越南遊客知道三月三是廣西漢族、壯族、瑤族、侗族、苗族等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民俗文化翻譯:音譯+意譯

為了提高跨文化交際效率,傳達原語的意向和文化內涵,採用保留原詞的語音或部分語音,兼顧意義的辦法來進行翻譯,即音譯加意譯。例如依飯節是聚居於廣西河池羅城縣的仫佬族祈神保佑豐收、人丁安泰的特有的傳統節日,當地仫佬族同胞身著節日盛裝,與八方來客共慶佳節。把“依飯節”譯成tếtYPhạn,有利於幫助越南遊客僅從字面判斷即可明確這是一個節日;又如八寶飯是廣西河池宜州懷遠鎮的招牌美食,在當地有著悠久的製作歷史,引得眾多遊客慕名而來。把“八寶飯”譯成xôibátbảo,有利於幫助越南遊客從字面即知這是一種糯米飯。

民俗文化翻譯:意譯方式

由於語言、文化、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譯者需要改變形式才能忠實地再現原語內容時,則需要根據原語的大意來翻譯,即意譯。例如“八寶飯”譯成xôingọtthậpcẩm,可讓越南遊客進一步瞭解,還可作具體說明“thứcănngọtgồmgạonếp,hạtsen,longnhãnvàmộtsốnhânhoaquảkhônhư:nhokhôv。v。。。”,讓越南遊客知悉八寶飯是一種糯米加果料兒、蓮子、桂圓等多種食品蒸熟的甜食。

民俗文化翻譯:直譯方式:

直譯即在翻譯的過程中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一對一的翻譯。直譯既忠實原文內容,又符合原文的結構形式;既傳達原文的字面意義,又傳達原文的文化色彩。例如每年中秋廣西河池宜州懷遠古鎮都會舉辦極具特色的供月亮活動,“供月亮”可以直接譯成cúngtrăng;又如打陀螺是聚居在廣西河池環江縣的毛南族在農閒節慶之間依天時地利舉行的體育專案之一,“打陀螺”可直接譯成đánhquay。

在中越翻譯交際中,採用音譯、音譯加註釋、音譯加意譯、意譯、直譯等翻譯方法,將帶有濃厚民族色彩的民俗文化詞恰到好處地翻譯出來,為越南遊客所瞭解認知,幫助越南遊客盡情地享受中華民族民俗風情,更好地促進中華民俗文化的對外宣傳以及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