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民間博物館建立人張守才遇難題:6000多件藏品面臨搬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66歲的張守才老家在阜陽太和,從事古物、木雕、瓷器等收藏幾十年了,2016年在肥東撮鎮鎮龍棲地建立了安徽省龍棲民俗文化博物館,將收集到的錢幣、木雕、神像、石器、花板、古床等藏品免費向群眾展示。7月30日上午,張守才館長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他建立的是一座民間博物館,6000多件展品均為家族藏品,不過因為場地的原因,這座民間博物館很快將關閉,說到這裡張守才顯得有些失落。“因為要離開龍棲地了,藏品沒辦法向百姓展示了。”

安徽省龍棲民俗文化博物館。

他和家人辦起來的博物館,藏品來自民間和古玩市場

安徽省龍棲民俗文化博物館位於肥東撮鎮鎮龍棲地溼地公園。據張守才介紹,建館所需的地皮、相關設施由一位企業家提供,“我們一起合作,建立了這個場館。”6年前的夏天,張守才和家人親屬,把家族6000多件藏品變成了佔地兩千多個平方的安徽省龍棲民俗文化博物館。“在這裡大幹了四十天,博物館就建立起來了,當時也是像今天這麼熱。”張守才對記者說。

張守才和博物館內的藏品。

幾十年前,那時還在做藥材生意的張守才在心裡埋下了收藏的種子。在全國各地收藥材時,他發現農村、廟宇裡的老物件大多已經流失、損壞。“我看到這個情況後很痛心,想要把它們儲存起來。回來後和我三弟一說,我三弟很支援,並且他也很喜歡。於是就以我三弟為主,進行了全家的收藏,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收藏。”

記者探訪時注意到,博物館的頂是塑膠大棚罩起來的,展廳內安裝了許多監控探頭,但沒有安裝空調,天氣炎熱記者汗流浹背。場館內每一件藏品旁都有一張紅色的小紙條,寫有藏品的名稱、年代等,上面的字是張守才和家人在電腦上一個一個敲出來的,也是一家人心血的凝練。

館內的藏品主要來自民間和古玩市場,“幾十年前就在收,慢慢積攢的,在外面看到一點就收一點,在山東、徐州、黃山等多地收過藏品。”張守才說。

館內藏品6000多件,都是免費對外展出

張守才介紹,安徽省龍棲民俗文化博物館有八個展廳,分別是木雕神像館、木製器具館、古床藝術館、明清花板館、古權展示館、陶瓷器皿館、石器陳列館、錢幣文化館,館內藏品共計6000多件。

“貨幣在大家眼中看,就是錢。但是它其實是有深刻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的。它是世界上最多的,儲存最完整的文物。”在錢幣文化館,張守才向記者介紹他所收藏的古錢幣。從最早的夏商時期的“貝幣”到秦朝的“秦半兩”、漢武帝時期的“五銖錢”,再到唐朝的“開元通寶”、清朝的“十帝錢”等等,館內收藏的各個朝代的貨幣是對中國幾千年歷史的濃縮。

“為什麼有的貨幣變小了呢?小了就代表國家窮了,經濟實力不夠了。”張守才把手放在玻璃上,注視著櫃內的個頭較小的戰國古錢幣。“貨幣代表著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水平。它是最有價值的對時代的一種記錄。”

張守才向記者介紹古錢幣藏品。

作為一位收藏家,張守才和家人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收集古錢幣、石雕、木雕、精美的古床等,但每當別人問及他收集這麼多藏品究竟花了多少錢?他也答不上來。“收藏,不能用價格去估量,你喜愛,而且它有歷史價值,你才會收藏起來,不然拿在手裡也沒用處。”張守才說。

張守才和博物館內的瓷器藏品。

在張守才的石器陳列館共有300多件老石器,餵豬餵馬的石槽、石磨、石頭門聯、老井臺、練功夫的石鎖、石造像、拴馬樁。千百年來,這些以岩石為原材料的製作而成的工具,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一直沿用傳承至今。上世紀90年代,張守才開始在農村民間蒐集這些體型笨重的石器,“過去石器都是手工打造,不像現在機器‘譁’一下就打出來了,那種年代感是不一樣的。”張守才指著一個石制磨盤向記者介紹,他收藏的這些石器最早包括唐朝的,以及往後各個時期基本都有。”

在古床藝術館展示了11張雕花古床。據張守才介紹,這些都是清朝中、末期的雕花製品,品相完整,呈現的是江淮地區不同風格的婚床。

張守才收藏的精美的古床。

“慢慢積累,積累得多了,就想展出。”張守才表示,博物館內所有的藏品都是免費對外展出的,並認為收藏不能把經濟利益放進去,否則就失去了收藏意義,“對社會進行展示,是對下一代的教育、傳承。我向來沒有想過要撈取金錢,所以我們就是公益性地免費對外開放。”張守才說。

7月30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安徽省龍棲民俗文化博物館時,張守才正在門口清理紙箱。從最初的愛好到現在,收藏這條路張守才走了幾十年,“這些都是幾十年的積累,我覺得保護下來是一種傳承,但是我做得很失敗。”張守才看著自己展廳裡的藏品說。

安徽省龍棲民俗文化博物館內精美的佛像。

開了6年的博物館將關閉,感覺心裡空蕩蕩的

張守才說他現在遇到了困難,由於經費不足,缺少人手打理,張守才建立的安徽省龍棲民俗文化博物館面臨著關門的窘境,將在今年國慶節前後關閉,意味著開了6年的這家民間博物館將告一段落,“我老鄉有一個倉庫,我想先把藏品放到倉庫裡,等到有合適的地方再展出來。也許若干年後會捐給國家、社會了。”張守才說。

“幾十年的心血,現在心裡空蕩蕩的。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走。”張守才走在堆滿貨物的場館裡,自言自語。由於做快遞盲盒,原來寬敞的博物館現在擺滿了各種瓶瓶罐罐。

張守才(右)和朋友展示自己的畫作。

除了是安徽省龍棲民俗文化博物館的館長外,張守才同時還是一個畫家。出生於1956年的張守才從12歲起開始接觸繪畫。今年66歲的張守才和妻子住在博物館裡,負責日常打理,但是沒有工資。張守才閒暇時會寫寫畫畫,出售自己的國畫作品。“另外我是一個小畫家,也靠賣畫為生。”在博物館內有一間他的繪畫工作室,能看到很多幅國畫牡丹。

2016年建立博物館前,張守才在長臨河開飯店。老兩口從去年起開始接手做快遞盲盒生意維持生活,有的場館內部,快遞貨物堆積如山。“因為要離開龍棲地了,藏品沒辦法向百姓展示了,感覺到有些失落。”張守才最後說。

羅陽光 凌鵬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