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真正的智者懂得取悅自己,也不忘取悅他人,將人生過得美好而遼闊

古語有云:“諂諛於人者,求乎人之悅己也;而好人諂諛者,悅乎人之求己也,二者均失之正也。”

意思是說,你不能一味地曲意逢迎別人,失去了自我,也不能只圖自己開心,而絲毫不考慮他人的感受。所以,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先悅己,而後悅人。

生活沒有那麼多的風花雪月,多的是數也數不清的麻煩,多的是整日的瑣事纏身。這時我們才開始懂得,此生把身心安頓好,便是最大的圓滿。

作家楊絳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一個人最好的教養是:生活樸素,心態平和,言行收斂。懂得藏拙,方能收穫。

我們總是在不停地徘徊,在很多選擇之間,去做一個權衡利弊。然而有一小部分的人屬於“討好型人格”,萬事都是以別人的感受為基準,經常忽略自己的感受。

換句話說,當你為別人做了一萬件事,成為別人口中的“老好人”,之後但凡你決絕過一次,就會成為別人口中“他怎麼這個樣子?一點小忙都不願幫”,變成不好相處的人。

當情分成為習慣,你的所有付出就不再含有價值,也不會被他們懂得珍惜。人生的下半場,要懂得為自己而活,要明白真正的權衡利弊是在不損害自己的利益、心情的情況下,舉手之勞的去順帶幫助。

長路漫漫,孤獨前行,大多時候,可以依仗的只有我們自己。取悅自己,釋放掉生活的壓力和不快,讓自己開心,心中就會充滿陽光,腳下就會步步生風。而一味取悅別人,卻換不來自己的幸福,更換不來自己的進步。因為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感恩,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珍惜。

高質量的獨處是人生的一種修行,著名作家周國平曾說過:“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

一個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能將生活中所獲取的資訊進行整合,不至於在嘈雜的社會中迷失本心,只有能夠經得住獨處,內心才能獲得真正的平和。

取悅自己,愛我所愛,無怨無悔。漫長的一生,我們都在苦苦求索。辛苦打拼的路上,愛恨交織,苦辣浸泡,唯有懂得取悅自己,愛自己所愛的一切,才能讓心得以輕鬆,讓靈魂得以安逸,讓人生走在通往幸福的大道上。

木心曾說,“一個人到世界上來,來做什麼?愛最可愛的,最好聽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而這所謂的愛自己喜歡的一切,不正是取悅我們自身麼。倘若每個人都能在生活的重壓下,找到自己喜愛的人和事,就能輕鬆度日,幸福度日。

取悅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會讓自己持續走在變優秀的路上。心做良田,一生耕之不盡,在心田裡種下喜愛的梅蘭竹菊,讓生命四時芬芳,歲歲璀璨,生命自然含香,光陰自然生暖。久而久之,就會吸引來欣賞的眼光,吸引來駐足的腳步。

取悅自己,總在不經意間,讓我們發生蛻變,丟棄醜陋的,擁抱芬芳的,嚮往光明的,擊退黑暗的。生命的嫩苗,在自我取悅的暖意中拔節生長,會撥雲見日,會迎風成長,會花開爛漫。

愛我們的人,不需取悅,不愛我們的人,無需取悅。生命途中,真正愛我們的人,懂我們的悲歡,知我們的冷暖,尊重我們的人格,更尊重我們的選擇。無論我們是否取悅對方,都會如一泓清泉,無聲流淌,時時滋潤我們的心田,都會如一彎朗月,總在暗夜裡送來慰藉和光明。

取悅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會自然而然吸引來,不需要我們去取悅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和我們有相似的靈魂,有共同的追求,有同樣的智慧選擇。當光芒輝映著光芒,當芬芳馥郁著芬芳,生命的價值,就在無言中得以實現,人生的美好,就在無聲中悄然而至。

取悅自己,告別自卑,告別懦弱,告別卑躬屈膝,告別謹小慎微,總能讓一個人活在樂觀自信,活在獨立勇敢中。無論前路多麼迷茫,有了自信獨立和勇敢,再多坎坷,也不足為懼,再多迷茫,也無須煩憂。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無法抉擇我們的長相出身和命運,卻有能力取悅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強大,更加自信,更加勇敢。

智慧的闡師說,“一個人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而是為自己而活,要做一個有意義的自己。”前路漫漫,願你我都能學會取悅自己,豐盈靈魂,完美人生,餘生依心而行,活出生命的璀璨和美麗來。

《菜根譚》有言:“真味是淡,至人如常。層次高的人,不會自命不凡、盛氣凌人,反而是處處推己及人,相處時讓人感到如沐春風般的舒服。

讓人舒服,不是迎合討好,而是植根於內心的善良,刻在骨子裡的教養,胸中有溝壑,心中有溫柔,溫暖地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菜根譚》有言:“忙處不亂性,須閒處心神養得清;死時不動心,鬚生時事物看得破。”

一個人在忙碌的時候,也能保持冷靜,而不會慌亂,這不是天生的本領,而是在平時培養了“清晰的頭腦”;在死亡來臨的時候,也不會畏懼,這是平時修煉了自己,大徹大悟了。

看來,能夠做到心靜如水的人,真的不簡單,看似一動不動,其實能“以不變應對萬變”,一切都是股掌之中。

心靜如水,才是一個人最高階的活法。把生命融入到自然,人生的一切,便可順其自然。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本質上就是一場價值交換。就是你身上的東西對我有好處,我身上的東西也對你也有幫助。那這樣我們就能保持相交在一起——因為我想要你的好,你也想要我的好。

不管你們是朋友關係,還是戀人關係,又或者是上下級關係,都是如此——只要你對我有好處,或者你能幫到我,那我們就能走到一起。而不是因為什麼感情,什麼情義,這些都沒用。

最簡單的就是戀人關係了。絕絕絕大部分戀人都不是因為真心真愛在一起的,而是你們各自看上了對方身上的東西,也就是對你有益的東西。

比如說,我喜歡你的身體,你喜歡我對你的好。我喜歡你的外表,你喜歡我的條件——就是這樣的。不信你看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愛情有哪對是願意一起同甘共苦、風雨同舟的啊?有哪對是願意和你相濡以沫、將心比心的啊?

這恐怕已經很少了。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看上你身上的好處。也就是想著自己的私慾,想著可以讓自己爽,可以讓自己得到滿足,可以讓自己樂一樂。所以你看那些相親的,不都是這樣的嗎?

就是先看你什麼條件,你能不能滿足我?你身上的東西對我有沒有好處?你能不能對我有幫助?然後再來看什麼愛不愛的——其實他們之間根本沒有愛,有的就只是互相利用,互相消耗而已。

所以你看很多男人只要一旦沒錢、沒有對女人好了,那這個女人多半就會嫌棄這個男人,更狠的就是直接跑路離開了——因為你對我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全部的關係都是這樣的。

那朋友之間就更不用說了。就是看你能不能請我吃飯,你能不能借我錢,你能不能幫我解決問題。也就是你們之間要互相利用,互相佔對方的好處,這樣你們才能一直保持在一起。

不信你看,如果你沒錢你勢沒背景,你什麼都沒有,那你看看你能有幾個真心朋友,可能連酒肉朋友都沒有了——因為大家的相處都是看你有沒有利用價值、能不能佔你的好處。

至於那些什麼情深義重,那基本上都是狗屁,不會有人真正的、真心的對你好的,不會有人願意無條件幫助你支援你的——都只是在互相利用、互相佔便宜而已。

也就是說,你沒錢沒勢沒關係,你什麼都沒有,那你真的很難擁有真正的朋友和戀人。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長於同好爭天下,不與傻瓜論短長,人生最寶貴的不是你擁有的物質,而是陪伴在你身邊的人,“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頓時感到恍然大悟。是啊,巧言令色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出自於《道德經》,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意思是說:誠實的話不一定動聽,動聽的話不一定誠實。世間的好人不會花言巧語,能言善辯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聰明的人不一定博學,見多識廣的人不一定真正聰明。人生的修行重在於行,而不在於辯。

真理沒有必要每天去爭辯。一天到晚爭論不休,也未必就能辯論出來真理。一切真理與正道,只有真正用心去實修,才能真正領悟。

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在《論語·學而》中又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在人生中應該少說多做,這孔子與老子的主張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不管是人生的修行還是一般的社會活動,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腳踏實地,不能只說動聽漂亮的話而沒有實際行動。

細思之,善良而有能力的人不需要去與別人辯論什麼,不會只用言論去證明自己是正確,即使面對誹謗或人身攻擊,他也能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無辜和清白。

忍辱不辯的人往往都是在埋頭做事,他必定有一顆與世無爭的心。與此相反,那些天天與別人辯論的人並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儘管他們在與別人辯論時處處表現自己的能力,然而真正善良的人不需要用花言巧語去贏得別人讚許,空談而沒有實際行動的行為將一事無成。

修口德就要先遠離高談闊論,不對他人評頭論足;真誠待人,與人為善,遇到磨難時忍辱不辯,才是正人君子之所為。

如果能遇見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彼此相互交流分享,也許會有很多不同觀點,即便是在爭執中,也能夠帶給你很多啟發。

如果和一個不同層次的人交流,就真的話不投機半句多。更不要與愚蠢的人斤斤計較,否則只會得不償失,有一個對手陪你到老,是人生一大幸事。

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說到: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和志同道合的人辯論話題,聽取不同看法,可以開拓思維,增長見識,共同成長。

魯迅先生說,浪費別人的時間無異於謀財害命。越是高層次的人,越懂得時間的寶貴。而越是層次低的人,越是在雞毛蒜皮小事上糾纏不清。時間就在不知不覺中浪費掉了。

遠離低層次人,也是一種“潔身自好”俗話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你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有可能沾染什麼樣的習氣,不知不覺就成為了那樣的人。

有人說,一個人所擁有的財富,就是他周圍常接觸的五個人擁有財富的平均值。這話頗有道理,因為你看看那些精英人物,怎麼會和一個窮人做朋友呢?

人窮並不是自己的過錯,錯的是有些人不知珍惜生命。經常糾集到一起打牌,喝酒、閒聊,發洩自己的怨氣。寶貴的時間在這種無聊的方式中浪費掉了。

低層次人群中,人踩人常態,高層次人則是人幫人人捧人。有人說,寧可在富人堆裡做窮人,不可在窮人堆裡當富人。

這話頗有一番道理。有一種螃蟹定律,一隻螃蟹放到竹簍裡,它能順利爬出來逃脫,而一旦有一堆螃蟹被放到竹簍裡,它們居然一隻也逃不出去。

當一隻螃蟹爬到竹簍口,另一隻就奮力用鉗子將它扯下來。這些螃蟹,就如同陷入困局的人一樣,他們互相傾軋,踩踏。不容許周圍人比他們強。誰出人頭地,他們就針對誰。就攻擊誰,傷害誰。結果,大家都一樣平庸。

當然,人窮和富有並不是衡量人層次高低的唯一標準。有些人,雖然很有錢,但錢財來路不光明,這些人,也同樣是層次不高,有些人雖然不是特別富有,但是他們精神世界富有,通曉人情世故,這樣的人,同樣值得尊重。

做生意寧可服務高段位人,也不要服務低段位人,與斤斤計較的人為伍,必然是麻煩事不斷。服務也是這樣,我們會發現,越是價格高的商品,被投訴得越少,除了商品是物有所值,更重要的是買這種商品的人都是一些不在乎價格,不會患得患失的人。

而在價格上討價還價的人,大多是一些挑剔的人。他們既要商品質量一流,又要價格非常便宜,而事實上這樣的好事不可能存在。

不論是實體店還是某寶上的店家,賣便宜貨投訴量卻是最高的。因為買這些東西的人,大多是一些“投機分子”,他們都是抱著花最少的錢,買最上稱的商品,但商品都是一分錢一分貨,商品太便宜,難免有不足之處。當他們買了有瑕疵的商品,卻不說自己花了多少錢,沒有佔到便宜,心理落差巨大,因而只能重傷商家。

現在經商,口碑品牌很重要,當你的口碑被這些低端人搞壞了,高階人不會光顧,從而產生惡性迴圈,只能與這些低端人群斤斤計較,糾纏不清。

低端人,總是討價還價,賣低端商品利潤本來就很少,在他們身上浪費了太多時間,還很難成交,反而耽誤了真正該服務的物件。

太計較的人,即使你勉強與之達成了成交,其後的售後退換貨也會拖垮了你。

賣上稱商品,面對的是有檔次的高階人群,價格可能貴一些,但差評沒有或者很少,時間長了,品牌效應顯著。會吸引更多高階人關注。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人生選擇永遠大於努力,你選擇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一些人如同螃蟹一樣,只要你入了族群,就很難跳出他們圈子。

所以,人要選好自己的圈子,不要在低層次人群中徘徊。人要站好隊,不能因為選擇上的失誤而毀了一生。不要與低層次的人糾纏不清。

周國平說:我從不在乎別人如何評價我,因為我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是沒有把握的,就很容易在乎別人的看法了。”

如果我們總是在意別人的看法,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自己的生活就會變得一團糟。

人生,總要走許多的路,做許多的事。不管是筆直的坦途,還是阡陌的小道,都要走;不論是開心的事,還是悲傷的事,都會有。

人生,既有賞心的美景,也有傷心的悲涼。但不管怎樣,路要自己走,事要自己做。難走,也得走,難做,也得做,生命的路途上,抒寫 的,就是艱難,生活的履歷中,寫就的,就是堅強。

生活原本沒有痛苦,沒有煩惱,沒有憂愁,當慾望太多,計較太多,揹負太多時,痛苦、煩惱、憂愁就產生了。慾望越多,痛苦就越多,幸福就越會遠離。

只有懂得節制慾望的人,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正樂趣。只有懂得不去計較的人,才能享受到左右逢源的和諧。只有懂得放下自己的人,才能享受到生活的自在從容。

並不是心簡單了,世界就不復雜,也不是心不復雜,世界就簡單。其實,世界的複雜簡單,與我們的心的複雜簡單,沒有直接的關係,只是,我們能理性地看待世界,客觀地對待事物,不要把一些事看得太重,輕輕鬆鬆生活,愉愉快快工作,那麼,你處理人生的問題,或許就簡單了,你看待事物的眼光,或許就輕鬆了。

人生如酒,彰顯著豪邁情懷;人生如歌,吟唱著悲喜交加;人生如戲,演繹著不同角色;人生如線,結滿著大小疙瘩;人生如藤,糾纏著苦澀瓜果;人生如路,伴隨著坑坑窪窪;人生如茶,忍受著開水煎泡;人生如水,沖刷著河岸沙灘;人生如書,記錄著酸甜苦辣。

世上之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別再為愛傷心,別再為情哭泣。世界很大,愛,只是一塊,人生很長,情,只是一份,除了愛情,我們還擁有親情,友情。

人生,最怕的就是傷心、傷情,從今之後,開心生活吧。不管遇到了什麼煩心事,都不要為難自己,都不應喪失信心。因為,擁有明天,我們依然能創造出一切。

慢慢就會明白,有些事,只能自己扛;漸漸地就懂得,有些苦,只能自己嘗。世上的路,有時,只能一個人走;身體的傷,有時,只能一個人養。

人世間,所有的事,苦也好,甜也好,都是一種緣分,一種不期而遇,上天給予我們的,我們就該欣然地接受,而不該累及他人,看淡了苦,淡然了累,生活依然很美好。人生苦短,看淡一切,善待自己!

這個世界彷彿就是一個萬花筒,耀眼炫彩多姿,奪目,置身在紅塵之中,安排好自己生命的節奏,編寫自己生命的旋律,你一定是自己的主人,無需仰仗別人的光芒,不必羨慕別人的精彩,只有心靈的富足才是人生的方向。日有思,夜有夢,生命的節奏在晨昏日暮的交替中,譜寫著最美的旋律。

心靈富足的人會有效安排自己的生命節奏,有人在清晨起來去鍛鍊身體,有人在黑夜的燈下執筆奮說,有人在早上朗朗晨讀,有人在夜色中悠閒散步,每個人的節奏都是自己精神的主宰。

心靈貧瘠是一件可怕的事,就像土地荒蕪無人問津一樣,朋友們也會逐漸遠離自私自利,貪圖小便宜,落井下石等這種小人行為,是心靈上雜草叢生,最終會為人所唾棄,心靈沒有追求,整天昏昏噩噩,不知所不增,是我們心中的愛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富足,相信愛就會更懂得去愛。

心靈富足是心中有善意,眼裡有美麗,眼睛是心靈的一扇窗戶,眼中透露出來的微笑和善良就是最美的風景,泰戈爾說過,生命因為付出了愛而更為富足。

當心懷愛和善意,你會發現世界並沒有那麼冷漠,那些溫暖的互幫互助,依然在感動著我們,收快遞的時候遞過去的一杯水,建築工地汗流浹背時,一張紙巾都讓我們看到了滿滿的愛,是我們心中的努力,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富足。

人和人之間是有差距的,不要因為差距就失去了自己的初心,讓心靈聲的雜草不要在比較中讓基於沮喪等負面情緒汙染了我的心裡,使得我們在頹廢中失去了生存的鬥志,在逆境中也要學會迎風飛翔,要相信努力一定會有收穫,哪怕不是最好也要做到更好。

自己的心靈是自己的土壤,種下什麼就會收穫什麼,你溫暖善良心會有回饋,溫暖而美好,跋扈囂張,心也會有崩潰,冷漠而自私,你積極向上,心會有回饋充實而安定。

孟子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在世,有性有命。”不管怎樣,我們都不能完全擺脫自己的天性,而天性之中,就包含了憤怒的情緒。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愚者被情緒左右自己,智者做情緒的主人,利用憤怒的力量,成就更好的自己。

因此說,真正厲害的人,懂得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憤怒的力量”。用憤怒去控制和影響別人的情緒是本事,隨意被人激怒是軟弱。讓別人憤怒,內心感到恐懼,做出對自己有利的決策。

如果一個人始終無法意識到“成長性需求”對生命、對生活的意義,那麼此人在現實生活當中就難免誤入歧途。

顯然,一個人若是連自己都無法關注自己的精神生活,無法管好自己的精神品質,又如何能夠得到健全的人生,擁有健康的心靈呢?

一個精神富足的人,至少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從容、自在且淡定,將重心放在當下,放在值得擁有的即刻。

與此同時,傳承古人的生命智慧,喚醒內心裡沉睡已久的“成長性需求”,朝著人格健全,以及思想的博大而不斷地去創造機遇,做一個真正有高層次追求的人,讓心靈得以舒適地伸展。

能夠沉澱自己,更能及時地安靜下來,儘自己所能地去創造更多的人生可能性。正如曾國藩說的那般:“靜能生動,更能制動。”

在安靜的前行旅程裡,看透不說透,內心靜默,淡定從容,靈魂聖潔,然後,積極地去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心靈富足,是一種人生的狀態,讓你可以感受世界的美好,讓我們都做一個心靈富足的人,眼中有風景,心中有乾坤。

我們都知道,有智商,有情商。但是還有一個詞彙,不是很大眾,叫做逆商。逆商指的是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映方式,也指人們應對挫折,解決問題,擺脫困境的能力。

人生就像個大賭局,時時刻刻都充滿著各種較量和挑戰。沒有誰是永遠的贏家,更沒有誰是永遠的輸家。大部分人都不缺乏勇敢面對困難和勇於挑戰的勇氣。但是大部分人卻容易輸不起,不能接受失敗,受到打擊便萎靡不振,不斷消沉。

風平浪靜時我們感受歲月靜好,時光繾綣。驚濤駭浪中我們歷經風霜雪雨,舉步維艱。不論是風平浪靜或是驚濤駭浪,遇到了,就是自己躲不掉的經歷。成亦自己,敗亦自己。勇敢接受,淡然處之也是自己;失去信心,崩潰墮落亦也是自己。

有耐心的人,勇敢的人才能迎難而上收穫希望,才能不懼艱難險阻,成就自己。凡事有一點點機會,盡力抓住。努力保持積極的心態,樂觀向上。把每一件事情都當做最後一件去拼搏,即使贏不了,也要輸得起。

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湍流和漩渦。心態積極的人,把困難看成開啟希望的鑰匙;心態消極的人,把困難看成陷入黑暗的地獄。心態積極的人不在乎是不是輸了,而是在乎是不是盡力了。心態消極的人在乎的是不是贏了,如果輸了便原地踏步,陷入精神的陰霾和絕境。

只有輸得起的人才能超越自己,從失敗中崛起,從黑暗中看到光明。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從而不斷地挑戰和不斷地進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輸得起,才能贏得更漂亮!遇到事情隨便生氣,是因為我們心胸不夠寬廣,習慣憂鬱,是因為我們不夠從容。容易悲傷,是因為我們不夠慈悲。生活有進就有退,人生有輸就有贏。生氣,悲傷,憂鬱都是負面能量,不能帶給我們任何有力的幫助和動力。輸得時候,找到自己輸得原因,贏的時候記住自己贏的原因。

屋子要每天打掃,心靈也是一樣,乾淨舒適的心靈必然會充滿陽光,沒有憂慮和悲傷。經常清掃自己的心靈,留下對我們有益的,扔掉沒有用處的,增加負累的。才能讓生命充滿活力和生機。才有力量輸,才有底氣贏。

怕輸的人永遠不會贏。怕輸,你就真正得輸了!無論命運多舛還是生活波折,人生都不會十全十美,更沒有一帆風順。挫折和低谷總會不約而至。道路總是一會兒平坦,一會兒崎嶇。一會兒失敗,一會兒成功。一會兒跌倒,一會兒爬起。

人生無非生死,該來的會來,該去的會去。不要擔心和恐懼,只有用行動才能證實自己,輸了就輸了,從頭開始。不要懼怕,一旦懼怕不僅僅失去贏得機會。甚至讓自己消沉墮落。努力說服自己,迎難而上,即使失敗了,也要敢於承受。

那麼我們到底需要擁有多少抗壓能力和應對挫折的承受力,才不至於在輸得體無完膚時,能東山再起。不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這個問題都困擾著我們。

或者我們的教育也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吃苦能力,自立能力,和獨立意識。這樣等長大成人後的生命力就會變得強大,不會輕易輸掉,更不會因為輸了而一蹶不振。

生命的歷程就像是跌宕起伏的波浪,你永遠不知前面等待你的是什麼,有時候雖然努力了也會失敗,有時候不努力竟然成功了。這是多麼糾結的感受呀,所以,心態尤其重要,輸得起尤其重要。

輸得起,是一種自信,是一種霸氣,是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輸不起的人,從擁有這個念頭開始就註定了失敗。

一旦有了怕輸的心理,後續的一切情緒都會被這種思想桎梏,一切挫敗感,內心狹隘,心靈自卑,自怨自棄將會撲面而來。無限美好的人生將變得苦不堪言。

因此,我們一定要做自己的主宰,輸就輸,怕輸就沒有贏得資格。直面失敗,即使破釜沉舟又能怎樣。因為懼怕,因為小心翼翼,因為戰戰兢兢,最終會失去一切本該屬於自己的。

不要執著於得失成敗,生命的經歷同樣精彩,只要是努力了,生活都會回饋給我們經驗和教訓,讓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