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用銀子作為交易貨幣,那碎銀子怎麼用,找零不會不方便嗎?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就算你不出門宅家幾個月也不會餓死,我們有各種軟體可以讓我們吃得好、穿得暖、住得好,滿足幾乎所有的生活所需。之前出趟門總是惦記著是不是忘帶了啥,而如今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所有,有了手機之後我們不用帶很多的現金出門,直接可以手機支付甚至可以刷臉支付,不用擔心找零或者找錯錢,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但古代人就沒有我們這麼幸運了,他們沒有這麼先進的技術支援,出門一般都會帶著錢袋,錢袋裡裝著銅錢、碎銀等,特別是碎銀,碎銀一般大小不一上面有沒有標明明確的數額,那人們是怎麼使用的呢,特別是找零的時候,不會不方便嗎?今天就來告訴大家關於古代 碎銀子 的那些事。

首先銀子開採出來後要變成貨幣流通,要將其熔鑄成銀錠,銀錠分為好幾種,標準形態中最大的叫做寶銀,有50兩,一般是馬蹄形,最小的叫做餜子,一二兩左右,當然不同朝代會有差別,說到這裡大家還是沒有什麼概念,換算一下,唐朝時一兩銀子大概是現在人民幣2000—4000左右,明朝600—800左右,到了清朝中後期大概是150—220元。

那為什麼不同的朝代為什麼換算過來會不一樣呢?這是因為早期的時候白銀開採量不多,而且並沒有作為貨幣大量流通,物以稀為貴嘛。但是按照清朝的標準一兩銀子100多塊錢還是個不小的數目,所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這時候就會用剪刀剪開,那時候的銀子大多純度較高,所以質地很軟,剪開之後再用專門的秤去稱重,這個秤叫做 戥子 (deng三聲)。

有人就會說了,每次付錢之前還得稱下錢,這也太麻煩了吧,確實,但是這也不是經常出現,前面說到早期銀子開採量少,沒有大量流通,而且那時候的一兩銀子價值很高,所以普通老百姓沒有機會用銀子,大多都是用銅錢進行交易,到明清時期,開採量大了,金銀才成了主要的流通貨幣。

我們現在流通中的貨幣都會有明確的數額,是標準化的貨幣,而沒有標明數額的碎銀雖然可以透過稱重來交易,但若是沒有標準化貨幣就容易導致市場混亂。宋朝時期就是這樣,那時候白銀總量不足,政府也沒有統一貨幣標準,而且各州都可以自己鑄造錢幣,還有私人鑄錢的情況,錢的大小不一、價值也不一樣,這樣的話,各種錢幣之間的換算就成了問題,非常混亂,要知道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釋出了一系列政令,其中一條就是統一貨幣,這麼多年後的宋朝竟然沒有吸取前朝經驗,導致經濟市場如此紊亂。

到了明朝,朱元璋認識到用金銀交易有不少弊端,所以發行紙幣並禁止民間用金銀進行交易,但政府仍以銀子作為標準定價,初期是有成效,但到後期放鬆了政策之後市場上仍以銀子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

清朝時期制定了銀兩制度,規定了銀錠的數額以及不同成色之間的換算標準,但其實這仍然是由很多缺陷的,主要還是碎銀的問題,銀子成色不已、大小不同、種類各異,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且私人鑄銀的情況沒有辦法杜絕,對於經濟發展還是不利。這一點也是歷朝歷代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貴金屬被搜刮,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就容易發生動亂。

還有值得說的一點,在銀子開採量不多的情況下,各朝各代都以銅錢作為普通的交易貨幣,但其實銅儲量也不多,雖然比銀多,但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也是很少的,所以我們歷朝歷代一直被錢所困,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商品經濟一直髮展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