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曾經有“四大文明古國”,最後為什麼只剩下了中國?

曾經的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到今天,我們熟知的地名可能就是中國、印度和埃及。但是在世界的文明發展界定概念中,我們一般認為現階段的文明古國只剩下了中國。

俗話說中華上下5000年,在國內文化教育與認識中,從唐堯、虞舜時期開始,中華文化已經成體系開始發展,並且一直延續到現在,沒有出現文化斷層的現象。

但是前兩天有朋友看見這樣的說法時發出了一個疑問:印度和埃及明明還在,為什麼不算古國的傳承了?

文明古國

嚴格的來說,文明古國並不是只有我們常認為的埃及、印度、古巴比倫和中國,有時候還可以算上美索不達米亞和瑪雅。這些都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集中程度較高、文化發展較為體系化的國家或地區,是文明原始的發源地,代表了一種文明的誕生或發展。

他們的共同的特點就是都集中在大江大河附近。這是由於古代人類生產生活水平有限,只能依靠河流來補給日常所需水源,很難做到較遠距離的引流。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說,這幾乎是所有文明出現的規律。

一般來說,現在國際上認為在這幾個文明古國當中,只有中國的文明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其他文明古國已經消失。但是我們難免也會有很多疑問:不對啊,埃及和印度不是還在嗎?為什麼說只有中國尚存?是不是搞錯了?

這裡需要糾正的認識是:現階段我們所瞭解的埃及與印度並不是文明古國那樣的印度,其原有的古老文化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基本都已經出現斷層,直到最後失傳。

比如現階段的埃及信奉的是阿拉伯帝國帶去的伊斯蘭教、講的是阿拉伯語言(有少部分從埃及語言發展而來的科普語保留)。

而古印度被亞歷山大、貴霜帝國、英國等數個外族多次入侵,民族和宗教混亂,梵語成為印度語,古印度文明中斷。所以到現在,這樣兩個地區的名稱雖然依舊延續了文明古國時的稱謂,但是其文化內涵早就已經發生了顛覆性變化。

古中國在歷史上也經歷了很多次文明朝代的更迭,有漢人建立主導的王朝,也有少數民族統治的時期,為什麼中國的文化沒有出現的斷層呢?

中國文明傳承

我們一般將被中國稱為“華夏民族”,這是漢族的前身。在西周時期,分封制下的各個小國被統稱為“諸夏”,到周王室衰微、諸侯國兼併崛起的時候,“夏”就成為中原地區的代稱(注意在這個時候,“夏”的古字音為“虎”)。所以後來古人將音相近的“華”作為語氣加重的輔助文字。最早的記載是在《左傳》中: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左傳·定公十年》

在我國,我們一般認為“紅山文化”是現階段發現的最早的帶有集中文化色彩意義的遺址。其中的玉器表現出當時有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出現了較早期的社會分化,原始的邦國、陶文和私有制出現。

這算得上文化的較早發源,但是在國際上依舊存在爭議。

而從文明古國認定的國際標準,即城市、文字、標註性建築的出現為文明古國出現的標誌,這樣的劃定標準來看的話,古代中國最早的文明發源地是在大約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黃河流域附近,即夏朝的出現。

對於夏朝,我們最熟悉的應該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約在4000多年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建立起來,夏方首領正是治水有功的禹。當時的部落聯盟首領虞舜最後將王位禪讓給禹,夏王朝就此開始,中華文明發展與演變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大禹去世後,其子啟繼位,結束“公天下”的局面,“家天下”稱為後續歷代王朝傳承的主要方式。後續滅掉約471年夏王朝統治的商,出現了我國最早的象形文字——甲骨文,歷史開始有了明確的文字記載。

這一時期比較典型的文明標誌就是青銅器,世界上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還有祭祀用的四羊方尊,這都是文明的產物與見證。

自西周起,中國歷史上漸漸出現權力的紛爭與交替,歷經春秋戰國、秦、漢、三國、隋、唐、宋等各個國家和階段的統治,基本都是華夏族(漢族)人建立的統一統治局面,後面的元朝為北方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再後來,明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此後就是閉關鎖國的清朝。

這當中的每一個朝代更替都算得上一次新的權力交替,過程中就算經歷了思想學術主流統治的變化,但在總體上,每一個王朝幾乎都沒有完全脫離前一個王朝的文化發展。

尤其是在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後,各個不同的民族之間文化交流也越來越簡單方便,更別說唐朝時期的開放性政策,漢人胡化、胡人漢化、萬國來朝的局面,造就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使得古代中國的文化不但沒有出現斷層,反而越來越繁榮。

即便到了近代經歷了漫長的戰亂,中國始終沒有在其中喪失自己的民族性。這就是古老的中國文化至今依舊尚存,並且成為四大文明古至今僅存的國家的原因。

意義

有的時候會不理解為什麼人類一定要追究歷史發展過程,不應該一直往前走、向前看才對嗎?研究文化的歷史發展與起源,到底有什麼意義?

這裡其實更像是一個“因果”關係的探尋。

所謂“前因”“後果”,歷史就是現階段每一次發展的“前因”。

在探索歷史和文化發展的階段中,我們會發現很多依舊值得學習和弘揚的各方面的制度,同時也會找到一些需要引以為戒的弊端。就像越王勾踐當初被吳王夫差打敗後去敵國當臣子,勾踐幾乎心灰意冷,但是范蠡借用周文王、晉文公落難後稱霸的故事激勵他,最後造就了春秋最後一位霸主一樣,這就是歷史研究的意義。

在文化發展與傳承當中,探尋文化起源就相當於知道了自己的“來處”,可以規劃往後的去處,少走彎路。同時也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必要過程,這將是我們走出國門後最大的底氣。